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姓名能否隨意?“北雁雲依”找不著北

給孩子取名“北雁雲依”, 那麼姓什麼呢?姓就不要了。 就喜歡這個名, 只要取名“北雁雲依”就好了。

嘿嘿, 現在最高法正式給出了答覆:不合法。

“北雁雲依”, 還真找不著北了。

不可否認, “北雁雲依”這個名字, 確實挺有詩意的。 父母為孩子取“北雁依雲”這個名字, 可能還真花了不少心思。

想一想, 在北京一場大火之後, 在寒風中被迫遷徙的人群中, 叫一聲“北雁依雲”, 這一份詩意, 可能真會引得人們“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當然, 給孩子取名“北雁雲依”詩意歸詩意, 但太過於文藝化了, 連姓都不要了, 可能就有違公序良俗, 最高法對此果斷說不。

想想也是。 等孩子長大了, 人家問她, 你姓什麼呢?她說, 我沒姓。 這實在是難以想像的糾結。

怎麼能沒姓呢?在中國濃厚的祖先文化環境下, 一個人沒有姓, 實在是不能讓人接受的事。

中國的姓氏, 代代相傳, 綿延不絕, 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緣紐帶。

一個人連姓都沒有, 用俗話來說, 難道是像孫猴子一樣, 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在中國, 連姓都不要, 人們肯定不會認可。 這, 或許就是最高法以“公序良俗”為由, 對“北雁雲依”說不的原因。

關於姓, 在遠古時期的理解, 就是“女生”, 是哪個女人生的。

當然, 從父系社會開始, 姓就已經依從父系了。 姓的基本功能, 在於確定一個人的來源。 如果連姓都沒有, 我們從哪來, 就是一筆糊塗賬。

因為傳統文化中的祖先崇拜情結, 姓氏差不多已經上升到圖騰的高度。 因此, 姓氏就更是不可輕褻, 姓怎麼能說不要就不要喲。

祖先崇拜, 被賦予了太多的文化意味。 但說白了, 祖先崇拜就是生殖崇拜。

“祖”字的本字是“且”。 “且”字在甲骨文中, 就是男性生殖器的形象。

直到今天, 我們還是說男女之事為“苟且之事”, 當然這詞在今天帶有貶義。

如果從這個意義來說, “且行且珍惜”, 這個流行語, 就真有點那個了, 嘿嘿。

中國人對姓氏, 基本上是持仰望的態度。 但改姓的事, 也是有的。 改姓的原因, 多種多樣。 尤其以避禍改姓為多。

據說, 方孝儒的子孫, 就曾為避禍改姓施, 取“方人也”之意。

據說, 年羹堯的子孫, 在年羹堯出事後, 則改姓“生”。

不管怎麼說, 在中國文化環境下, 一個人沒有姓, 是無法讓人接受的。 最高法否決“北雁雲依”, 是有群眾文化基礎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