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萬元抗癌藥變飲料 老年人為何總是被騙?

人上了年紀, 難免會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許多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中老年人的這種心理, 四處行騙, 而許多老人的防範意識不強, 總是能讓不法分子得手。

近日, 西安的兩個老人閑著沒事幹, 就去聽健康講座。 期間, 有推銷人員忽悠老人進行尿樣檢查, 並騙老人要吃藥, 不然會得癌症。 於是老人嚇得馬上就掏錢買了他們推銷的抗癌藥, 一共花了一萬四千多塊。 而實際上老人買的抗癌藥產品成分更是紅葡萄濃縮粉等, 包裝盒正面都是英文, 就連保健品標識都沒有, 頂多就是一種飲料。 幸好, 老兩口最終將所買的產品全部退了回去。

老年人為何總是容易被騙?

生活中, 有關老年人被騙的新聞比比皆是, 被騙老人少則幾百元, 多則數萬元, 為何老人遭遇騙局後, 總是輕易上鉤呢?

首先是老年人自身存在的資訊獲取不足給行騙者提供了空間和機會。 在資訊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 資訊分析辨別利用能力對每個公民的生產生活而言尤為重要。 但對於很多老年人而言, 與現代資訊傳播載體還存在著許多距離, 無法甄別鋪天蓋地的各類資訊, 特別是對於一些冠冕堂皇的“權威資訊”、虛假資訊,

缺乏辨別能力, 花言巧語之下難免輕信。

其次是情感需求未得到滿足所致。 隨著社會進步和城鄉二元化生活方式的確立, 以及現代家庭結構的獨特性, 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留守老人日益增多, 在這樣的情形下, 一些騙子巧施親情牌和柔情牌, 以關心和關愛為由頭, 以貼心和溫暖為誘餌, 不知不覺中讓老人失去警惕墮入騙局。

更關鍵的是, 老人除了親情溝通缺乏之外, 平時與下一代的交流不多, 不少老人對最新的健康知識、理財知識、防騙意識和技能等不夠瞭解, 在這樣的狀態中, 很多老人難逃被忽悠和欺騙的窘況, 這種現實不僅讓人感到不安和焦慮, 更讓人內心唏噓不已。

如何防止老人被騙? 

現在社會各類騙術五花八門, 表現形式不一, 老年人這個特殊群體所具有的防騙意識不強、資訊不對稱、文化科普素養欠缺等特點, 極其容易成為各類騙術實施者覬覦的目標。

因此對於老年人這個特殊群體而言, 學會如何防騙變得尤為重要。

1、首先在老年人還不是特別糊塗的時候,

給他們進行知識普及, 講清楚保健食品與藥品的區別。 如果把保健食品當藥用, 不但延誤治療時間, 甚至會使病情更重, 危及生命。

2、老人也有自己的社交圈, 老了一般都會開始吃藥, 他們之間會傳遞一些資訊, 什麼藥吃的很不錯, 會推銷, 家人做的就是設法阻斷他們的資訊源。 告訴自己父母自己給他們買藥, 對父母想買的藥品進行充分的瞭解, 降低被騙的幾率。

萬元抗癌藥變飲料, 怎麼避免家裡老人被保健品推銷者忽悠?

3、騙子一般都會給老人洗腦灌輸各種理念, 像是對疾病的恐嚇, 對子女關係的挑撥, 洗腦成功, 說不定還認騙子當女兒。 因此子女必須要抽出閒置時間, 你有可能願意, 多陪一陪老人, 多說說話, 給老人需要的關愛,減少老人被洗腦的機會。同時子女也可以自己學習一些小保健,給父母講講疾病的簡單護理,還有告知父母騙子多,遇到花錢買東西的,一定要先告訴自己,幫助他們做出判斷。

4、子女記得給老人的手機上標記詐騙電話。

文/楊文豪

圖/網路

給老人需要的關愛,減少老人被洗腦的機會。同時子女也可以自己學習一些小保健,給父母講講疾病的簡單護理,還有告知父母騙子多,遇到花錢買東西的,一定要先告訴自己,幫助他們做出判斷。

4、子女記得給老人的手機上標記詐騙電話。

文/楊文豪

圖/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