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個風景區,到處是野生猴子

一大清早去登王屋山, 本來是打算用一天的時間來登頂, 結果沒走多久就開始下雨了, 下雨上山有點危險, 所以拍了幾張照片就下山了。

王屋山風景區位於河南省濟源市境內, 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 總面積272.72平方公里, 分陽臺宮、天壇山、天壇湖、五鬥峰、清虛宮、玉陽山、九裡溝7大景區, 125個景點。 區內峰巒疊翠、氣勢雄壯、宮觀赫立、人文薈萃、泉瀑爭流、樹古石奇。 飲譽中外的愚公移山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王屋山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 漢魏時被列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 號稱“天下第一洞天”。 主峰天壇山海拔1715米, 是華夏祖先軒轅黃帝設壇祭天之所, 世稱“太行之脊”、“擎天地柱”。 主峰以北至王母洞為原始森林、其間珍稀動物繁多, 是探險獵奇的好去處。 景區內人文景觀星羅棋佈, 兩千多年的銀杏樹鬱鬱蔥蔥;久旱不竭的不老泉水清涼宜人;古樸典雅的愚公故居, 再現戰國時代生活風貌……具有很高的觀賞、研究價值。

由於開始下雨, 我們就離開了王屋山, 改道去五龍口看猴子!

五龍口位於河南省濟源市東北15公里處, 分盤古、溫泉、沁河、愁兒溝、白澗溝五大部分, 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觀68處, 是一處以自然景觀為主, 以獼猴、溫泉為特色的山嶽型景名勝區, 也是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 景區現有獼猴16群3800餘隻, 而且是地球緯度最北的獼猴群落。

猴子都很調皮, 但是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還是很乖的~

煙霧繚繞的五龍口有很多調皮的猴子, 這景象還真的有點像仙境。

但是這裡的猴子都很調皮, 還會搶包, 所以千萬不能做把手伸進口袋的動作, 他以為你要掏吃的就會跳到你身上啦!

雨時大時小,濕漉漉的猴子都炸毛啦~他們也不會找地方躲雨,就默默地淋著,時不時跳來跳去。

這一會有飼養員來餵食啦~猴子一看飼養員瞬間就興奮了,不過在飼養員面前是很乖的,不讓靠近就是不靠近,知道不乖就沒有東西吃啦!

眼巴巴地等著吃的也是超級可愛

下雨讓五龍口煙霧繚繞,山時隱時現,非常美好,趁著這個背景來拍幾張~

拍著拍著就有一隻小猴子跑過來了,可愛!

雲霧繚繞的山真是太好看了,這幾天在河南看了很多很多的山,但是都能變幻出不同的風格和形態,怎麼看都看不夠。

從五龍口下來,我們繼續去濕漉漉的濟瀆廟。

濟瀆廟全稱濟瀆北海廟,位於濟源市西北2公里濟水東源處廟街村,是古四瀆唯一一處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現存最大的一處古建築群落,被譽為中原古代建築的“博物館”。

雨中的松樹星星點點的~

古時濟水因獨流入海,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四瀆”。

祭祀之風,古來有之,在古代以農業為主的社會中,生產十分低下,科學很不發達,人們對一些自然現象無法解釋,隨意想出一些山水之神,祠興雲布雨,關係五穀收成。因此,封神祭祀,是歷代天子之禮,且程式繁、禮儀多。自漢代起,朝廷每年派遣重要官員定期致祭漸成禮儀定制。隋開皇二年(西元582年)朝廷為祭祀“四瀆”神之一的濟瀆神建廟,濟水原稱北瀆大濟之神,唐玄宗天寶三年(西元744年)晉封為清源公,因此又名清源祠。

一部濟瀆廟興衰史,也是中國古代水神崇拜史的縮影。

濟水在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和發展進程中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濟水源頭,滋養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的首都原城;濟水貫黃河而自清,曆曲折而如海的獨特流向,凝鑄了中華民族含貞自潔、威武不屈的高貴稟性;歷代文人仕子對濟水的歌詠之作,也成為中華文學寶庫中永不凋零的奇葩。

後院的池子非常安靜,雨天有雨天的情調。

從濟瀆廟出來,這次河南的行程基本就結束了,晚上收拾好行李,第二天從濟源開車回北京,一路順暢。

這次南太行行大大改變了我對河南的看法,雖然有模糊的印象知道這是所謂的“中原”地區,但從來不認為有什麼壯美的風景或者奇秀的文化,對很多名詞只是停留在歷史書上,但是真的來到後,真的被一路上的美景和文化深深地震撼,我大中原真是好地方呀!

雨時大時小,濕漉漉的猴子都炸毛啦~他們也不會找地方躲雨,就默默地淋著,時不時跳來跳去。

這一會有飼養員來餵食啦~猴子一看飼養員瞬間就興奮了,不過在飼養員面前是很乖的,不讓靠近就是不靠近,知道不乖就沒有東西吃啦!

眼巴巴地等著吃的也是超級可愛

下雨讓五龍口煙霧繚繞,山時隱時現,非常美好,趁著這個背景來拍幾張~

拍著拍著就有一隻小猴子跑過來了,可愛!

雲霧繚繞的山真是太好看了,這幾天在河南看了很多很多的山,但是都能變幻出不同的風格和形態,怎麼看都看不夠。

從五龍口下來,我們繼續去濕漉漉的濟瀆廟。

濟瀆廟全稱濟瀆北海廟,位於濟源市西北2公里濟水東源處廟街村,是古四瀆唯一一處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現存最大的一處古建築群落,被譽為中原古代建築的“博物館”。

雨中的松樹星星點點的~

古時濟水因獨流入海,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四瀆”。

祭祀之風,古來有之,在古代以農業為主的社會中,生產十分低下,科學很不發達,人們對一些自然現象無法解釋,隨意想出一些山水之神,祠興雲布雨,關係五穀收成。因此,封神祭祀,是歷代天子之禮,且程式繁、禮儀多。自漢代起,朝廷每年派遣重要官員定期致祭漸成禮儀定制。隋開皇二年(西元582年)朝廷為祭祀“四瀆”神之一的濟瀆神建廟,濟水原稱北瀆大濟之神,唐玄宗天寶三年(西元744年)晉封為清源公,因此又名清源祠。

一部濟瀆廟興衰史,也是中國古代水神崇拜史的縮影。

濟水在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和發展進程中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濟水源頭,滋養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的首都原城;濟水貫黃河而自清,曆曲折而如海的獨特流向,凝鑄了中華民族含貞自潔、威武不屈的高貴稟性;歷代文人仕子對濟水的歌詠之作,也成為中華文學寶庫中永不凋零的奇葩。

後院的池子非常安靜,雨天有雨天的情調。

從濟瀆廟出來,這次河南的行程基本就結束了,晚上收拾好行李,第二天從濟源開車回北京,一路順暢。

這次南太行行大大改變了我對河南的看法,雖然有模糊的印象知道這是所謂的“中原”地區,但從來不認為有什麼壯美的風景或者奇秀的文化,對很多名詞只是停留在歷史書上,但是真的來到後,真的被一路上的美景和文化深深地震撼,我大中原真是好地方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