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你瞭解多少?

維拉帕米60年代初合成, 開始認為它並非鈣離子抗劑, 而是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 因為大約10年以後才建立有關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的概念。 研究表明, 維拉帕米口服吸收良好, 口服以後經胃腸道吸收率超過或接近90%, 但由於首劑腸肝迴圈的作用, 其生物利用度可能只有20%。 口服以後2小時發揮作用, 峰作用時間為5小時左右。 如果採用靜脈途徑給藥, 則5分鐘後起效, 在10~20分鐘以後作用減弱, 但對房室結傳導的影響則發生在10~15分鐘, 持續時間達到6小時。

維拉帕米在血液迴圈中, 大多數以與血漿蛋白結合的形式存在。 維拉帕米的代謝是在肝臟內進行, 而其排出則通過腎臟。 因此, 對於肝功能不良的患者, 維拉帕米的生物利用度升高, 代謝變慢。 有腎功能不良的患者, 腎臟的排泄減少, 會造成維拉帕米濃度的升高, 但實際上腎臟排泄維拉帕米大多以代謝產物的形式,

少部分以藥物原型排泄, 所以主要是取決於肝臟代謝情況, 而不只單靠腎功能。 維拉帕米的半衰期變化較大, 口服和靜脈應用的半衰期不同, 如果靜脈應用, 一次性注射排出半衰期為3~7小時口服一次用藥業大致相同, 肝功能和腎功能不良者則半衰期延長可超過10小時;當重複用藥時, 即使肝腎功能正常, 反復口服以後也會使維拉帕米的清除半衰期延長, 當口服數次以後排出半衰期不會進一步延長。

地爾硫卓是1970年合成的鈣離子抗劑, 首先合成此藥的是日本人, 主要用於治療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壓等。 該藥和維拉帕米是有較強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鈣離子拮抗劑。 地爾硫卓易於從胃腸道吸收, 但由於首次腸肝迴圈作用,

在肝臟的代謝使得其生物利用度較低, 如單次用藥其生物利用僅為30%~40%, 一般不超過50%, 但如果長期口服期生物利用度升高, 也明顯受肝臟功能的影響。

口服地爾硫卓以後吸收迅速, 可于36分鐘達血藥濃度高峰, 大多以血漿蛋白結合的形式存在,

作用的持續時間可長達6~8小時。 地爾硫卓絕大多數在肝臟內代謝, 代謝產物的排泄只有少量由尿中排泄, 大部分則是通過膽道排泄, 原形藥物由腎排泄者占極少量, 不足5%, 因此腎功能對維拉帕米代謝和排泄的影響極小, 通常不會因腎功能不良而造成藥物的中毒或蓄積。 其清楚半衰期為4小時, 肝功能不良者半衰期延長。

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還有許多不同點, 但主要不是表現在心電生理作用上, 以其血流動力學效應為突出, 當然維拉帕米的作用在抗心律失常方面一般認為比地爾硫卓更強些, 就其對心肌的負性肌力作用, 維拉帕米可能略強於地爾硫卓, 但解除冠狀動脈痙攣的作用, 地爾硫卓則強於維拉帕米。

鈣離子通道阻滯劑還有很多, 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等等, 但他們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並不明顯。

應用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時應該特別注意其不良反應, 除其可能導致竇房結合房室傳導功能異常加重而出現竇性心動過緩、竇房阻滯、竇性停搏和房室傳導阻滯以外, 主要是其負性肌力作用和低血壓反應。其他不良反應包括非特異性的胃腸反應、頭痛、眩暈、面部潮紅、便秘等。

主要是其負性肌力作用和低血壓反應。其他不良反應包括非特異性的胃腸反應、頭痛、眩暈、面部潮紅、便秘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