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中超已不再是外援的天堂

中超聯賽在初創時期, 影響力有限, 各個俱樂部尚沒有現在這種財力, 因而外援的水準一般, 身價肯定也不是很高了。 這種情況是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應該是從廣州恒大開始的。 作為民營企業的代表, 恒大集團毅然決然的進入職業足球領域, 並且很快就掀起滔天巨浪。

2011賽季, 廣州恒大以升班馬姿態征戰中超, 最終是提前4輪獲得中超聯賽冠軍, 締造了中國的凱澤斯勞滕神話, 即升班馬在頂級聯賽第一年就勇奪冠軍。 2012賽季, 廣州恒大提前一輪奪冠衛冕中超聯賽冠軍, 成為歷史上第一支衛冕冠軍的球隊。

並且奪得足協杯冠軍, 成為中國職業聯賽史上第三支獲得聯賽杯賽雙冠王的球隊。 2013賽季, 廣州恒大提前三輪衛冕中超冠軍, 實現三連霸。 在亞冠決賽兩回合比賽中以3-3與首爾戰平, 憑藉客場進球優勢獲得冠軍, 這也是中國俱樂部第一次問鼎該項賽事的冠軍。 2013年世俱杯廣州恒大作為亞冠新科冠軍首次參賽, 這也是世俱杯首次出線中國球隊身影。

廣州恒大簡直如有神助, 其實不然, 他們主要還是有錢。 有錢能使鬼推磨, 同樣的, 在現代職業足球領域, 有錢就有大牌外援。 國家隊不可以, 俱樂部則是“為所欲為”, 既然如此, 何樂而不為呢?

廣州恒大買來了孔卡, 當年的巴甲MVP, 轟動中超, 轟動亞洲, 轟動世界呀!當然孔卡之所以肯屈就, 當然是為了錢。 孔卡自己就說過, 在廣州恒大掙的錢足夠他用一輩子了。 孔卡愛錢, 哪個外援不愛?於是埃爾克森拍馬趕到, “獵豹”穆裡奇火速馳援, 南美“三叉戟”頓時鋒芒畢露。 這就是敢為天下先, 這就是先下手為強, 其他俱樂部還在左顧右盼的時候,

廣州恒大已經所向披靡, 無人能敵了。 國內聯賽一馬平川, 甚至開啟所謂“最低消費”模式, 廣州恒大可謂是風光無限。 這種刺激是巨大的, 很快各個俱樂部就展開了“軍備競賽”。

江蘇蘇寧引進了特謝拉和拉米雷斯, 河北華夏幸福則重金請來拉維奇和熱爾維尼奧, 就更不用說上海雙雄了。 老牌球隊上海申花除了瓜林、莫雷諾之外, 更是不惜一擲千金, 買來了特維斯。 相比之下, 上海上港則是後來居上。 在孔卡和埃爾克森之後, 緊接著就是胡爾克加盟, 而隨著老帥埃裡克森下課, 少帥博阿斯走馬上任, 乾脆引進了奧斯卡。 就連孔卡、埃爾克森都沒球踢, 中超第一次有球隊在外援方面蓋過了廣州恒大。 當然還有那些“亞外”,

韓國外援在中超大把銀子掙著, 同時還能跟世界級球星對抗, 相比國足, 似乎他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這樣下去中超將成為外援的天堂, 毋庸諱言, 中超的影響力也會與日俱增, 現在就有外國電視臺轉播。 只是中超發展至今, 國足的表現卻正好相反, 不但水準沒有提高, 反而越來越不行了。 這可不是足協的初衷, 所以今年出臺外援新政, 也就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了。 足協新政沒別的內容, 就是限制外援, 不但歐美外援受限, 韓國球員為主的亞外同樣在限制之列。 中超出了個保利尼奧, 還可能出現韓國巨星, 唯獨國足沒有一點進步, 錢都給人家花了。 這種賠本賺吆喝的結果, 足協肯定是不想看到的, 足協新政也算是理所當然吧。

可以想見的是, 如果現在的新政還是收效甚微, 足協的政策只會越來越嚴厲。 中心內容就是限制外援, 不但限制數量, 還要限制身價。 既然如此, 中超已不再是外援的天堂。 中超只能成為國內球員的練兵場, 這才是初衷, 這才是聯賽的根本目的。

吃飽才能睡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