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喜文化獲洪泰數千萬元融資,“音樂有價值,但需要一個新邏輯”

作者 | 齊朋利

這是三聲報導的第308家創業公司

11月23日, 心喜文化宣佈完成洪泰基金數千萬元A輪融資, 投後估值近兩億。 此前, 心喜文化曾於今年年初獲得頭頭是道基金投資。

心喜文化創始人袁濤也在今天正式對外發佈了以“音樂+”為發展方向的泛音樂戰略模式, 並公開了對於公司新音樂廠牌、互聯網音樂及版權運營、宣傳、音樂行銷、文化旅遊、大型活動等一系列業務板塊的新措施。

袁濤

心喜文化成立於2017年, 是一家以音樂內容為起點擁有藝人經紀、大活動部、音樂行銷、版權及現場音樂、OST和文旅六大業務的泛音樂公司。 創始人袁濤為中國內地知名音樂人, 曾先後在滾石中國和華誼音樂任職並創建過音樂廠牌戰國音樂。 心喜文化旗下簽約的創作歌手包括謝春花、孟慧圓和張婉清等。

在心喜文化成立過程中, 頭頭是道基金不僅是投資方也是創始股東。

袁濤表示, 頭頭是道對音樂行業的看好以及對心喜文化團隊的認可, 在公司早期發展中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心喜文化的本輪融資從2016年9月開始。 因為心喜文化著力於大活動部和音樂行銷“造血”, 所以在本輪融資中更傾向於選擇與自身業務有聯動的投資方。 這也是與洪泰基金達成合作的重要原因。 因為後者在文娛領域有很高專業度, 雙方對未來業務發展有一致認識。

洪泰基金董事總經理金城表示:“作為文娛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音樂獨具出色的傳播性和豐富的延展性。 這些特性決定了音樂具有廣大的市場空間。 隨著版權保護逐漸成熟、消費者付費意識增強, 我們判斷音樂行業正進入重要的轉型期,

這個行業多年的蓄積將推動其進入爆發期。 不過, 這種爆發會區別于傳統模式, 將是一種結合音樂IP的跨界、深度塑造風格的廠牌、強化行銷與音樂結合的變現路徑的新型模式。 心喜是我們積極研究行業時幸運遇見的不僅具有豐富行業經驗, 而且深知行業趨勢的優質公司。 我們相信心喜將是音樂行業轉型下的標杆企業。 ”

很多人不太能理解心喜的業務佈局, 這家公司同時擁有多達六項業務, 在音樂行業中算是一個異類。 袁濤有著自己的考慮:首先, 心喜的六大業務都是圍繞音樂內容展開的, 內容是這一切的原點;其次, 在心喜現有的業務中, 活動策劃、音樂行銷、藝人經紀等業務, 袁濤都擁有長期從業經驗熟悉及諸多成功案例。

比如在活動策劃上, 袁濤團隊負責過2016年京東“雙十一”直播秀, 2017年京東618宣傳。 羽泉與上海通用汽車品牌合作推出的歌曲《深呼吸》在當時成為音樂行銷的範例。 藝人經紀方面, 打造羽泉、張靚穎、尚雯婕、陳楚生等音樂人的經歷也讓袁濤擁有了金牌推手的稱號。

袁濤對《三聲》(微信公號ID:tosansheng)說, “我們不是新人憑熱情來創業的, 我們是理解音樂行業的。 我入行22年來, 不是說有多少成功的經驗, 相反是有太多經驗教訓。 我們做心喜知道什麼不能做哪些要避免, 包括一些業務我們也嘗試過, 現在是要做得更大更扎實。 ”

在袁濤的構想裡, 大活動部和音樂行銷承擔的是心喜的基礎變現能力, 藝人、IP內容和OST則是公司氣質的體現。

前者是穩重的底盤, 後者是鮮明的旗幟, 同時通過對活動、IP演出、藝人和版權等業務的佈局, 心喜搭建起平臺和出口。 這種平臺和出口的存在也讓心喜文化在與外部公司的合作中減少了不確定性, 顯得更安全。

保證心喜的安全發展正是袁濤目前最重要的任務, 而這種觀念受到了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的影響。 “2005年華誼年會上, 當時中軍總沒有提上市反而說一定要保證華誼安全, 只有華誼安全才有機會做想做的事情。 我覺得心喜也一定要安全, 安全就是要把基礎打好。 我們搭建平臺也好, 發展各種業務也好, 都是要心喜在前三年是安全的。 不管是已有業務還是未來研發的業務才會有機會實現, 不然說的都是空話。 ”

音樂需要一個新的邏輯

謝春花

2016年之前,袁濤一直沒有動過創業的念頭。“我在2016年時對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認識。那時候我開始明白音樂一直是有價值的,但需要一個新的邏輯和方法來經營。”

袁濤過往在華誼嘗試過的成功業務模式都保留在心喜文化中,包括活動策劃的承辦方要升級到打造自有IP。

在袁濤看來,音樂行業不專業的事情很多,而自己和團隊在唱片公司的工作背景讓心喜文化對音樂相關業務擁有專業的判斷能力。2017年初成立以來,心喜文化最先有動作的是大活動部和音樂行銷。其中,音樂行銷已經在與品牌商談明年的行銷計畫,大活動部做了京東“618”年中購物節,而年底舉行的京東校園之星也由心喜文化承辦。

京東618

作為公司營收的發動機,袁濤希望大活動部和音樂行銷能跑得快一些。“我希望這兩塊業務未來能成立獨立的分公司,我們的大活動部在今年有些活動因為特殊原因取消的情況下還達到了五六千萬的營收,未來一年的營收可能會超過1.5億。”

在活動承接之外,袁濤也非常看好音樂行銷的未來。早在華誼音樂的時候,袁濤就接觸過音樂行銷,當時需要通過商務部來對接品牌和贊助。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袁濤發現很多人開始對音樂行銷感興趣。

因為通過電視劇、綜藝和網大等內容進行行銷首先成本較高,其次準備期長,包括在上線時間和收視效果上也存在不確定性。但是,音樂行銷具有成本低、準備期短、上線或落地快等優點,所達到的宣傳效果也是可期的。

袁濤以《中國有嘻哈》為例,在這檔網羅綜藝走紅之後,愛迪達就與嘻哈藝人合作了嘻哈單曲。“這麼大的品牌這麼快的與音樂發生聯繫,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市場在慢慢變好。”

談到心喜文化在音樂行銷上的特色與思路,袁濤認為是專業度。“首先,我們推薦的藝人不一定是心喜的藝人,我覺得全行業的藝人都是我們的合作物件。其次,給人定制什麼樣的作品,以什麼樣的方式做創意,包括這個創意完成之後怎麼做宣傳,都需要我們團隊非常具有專業度。”

在藝人打造部分,除了謝春花、孟慧圓等人,心喜文化即將簽約第四組藝人。袁濤對於藝人有四點選擇標準:第一、要有創造性;第二、要有獨特的聲音和辨識度,第三、藝人個人需要有進取意識和企圖心;第四、需要考察一人的人品、溝通順暢度以及是否聰慧等。

未來兩年裡,袁濤的目標是簽約八到十組音樂人,而這些音樂人的類型會很不相同。

“比如有人更適合演戲,音樂是錦上添花的,我可能也會簽約。但是,影視部分我會選擇和專業的公司合作,我寧可分給合作公司利益,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然後,我們在一起做音樂大家聯合起來宣傳。”

在音樂製作門檻降低、互聯網媒介異常發達以及音樂人IP價值得以凸顯的當下,很多獨立音樂人選擇“不簽約公司、自己組建工作室”的發展模式。在袁濤看來,當這些音樂人發展到一定程度,工作室的判斷和人員素質會限制音樂人進一步發展。“沒有那麼多好的團隊和判斷,藝人是很難成為優秀的老闆,而且自己做的判斷也很難客觀。心喜文化就是要評估音樂人是不是真的有才華和機會,這種專業的判斷不是誰都有的。”

獨立音樂人與廠牌協作是必然

謝春花 知非 2017全國巡演

在2017年4月簽約謝春花時,袁濤對於她的判斷是“陳粒那一代音樂人之後創作能力最好的音樂人之一”。袁濤在今年為謝春花安排了“知非”15城全國巡演、上海簡單生活節等數十場演出。

這樣的節奏是袁濤有意為之的。“春花的創作非常好,但是之前缺乏更多機會來加強她的舞臺經驗,只有唱的多了才能在舞臺上更自如的表演。”

在袁濤看來,謝春花不是獨立藝人、小眾歌手或民謠歌手,而是一個寫歌很好的創作藝人。“春花做的就是流行音樂,我不會把她評價為民謠歌手。我的判斷是春花是非常有機會從小市場往大市場走,所以我一定要把這個過渡過程給她加快。我們搭建好宣發平臺、演出平臺和商務平臺,再有一年春花又會有更大的提升。”

袁濤認為,藝人與廠牌之間並沒有永久綁定的秘訣,“廠牌專不專業、跟藝人是不是志同道合、人性好不好,我覺得就是要看這三點。你很難給許諾永久綁定藝人,所以就需要廠牌在做頭部藝人的同時,一定要做新人為未來做準備。”

談到音樂行業裡經紀人的角色,袁濤認為目前音樂行業裡懂音樂懂市場懂藝人職業規劃的經紀人非常少。“很多經紀人都是被動的、純服務的角色,中國音樂市場比較大,賺錢的機會比較多,很多大牌藝人的演出都接不過來,哪裡還用經紀?但我還是鼓勵經紀人變成我說的那個樣子,只有這樣對藝人才是真正的幫助。”

OST和IP產品打造也是心喜文化的重點。心喜文化做OST有幾點考慮:第一、可以快速積累優質版權;第二、有機會和更多品牌展開合作,這也是營收來源之一。

袁濤還考慮在明年推動基於IP《把青春唱完》的Livehouse巡演或劇場巡演。袁濤的設想之一是找比謝春花要年輕一些的音樂人,做數百人或一千多人的演出。2019年,心喜文化將計畫舉辦《把青春唱完》的主題音樂節。

《把青春唱完》是高原的攝影作品,袁濤看中的是這個名字帶來的想像空間,而不是重複以往。“這不會是一個懷舊的演出,不會找一堆老年人。這是一個以年輕人為主的以音樂的形式表達他們對青春、社會和生活理解的演出。”

2018年,心喜文化計畫啟動《把青春唱完》的網路音樂視頻節目,具體形式將會是音樂、直播與街拍的結合。在文旅項目上,心喜文化也在開發一些新的合作客戶。“明年要在原有基礎上把所有的客戶做重新整合。在穩定增長的情況下,爭取有一些新的想法出來,要往前邁出堅實的一步。”

未來像心喜文化這樣以內容或者是藝人為基礎的公司會越來越多。袁濤擁有信心也相對謹慎。“現在很多年輕音樂人都想做自己工作室或品牌這都沒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單靠一家做不了所有的事情,與更專業的廠牌的協作、融合會是一個必然。未來的趨勢一定是融合協作。”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音樂需要一個新的邏輯

謝春花

2016年之前,袁濤一直沒有動過創業的念頭。“我在2016年時對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認識。那時候我開始明白音樂一直是有價值的,但需要一個新的邏輯和方法來經營。”

袁濤過往在華誼嘗試過的成功業務模式都保留在心喜文化中,包括活動策劃的承辦方要升級到打造自有IP。

在袁濤看來,音樂行業不專業的事情很多,而自己和團隊在唱片公司的工作背景讓心喜文化對音樂相關業務擁有專業的判斷能力。2017年初成立以來,心喜文化最先有動作的是大活動部和音樂行銷。其中,音樂行銷已經在與品牌商談明年的行銷計畫,大活動部做了京東“618”年中購物節,而年底舉行的京東校園之星也由心喜文化承辦。

京東618

作為公司營收的發動機,袁濤希望大活動部和音樂行銷能跑得快一些。“我希望這兩塊業務未來能成立獨立的分公司,我們的大活動部在今年有些活動因為特殊原因取消的情況下還達到了五六千萬的營收,未來一年的營收可能會超過1.5億。”

在活動承接之外,袁濤也非常看好音樂行銷的未來。早在華誼音樂的時候,袁濤就接觸過音樂行銷,當時需要通過商務部來對接品牌和贊助。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袁濤發現很多人開始對音樂行銷感興趣。

因為通過電視劇、綜藝和網大等內容進行行銷首先成本較高,其次準備期長,包括在上線時間和收視效果上也存在不確定性。但是,音樂行銷具有成本低、準備期短、上線或落地快等優點,所達到的宣傳效果也是可期的。

袁濤以《中國有嘻哈》為例,在這檔網羅綜藝走紅之後,愛迪達就與嘻哈藝人合作了嘻哈單曲。“這麼大的品牌這麼快的與音樂發生聯繫,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市場在慢慢變好。”

談到心喜文化在音樂行銷上的特色與思路,袁濤認為是專業度。“首先,我們推薦的藝人不一定是心喜的藝人,我覺得全行業的藝人都是我們的合作物件。其次,給人定制什麼樣的作品,以什麼樣的方式做創意,包括這個創意完成之後怎麼做宣傳,都需要我們團隊非常具有專業度。”

在藝人打造部分,除了謝春花、孟慧圓等人,心喜文化即將簽約第四組藝人。袁濤對於藝人有四點選擇標準:第一、要有創造性;第二、要有獨特的聲音和辨識度,第三、藝人個人需要有進取意識和企圖心;第四、需要考察一人的人品、溝通順暢度以及是否聰慧等。

未來兩年裡,袁濤的目標是簽約八到十組音樂人,而這些音樂人的類型會很不相同。

“比如有人更適合演戲,音樂是錦上添花的,我可能也會簽約。但是,影視部分我會選擇和專業的公司合作,我寧可分給合作公司利益,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然後,我們在一起做音樂大家聯合起來宣傳。”

在音樂製作門檻降低、互聯網媒介異常發達以及音樂人IP價值得以凸顯的當下,很多獨立音樂人選擇“不簽約公司、自己組建工作室”的發展模式。在袁濤看來,當這些音樂人發展到一定程度,工作室的判斷和人員素質會限制音樂人進一步發展。“沒有那麼多好的團隊和判斷,藝人是很難成為優秀的老闆,而且自己做的判斷也很難客觀。心喜文化就是要評估音樂人是不是真的有才華和機會,這種專業的判斷不是誰都有的。”

獨立音樂人與廠牌協作是必然

謝春花 知非 2017全國巡演

在2017年4月簽約謝春花時,袁濤對於她的判斷是“陳粒那一代音樂人之後創作能力最好的音樂人之一”。袁濤在今年為謝春花安排了“知非”15城全國巡演、上海簡單生活節等數十場演出。

這樣的節奏是袁濤有意為之的。“春花的創作非常好,但是之前缺乏更多機會來加強她的舞臺經驗,只有唱的多了才能在舞臺上更自如的表演。”

在袁濤看來,謝春花不是獨立藝人、小眾歌手或民謠歌手,而是一個寫歌很好的創作藝人。“春花做的就是流行音樂,我不會把她評價為民謠歌手。我的判斷是春花是非常有機會從小市場往大市場走,所以我一定要把這個過渡過程給她加快。我們搭建好宣發平臺、演出平臺和商務平臺,再有一年春花又會有更大的提升。”

袁濤認為,藝人與廠牌之間並沒有永久綁定的秘訣,“廠牌專不專業、跟藝人是不是志同道合、人性好不好,我覺得就是要看這三點。你很難給許諾永久綁定藝人,所以就需要廠牌在做頭部藝人的同時,一定要做新人為未來做準備。”

談到音樂行業裡經紀人的角色,袁濤認為目前音樂行業裡懂音樂懂市場懂藝人職業規劃的經紀人非常少。“很多經紀人都是被動的、純服務的角色,中國音樂市場比較大,賺錢的機會比較多,很多大牌藝人的演出都接不過來,哪裡還用經紀?但我還是鼓勵經紀人變成我說的那個樣子,只有這樣對藝人才是真正的幫助。”

OST和IP產品打造也是心喜文化的重點。心喜文化做OST有幾點考慮:第一、可以快速積累優質版權;第二、有機會和更多品牌展開合作,這也是營收來源之一。

袁濤還考慮在明年推動基於IP《把青春唱完》的Livehouse巡演或劇場巡演。袁濤的設想之一是找比謝春花要年輕一些的音樂人,做數百人或一千多人的演出。2019年,心喜文化將計畫舉辦《把青春唱完》的主題音樂節。

《把青春唱完》是高原的攝影作品,袁濤看中的是這個名字帶來的想像空間,而不是重複以往。“這不會是一個懷舊的演出,不會找一堆老年人。這是一個以年輕人為主的以音樂的形式表達他們對青春、社會和生活理解的演出。”

2018年,心喜文化計畫啟動《把青春唱完》的網路音樂視頻節目,具體形式將會是音樂、直播與街拍的結合。在文旅項目上,心喜文化也在開發一些新的合作客戶。“明年要在原有基礎上把所有的客戶做重新整合。在穩定增長的情況下,爭取有一些新的想法出來,要往前邁出堅實的一步。”

未來像心喜文化這樣以內容或者是藝人為基礎的公司會越來越多。袁濤擁有信心也相對謹慎。“現在很多年輕音樂人都想做自己工作室或品牌這都沒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單靠一家做不了所有的事情,與更專業的廠牌的協作、融合會是一個必然。未來的趨勢一定是融合協作。”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