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緊盯“控輟保學”目標 教育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本報記者 于淼報導

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

義務教育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 是實現社會公平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支撐, 也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毫不回避我國教育改革攻堅面臨的“三塊硬骨頭”。 他指出, 其中第二塊硬骨頭, 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 特別是在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 如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解決學生自願性失學的問題, 把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到95%。

由此看來, 面對這第二塊硬骨頭, 我們須臾不可放鬆, 我國義務教育改革攻堅之路還任重而道遠。

成績斐然

十八大以來,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態勢良好, 成績斐然。

“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 ”陳寶生表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對十八大以來教育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 習近平總書記說, 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加強。 這兩句話, 前面一個是總體判斷, 後面一句講的補短板, 政策傾斜的重點。 兩句話加起來, 高度概括了我們十八大以來的教育發展。 教育戰線同志們聽到這個總體判斷和評價後很受鼓舞。

據介紹, 目前, 我國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水準已經超過世界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準, 2016年達到93.4%, 但少數農村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島地區仍不同程度存在失學輟學現象,

實現國家確定的到2020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的目標面臨挑戰。

截至2016年底, 全國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的縣累計達到1824個。 繼2014、2015年的上海、北京、天津、江蘇、浙江5省, 城市家庭擇校焦慮加劇(表現為公辦學校入學從擇校變為擇學區, 學區房價格飆升, 民辦學校擇校帶動整個地區擇校熱)等。 這些問題不解決, 受教育者就難以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義務教育。

另外, 眾所周知, 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點、難點都在中西部地區。

在全國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的1824個縣裡, 東部地區740個, 中部地區556個, 西部地區528個。 除了所有縣級單位全部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的七個省(市), 湖北、安徽、山東、吉林四省通過認定縣的比例均超過80%,

而西部地區尚未認定的縣則高達54.51%。

“就鄉村地區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而言, 我國中西部不發達、貧困地區近年出現輟學率回潮的現象。 表面上看, 輟學率回潮是部分學生自願失學, 沒興趣繼續上學。 但這背後的原因很複雜, 包括農村地區學校的科學、合理佈局, 鄉村義務教育品質, 中職教育品質和吸引力, 接受高等教育回報率等, 都影響貧困地區孩子求學的意願。 控輟保學不僅僅是依照《義務教育法》把輟學、失學學生勸回校園(甚至依法追究輟學孩子的監護人的責任)那麼簡單, 需要系統解決我國教育存在的深層次問題。 ”熊丙奇補充道。

常言道, 知識改變命運。 在我國, 這是鄉村孩子發奮讀書的一個重要的動力。

熊丙奇指出, 這句話在鼓勵學生讀書時會起到激勵作用, 但也有很大的負面作用。 當孩子及其父母覺得讀書無法改變命運時, 就可能滋生出讀書無用論。 一些孩子自願失學, 和這些地區出現新的讀書無用論有關。 這一觀念的邏輯是, 只有考上好的大學才能改變命運。 考不上好的大學, 讀書就沒有價值。 如果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發現孩子不是讀書的料, 按成績考不上當地的好高中, 這些孩子在老師和父母的共同影響下, 就可能會選擇不再讀書, 而輟學去打工。

“我國鄉村地區的學校在當前的中高考制度下基本實行升學教育模式, 即關注學生未來的升學情況。 這種模式引導教師重視學習成績好的同學,

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則被邊緣化。 老師不去矯正孩子存在的不良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也不去培養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因為按照他們的學習成績, 中考考不上普高, 讀中職不需要多高的學習成績。 對於有些家長來說, 雖然初中畢業可以免費讀中職, 但是讀中職學不到什麼技術, 讀完照樣是外出打工, 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外出打工, 多掙幾年的錢。 ”他對此進一步解釋道。

值得注意的是, 熊丙奇還告訴記者, 針對有些貧困地區孩子輟學外出打工的現象, 當地教育部門採取措施讓這些孩子回到校園, 還引發輿論爭議。 有不少輿論並不支持讓孩子回到校園繼續完成義務教育, 因為他們認為讀完義務教育, 並不能給這些孩子的未來帶來多大改變。

解決之道

在陳衛看來,義務教育改革不單單是學費減免的改革,還應該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相應改革。不但傳授書本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具有同情心和善良寬厚的胸懷,富有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自己成為情商和智商兼備的健康而全面發展,有益於社會的人才。因此,除了學校教育,還需要提供學生們到農村、工廠、商店、藝術領域等各行各業見習和實踐的機會。

近年來,在義務教育發展的進程中,所暴露的問題是空前的,因此治理這些問題面臨著一系列挑戰。

因此,陳寶生把控輟保學作為“啃硬骨頭”的教育改革,所言非虛。熊丙奇指出,要讓學生有興趣學習,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看到讀書的價值,也要解決他們求學的現實難題。首先,要辦好每一所鄉村學校,教育部長在新聞發佈會上提到,到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問題必須完全消除。在鄉村地區,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辦好每一所學校,不然就難以讓湧入城市求學的孩子回流,也難以讓鄉村重新擁有教育和文化氣息,這是培養孩子愛讀書的重要環境。

“其次,要改革鄉村教育內容,不能就圍繞升學考試進行教育,畢竟對於農村孩子來說,今後能考進大學的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孩子會進入中職,以及在高中畢業後就業。如果他們覺得讀書只對升學有用,那無法升學時就會對讀書失去興趣。鄉村教育需要有結合鄉村生活的教育。”熊丙奇說,再次,要提高中職教育品質和吸引力,按照我國的中職發展規模和農村貧困生上中職政策,貧困地區農村孩子在完成義務教育學習後,可以全部免費讀中職。而且在中職一二年級可以每年獲得1500元中職國家助學金。但仍有一些學生不讀完初中就輟學,這是因為中職對他們來說缺乏吸引力,讀完中職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學的技術能不能派上用場、獲得更高的薪酬待遇,這是農村學生必然會考慮的現實問題。怎樣提高中職吸引力,這是我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難題,也是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的重要方面。

關於具體的做法,陳衛表示,首先,可以通過摸查登記適齡兒童,督促父母及時將他們送入學校。適當給貧困家庭以物質鼓勵或提供獎學金、免費食宿,使他們學習無後顧之憂。其次,在初中階段,除了相關的基礎知識學習,可以根據地區或行業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讓學生們學有所長。再次,還要限制工廠或作坊使用童工。全社會共同保護少年兒童,儘量給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此外,有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義務教育均衡治理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

人民大學副教授高永安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要提高農村業餘生活水準,加快建設農村醫療保障機制,引導農民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豐富農村業餘文化生活,讓農民可以享受田園牧歌,愛家建家,學成回家。

“從以上這些改革和發展措施看,控輟保學是一項系統性教育工程。啃下這塊硬骨頭,實質是破解困惑我國鄉村教育的老大難問題,給每個鄉村孩子更好的求學和成長環境。”熊丙奇總結道。

並不能給這些孩子的未來帶來多大改變。

解決之道

在陳衛看來,義務教育改革不單單是學費減免的改革,還應該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相應改革。不但傳授書本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具有同情心和善良寬厚的胸懷,富有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自己成為情商和智商兼備的健康而全面發展,有益於社會的人才。因此,除了學校教育,還需要提供學生們到農村、工廠、商店、藝術領域等各行各業見習和實踐的機會。

近年來,在義務教育發展的進程中,所暴露的問題是空前的,因此治理這些問題面臨著一系列挑戰。

因此,陳寶生把控輟保學作為“啃硬骨頭”的教育改革,所言非虛。熊丙奇指出,要讓學生有興趣學習,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看到讀書的價值,也要解決他們求學的現實難題。首先,要辦好每一所鄉村學校,教育部長在新聞發佈會上提到,到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問題必須完全消除。在鄉村地區,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辦好每一所學校,不然就難以讓湧入城市求學的孩子回流,也難以讓鄉村重新擁有教育和文化氣息,這是培養孩子愛讀書的重要環境。

“其次,要改革鄉村教育內容,不能就圍繞升學考試進行教育,畢竟對於農村孩子來說,今後能考進大學的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孩子會進入中職,以及在高中畢業後就業。如果他們覺得讀書只對升學有用,那無法升學時就會對讀書失去興趣。鄉村教育需要有結合鄉村生活的教育。”熊丙奇說,再次,要提高中職教育品質和吸引力,按照我國的中職發展規模和農村貧困生上中職政策,貧困地區農村孩子在完成義務教育學習後,可以全部免費讀中職。而且在中職一二年級可以每年獲得1500元中職國家助學金。但仍有一些學生不讀完初中就輟學,這是因為中職對他們來說缺乏吸引力,讀完中職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學的技術能不能派上用場、獲得更高的薪酬待遇,這是農村學生必然會考慮的現實問題。怎樣提高中職吸引力,這是我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難題,也是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的重要方面。

關於具體的做法,陳衛表示,首先,可以通過摸查登記適齡兒童,督促父母及時將他們送入學校。適當給貧困家庭以物質鼓勵或提供獎學金、免費食宿,使他們學習無後顧之憂。其次,在初中階段,除了相關的基礎知識學習,可以根據地區或行業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讓學生們學有所長。再次,還要限制工廠或作坊使用童工。全社會共同保護少年兒童,儘量給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此外,有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義務教育均衡治理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

人民大學副教授高永安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要提高農村業餘生活水準,加快建設農村醫療保障機制,引導農民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豐富農村業餘文化生活,讓農民可以享受田園牧歌,愛家建家,學成回家。

“從以上這些改革和發展措施看,控輟保學是一項系統性教育工程。啃下這塊硬骨頭,實質是破解困惑我國鄉村教育的老大難問題,給每個鄉村孩子更好的求學和成長環境。”熊丙奇總結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