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你一邊唾棄著IT培訓,一邊又找不到工作

IT 這個名詞, 簡單解釋就是資訊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

它曾涵蓋的範圍是在通訊、銀行、醫院、出版、製造等大型傳統行業。

而現在, 互聯網時代, IT技術已深入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大家越來越依賴於資訊帶來的各種便捷。

電腦軟硬體、網際網路和其他各種來連接上述所有東西的網路環境, 以及從事設計、維護、支持和管理的人員共同形成了一個無所不在的IT產業。

如今的職業市場上, IT工作無疑是最炙手可熱的, 事實上, 很多分析家認為, 資訊技術是二次大戰以來促進全球經濟強勁發展的最有力因素。

IT行業的發展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企業對於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持續增長。

但是, 對於初入IT的工作者而言, 想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一帆風順。

遍地是工作機會, 卻很難達到企業的要求。

01

2017年的大學生畢業人數又創了歷年新高, 相對於去年增長了近60萬。

我的堂弟, 他就是今年畢業大軍中的一員。

他大學讀的是一個三本院校的軟體工程專業, 畢業後來了成都發展, 打算找一份程式設計相關的工作, 並和他的好哥們在高新區合租, 便算安定了下來。

網上的招聘崗位很多, 原本以為找工作比較容易, 然鵝……

事實並非如此。

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在網上投了幾十份簡歷, 堂弟也沒有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這期間, 還有幾個公司打著招聘實習生的幌子, 對堂弟發出了面試邀約, 可他去了才知道這些公司是培訓機構, 他們以面試為由邀請堂弟上門, 在勸導他參加培訓。

這樣的行為遭到了堂弟的反感, 以至於後面接到面試的電話, 他總會謹慎的問上一句:“你們是培訓機構嗎?”(就算都這樣問了,

但還是有些不夠坦誠的“面試”機構)。

堂弟從最初心理預期的薪資要求, 降到了沒啥要求, 他想著“即使工資低, 只要能養活自己, 慢慢幹也是可以的”。

你可以對崗位沒有要求, 可並不代表公司對人才沒要求。

前前後後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堂弟才算勉強找到了一份能解決溫飽的工作。

這期間堂弟有想過隨便找一份其他的工作, 叔叔也勸過他轉行, 可是他是真的很喜歡程式設計, 才一直不放棄, 堅持到了最後。

02

我們班的學霸(一位漢子), 大學畢業工作1年後, 覺得他所在的行業薪資太低, 便產生了轉行的念頭。

在他對招聘網站的一些招聘崗位進行分析後, 得出了程式員工作好找薪資還可觀的結論, 便利用在職的空餘時間學習了一些java開發的知識。

後來覺得時間不夠用, 辭了職, 在家專心自學。

這期間有好幾家培訓機構聯繫過他, 可都被他拒絕了, 因為在他的認知中培訓機構大多是不靠譜的。

自學了一段時間後他嘗試著去找工作, 可是結果都不太樂觀。

大多數企業都要求有專案經驗, 可是他幾乎沒有參加過什麼完整的專案開發。

公司似乎也更願意花高薪找有專案經驗的, 也不願意低薪聘請轉行自學的。

03

IT行業裡, 為什麼應屆生和自學技術轉行的人員都不好找工作?

有人說應屆生雖然沒有經驗, 但塑造性較好,很容易培養成一個全新的人才。

可即使是科班的應屆生企業也是需要進行人力培養的,何況現在的大學生跳槽率與日俱增,培養了他也不一定會長期做,等於花錢給別人培養,還不如用稍高的薪資聘請一個入崗就能幹實事兒的人。

另外最重要的是,現在本專業的畢業生,他們在大學時大多學習的是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雖然可能學習了C、C++、Java等各種語言,但都是一些皮毛,不夠深入,如何將這些技術落實到真正的項目開發,可能他們也不知道。

企業更不敢招聘自學出來的轉行人員了,因為這類人雖然掌握了一些基礎的技術知識,但是沒有系統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夠好。

曾經和一個面試技術的HR聊過,他說:“有時候企業也不一定是在意你的技能有多強,而是那些有過完整專案經驗的人,他們自我時間管理能力會比較好,團隊協作或溝通能力也會在專案開發中得到鍛煉。這樣的人更知道如何在一個團隊中產生最大的自我價值。”

04

即使不好找工作,即使有些人想轉行IT,可大多數人還是很不喜歡(甚至說反感)IT培訓機構。

在咱們國內,上市的、國企的、中小型等大大小小的IT培訓有好幾百家,網路上的廣告鋪天蓋地,讓人眼花繚亂,其中不乏有一些投機取巧、一切向錢看的不靠譜機構,這也就造就了行業口碑差的情況。

大家之所以覺得IT培訓不靠譜,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虛假承諾。

例如承諾百分百包就業。這類承諾要麼不了了之,要麼掛羊頭賣狗肉,名不副實。比如給你推薦個低薪的打雜工作,就是包就業了,至於你願不願意去,就是你的事了。

Ps:所以一定要與培訓機構簽訂白紙黑字具有法律效應的就業協議,最好保證了最低就業薪資的那種。

2.假招聘之名,行招生之實。

媒體曝光了業內某上市的IT培訓企業就存在借招聘之名來招生的行為,不少求職者因此上當受騙。

Ps:這類培訓機構完全不用考慮,連自己是培訓都不敢說,又怎麼可能對學生負責呢。

3.還沒同意培訓,就一直被催著交錢。

有些學生只是上門瞭解,但某些培訓機構就以各種理由、想方設法的要求學生當天交訂金,如果學生第二天就反悔了,這些培訓機構就以違約等各種藉口,很少會退款給人家。

Ps:即使培訓也是雙向選擇,最好是參與真正的一周試讀之後,再決定是否留下來參與培訓。

4.培訓機構相互抄襲嚴重,教學雷同,課程設置死板跟不上變化。

雖然相對於更加因循守舊的高校來說,培訓機構的教學算得上是緊跟技術和市場需求的,但是在IT教育培訓行業內部,“圈子”效應也非常明顯,而且相對保守,大多數機構都是通過人才“挖角”,把對方的教學課程複製過來,獨立研發創新的企業少之又少。

Ps:一定要看培訓的大綱,也要注意這些教材是否都是培訓機構老師自己編寫的。

5.培訓老師不負責,學東西難。

有些培訓機構是不負責的,老師只管一味的教,而完全不care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他只是機械性的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學生不懂的再去問老師,老師都是愛搭不理,並且一下課後就直接閃人,生怕走晚了搶不到“雙十一”優惠券一樣。

Ps:可以私底下多問幾個子在該培訓機構學習的學員,瞭解最真實的情況。

05

一系列行業的問題催生了“新生代”培訓企業的誕生,新一代培訓機構普遍把教學品質和學員的就業放在第一位,回歸教育培訓的本質,更加注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創新,重視企業教育文化的建設。

它們進入行業比大企業稍晚,所以規模不大,但教學實力卻絕對不會低於早年就進入IT培訓的企業。

這類培訓機構重口碑、重教學,並且是真正的在培養技術人才,他們會提供大量的項目實踐,也更注重學員掌握真正的技術知識。

06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上,企業似乎不太喜歡招聘培訓機構出來的學員。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企業並非不接受培訓出來的學員,而是因為一些培訓機構培養的學員技術不過硬,眼高手低,還有就是簡歷存在過度包裝。讓企業失去了信任!

但對此,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畢竟有那麼一小撮人是真正認真的在做教育。他們培養出的學員腳踏實地,技術談不上牛掰,但務實且靠譜。

按照現在的行業發展趨勢,未來,公司錄不錄取你,不會在看你是否參加過培訓,而是完全取決於自身的技術能力及學習能力,相反,你若是在培訓期間,成績優異,還會成為面試的加分項,畢竟這樣非常直觀的體現出你的學習能力。

在這個行業裡,還是有人想做一家良心的培訓機構。來帶領那些想轉行的人、和那些科班畢業技術不扎實的應屆生們更好的進入IT行業。

此處沒有廣告

但塑造性較好,很容易培養成一個全新的人才。

可即使是科班的應屆生企業也是需要進行人力培養的,何況現在的大學生跳槽率與日俱增,培養了他也不一定會長期做,等於花錢給別人培養,還不如用稍高的薪資聘請一個入崗就能幹實事兒的人。

另外最重要的是,現在本專業的畢業生,他們在大學時大多學習的是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雖然可能學習了C、C++、Java等各種語言,但都是一些皮毛,不夠深入,如何將這些技術落實到真正的項目開發,可能他們也不知道。

企業更不敢招聘自學出來的轉行人員了,因為這類人雖然掌握了一些基礎的技術知識,但是沒有系統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夠好。

曾經和一個面試技術的HR聊過,他說:“有時候企業也不一定是在意你的技能有多強,而是那些有過完整專案經驗的人,他們自我時間管理能力會比較好,團隊協作或溝通能力也會在專案開發中得到鍛煉。這樣的人更知道如何在一個團隊中產生最大的自我價值。”

04

即使不好找工作,即使有些人想轉行IT,可大多數人還是很不喜歡(甚至說反感)IT培訓機構。

在咱們國內,上市的、國企的、中小型等大大小小的IT培訓有好幾百家,網路上的廣告鋪天蓋地,讓人眼花繚亂,其中不乏有一些投機取巧、一切向錢看的不靠譜機構,這也就造就了行業口碑差的情況。

大家之所以覺得IT培訓不靠譜,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虛假承諾。

例如承諾百分百包就業。這類承諾要麼不了了之,要麼掛羊頭賣狗肉,名不副實。比如給你推薦個低薪的打雜工作,就是包就業了,至於你願不願意去,就是你的事了。

Ps:所以一定要與培訓機構簽訂白紙黑字具有法律效應的就業協議,最好保證了最低就業薪資的那種。

2.假招聘之名,行招生之實。

媒體曝光了業內某上市的IT培訓企業就存在借招聘之名來招生的行為,不少求職者因此上當受騙。

Ps:這類培訓機構完全不用考慮,連自己是培訓都不敢說,又怎麼可能對學生負責呢。

3.還沒同意培訓,就一直被催著交錢。

有些學生只是上門瞭解,但某些培訓機構就以各種理由、想方設法的要求學生當天交訂金,如果學生第二天就反悔了,這些培訓機構就以違約等各種藉口,很少會退款給人家。

Ps:即使培訓也是雙向選擇,最好是參與真正的一周試讀之後,再決定是否留下來參與培訓。

4.培訓機構相互抄襲嚴重,教學雷同,課程設置死板跟不上變化。

雖然相對於更加因循守舊的高校來說,培訓機構的教學算得上是緊跟技術和市場需求的,但是在IT教育培訓行業內部,“圈子”效應也非常明顯,而且相對保守,大多數機構都是通過人才“挖角”,把對方的教學課程複製過來,獨立研發創新的企業少之又少。

Ps:一定要看培訓的大綱,也要注意這些教材是否都是培訓機構老師自己編寫的。

5.培訓老師不負責,學東西難。

有些培訓機構是不負責的,老師只管一味的教,而完全不care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他只是機械性的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學生不懂的再去問老師,老師都是愛搭不理,並且一下課後就直接閃人,生怕走晚了搶不到“雙十一”優惠券一樣。

Ps:可以私底下多問幾個子在該培訓機構學習的學員,瞭解最真實的情況。

05

一系列行業的問題催生了“新生代”培訓企業的誕生,新一代培訓機構普遍把教學品質和學員的就業放在第一位,回歸教育培訓的本質,更加注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創新,重視企業教育文化的建設。

它們進入行業比大企業稍晚,所以規模不大,但教學實力卻絕對不會低於早年就進入IT培訓的企業。

這類培訓機構重口碑、重教學,並且是真正的在培養技術人才,他們會提供大量的項目實踐,也更注重學員掌握真正的技術知識。

06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上,企業似乎不太喜歡招聘培訓機構出來的學員。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企業並非不接受培訓出來的學員,而是因為一些培訓機構培養的學員技術不過硬,眼高手低,還有就是簡歷存在過度包裝。讓企業失去了信任!

但對此,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畢竟有那麼一小撮人是真正認真的在做教育。他們培養出的學員腳踏實地,技術談不上牛掰,但務實且靠譜。

按照現在的行業發展趨勢,未來,公司錄不錄取你,不會在看你是否參加過培訓,而是完全取決於自身的技術能力及學習能力,相反,你若是在培訓期間,成績優異,還會成為面試的加分項,畢竟這樣非常直觀的體現出你的學習能力。

在這個行業裡,還是有人想做一家良心的培訓機構。來帶領那些想轉行的人、和那些科班畢業技術不扎實的應屆生們更好的進入IT行業。

此處沒有廣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