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永嘉有人種出《紅樓夢》中記載的稀世珍米,1斤賣到2000元!

永嘉縣碧蓮鎮大柏村種植的水稻, 最普通的每公斤25.6元;每公斤136元的, 長在地裡已被認購4000公斤;今年剛試種成功的“胭脂米”, 賣出了每公斤4000元的價格。

永嘉縣大柏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甌北直營店貨架上的富鐵大米

相比于市場上普通大米每公斤6元左右的售價, 大柏村種植的水稻有何奧秘?為什麼能賣出如此高價, 且走俏市場?對此, 溫都記者近日赴永嘉進行了調查。

記者來到大柏村, 放眼望去, 一大片的梯田盡收眼底。 今年的秋收已結束, 成捆成捆的稻草放在田間地頭。

走俏市場的高價大米就出自這片梯田, 這些高價大米有個專門名字——“富鐵有機大米”。 當地為此還成立了永嘉縣大柏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法人代表為村民周麗麗。

“今年是個豐收年。 ”周麗麗說, 今年合作社種植面積達900餘畝, 總收成超5萬公斤。 各個品種的大米售價不同, 有每公斤25.6元、34元、136元等好幾種, 但無論哪一種, 相比市面上普通大米都要高出不少。

2015年, 小編曾與記者前往大柏進行採訪, 當時已是豐收之際

甚至還有更貴的。 今年4月份, 合作社試種了一畝新品種“胭脂稻”, 最終收成150公斤“胭脂米”, 江蘇一家公司以4000元每公斤的高價買走了5公斤。

“胭脂米”因其價格昂貴, 在網上有“天價米”一說。 《紅樓夢》中多次提到“胭脂米”, 描述其珍貴, 還有傳聞稱這種米曾為慈禧太后御用。

“去年富鐵大米開賣以後, 銷售一空。 今年秋收剛過, 已有多家公司發來訂單。 每公斤售價136元的, 稻穀還長在田裡時, 江蘇一家公司就簽了4000公斤的訂單。

”周麗麗說, 這讓她對富鐵大米的市場銷路充滿信心。

如今, 大柏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又在甌北開了一家直營店銷售富鐵大米。

每年秋收後, 周麗麗都會把各個品種的富鐵大米送往相關專業機構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

幾乎每個品種的含鐵量每公斤都超5毫克, 而普通水稻的含鐵量僅為每公斤2至2.2毫克。

資料圖片, 2015年攝

對於大柏村種出富鐵大米, 村民們戲稱這片土地下有“黃金”。 碧蓮鎮鎮長戴曉智說, 這要追溯到1958年, 當時流行土法煉鋼, 大柏村所在的大嶴鄉(現已併入碧蓮鎮)因盛產鐵礦石被列為煉鋼基地。 大規模煉鋼,導致田地裡留下大量鐵渣。時至今日,田底始終留有一層厚厚的鐵沙。

2008年,作為省級掛鉤單位,中國水稻研究所來到大嶴開展結對扶貧。研究人員實地考察後,對當地稻穀樣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土壤含鐵量非常高,這裡的水稻等農作物鐵含量明顯高於其他地方。這一研究發現使得大嶴這片含鐵地成了一塊寶地。

資料圖片,2015年攝

吃了這些含鐵量高的農作物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影響?

巧的是,當年大嶴片區村民的一次大體檢給出了答案。體檢結果顯示,在數千村民中,竟只有2人患有貧血。當時大嶴還是省級貧困鄉,這樣的貧血患者比例顯然低得出奇,因為貧血是貧困山區的普遍症狀。“土裡含鐵,種出來的莊稼含鐵量高,村民平日裡吃自己種的,貧血率自然就低了。”戴曉智說。

2009年,中國水稻研究所與大嶴當地聯手試種富鐵大米,由該所提供種子和技術支撐,在大嶴建立生產基地。當時在外經商的周麗麗聽說此事後,響應當地政府“回鄉創業”號召,回村開辦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辦起來後,種植面積和收入連年增加。僅2014年到2016年,種植規模從518畝增到663畝,年收入從141萬元增到174萬元。今年,種植面積增至900多畝,收益預計將超去年。周麗麗說,明年計畫種植面積將超1000畝。

合作社為大柏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周麗麗說,她為農戶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與農戶合作種植,等收成後再花高價從農戶手中收購。這樣一來,農戶不僅有農田租金收入,而且不用擔心大米銷路,收入明顯增加。

村民周民說,前些年他一直在外務工,3年前回村種地,發現還是很有“錢途”的,普通大米每公斤賣五六元,可這裡種出的大米,價格要高出好幾倍。賺的錢不比在外面打工少,而且不用背井離鄉討生活,他覺得挺幸福的。

永嘉縣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成立專業合作社種植富鐵大米,能有效帶動當地村民創收。在這片富鐵土地上有規模地種植富鐵大米,這是充分發揮特有資源優勢,而中國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農科院提供技術支援,則是寶貴的技術保障。除此之外,永嘉縣農業局也將定期開展培訓班,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培訓。

原標題: 土豪米!永嘉種出每斤售價高達2000元的大米,奧秘竟然是……

來源 /溫州都市報

大規模煉鋼,導致田地裡留下大量鐵渣。時至今日,田底始終留有一層厚厚的鐵沙。

2008年,作為省級掛鉤單位,中國水稻研究所來到大嶴開展結對扶貧。研究人員實地考察後,對當地稻穀樣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土壤含鐵量非常高,這裡的水稻等農作物鐵含量明顯高於其他地方。這一研究發現使得大嶴這片含鐵地成了一塊寶地。

資料圖片,2015年攝

吃了這些含鐵量高的農作物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影響?

巧的是,當年大嶴片區村民的一次大體檢給出了答案。體檢結果顯示,在數千村民中,竟只有2人患有貧血。當時大嶴還是省級貧困鄉,這樣的貧血患者比例顯然低得出奇,因為貧血是貧困山區的普遍症狀。“土裡含鐵,種出來的莊稼含鐵量高,村民平日裡吃自己種的,貧血率自然就低了。”戴曉智說。

2009年,中國水稻研究所與大嶴當地聯手試種富鐵大米,由該所提供種子和技術支撐,在大嶴建立生產基地。當時在外經商的周麗麗聽說此事後,響應當地政府“回鄉創業”號召,回村開辦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辦起來後,種植面積和收入連年增加。僅2014年到2016年,種植規模從518畝增到663畝,年收入從141萬元增到174萬元。今年,種植面積增至900多畝,收益預計將超去年。周麗麗說,明年計畫種植面積將超1000畝。

合作社為大柏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周麗麗說,她為農戶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與農戶合作種植,等收成後再花高價從農戶手中收購。這樣一來,農戶不僅有農田租金收入,而且不用擔心大米銷路,收入明顯增加。

村民周民說,前些年他一直在外務工,3年前回村種地,發現還是很有“錢途”的,普通大米每公斤賣五六元,可這裡種出的大米,價格要高出好幾倍。賺的錢不比在外面打工少,而且不用背井離鄉討生活,他覺得挺幸福的。

永嘉縣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成立專業合作社種植富鐵大米,能有效帶動當地村民創收。在這片富鐵土地上有規模地種植富鐵大米,這是充分發揮特有資源優勢,而中國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農科院提供技術支援,則是寶貴的技術保障。除此之外,永嘉縣農業局也將定期開展培訓班,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培訓。

原標題: 土豪米!永嘉種出每斤售價高達2000元的大米,奧秘竟然是……

來源 /溫州都市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