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教育》給小學低年級學生家長的18點建議!

小學低年級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起始階段, 家長們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01

一定要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

充足的睡眠不論對成年人還是小孩子, 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一個人精力旺盛工作和學習的基礎。 小學生每天睡眠應在10個小時左右, 因此, 家長應在晚上10點以前, 安排孩子入睡。 只有充足的睡眠, 才會有充足的精力學習。

02

早餐不僅要吃飽, 而且要吃好

有的家長早上不用早餐, 起床後急急忙忙上班, 這是不科學的, 長時間不用早餐, 不僅影響工作,

而且影響健康。 孩子如果不用早餐, 往往在第二節課後表現得無精打采, 或焦躁不安。 因為饑餓, 中午又常常暴飲暴食。 所以, 孩子早餐一定要吃飽, 有條件的, 還應改變花樣, 讓孩子吃好。

03

保證孩子每天的飲水量

小學生活潑好動, 體能消耗大, 保證孩子的飲水量, 直接關係到健康。 家長要提醒孩子飲水, 上學時最好帶有自己的水杯, 至少上午、下午、晚上各飲一杯水。

04

引導孩子養成按時休息的好習慣

上學後, 不比在家, 按時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學校是以集體活動為主的, 什麼時候上課, 什麼時候下課, 都有統一安排, 如果沒有時間觀念, 就會影響了統一行動。 因此, 家長要瞭解學校的時間安排, 及時督促孩子上學或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讓孩子逐漸樹立時間觀念。

05

教育孩子少用橡皮

橡皮的作用是寫錯以後擦掉改正。 應該說, 用橡皮本無大錯。 但是為什麼說要教育孩子少用橡皮呢?原因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學習階段, 少用橡皮是為了培養孩子認真、細心的習慣, 從這一點上說, 少用橡皮的意義遠遠大於用橡皮。 有的學校明確規定“不用橡皮”, 目的就在於培養學生的認真與細心。

06

有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上學後, 意味著他將在很多事情上做到獨立, 比如, 按時上下學, 按時上課, 按時寫作業, 按時參與活動, 能夠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 能夠與小朋友交往等等。 在這些事情上, 家長可以幫助, 但是絕不要代替。 如果過分溺愛, 什麼都由家長代替, 表面上是愛, 實際上是害。 有的家長代替孩子整理書包, 有的家長接送孩子時代背書包, 有的家長甚至吃雞蛋還代為剝皮, 這樣做是非常有害的。 真正的愛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不僅能在學習上自理, 而且能在生活上自理, 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07

不要攀比衣著打扮

穿戴以簡便、實用為原則, 因為他們的年齡還小, 複雜的穿戴會給他們造成負擔。 同時, 家長之間絕不要互相攀比, 比品牌, 比價格, 是毫無意義的, 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

08

重視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表達自己的意願, 是互相溝通、展示自我的重要能力, 無論現在學習, 還是將來工作, 對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在培養孩子表達能力上, 第一要鼓勵孩子敢說, 即使說錯了也沒有關係, 敢說是表達能力的第一道關口。 第二是引導孩子會說, 會說是表達能力的基本要求, 也就是按照孩子的思路表達自己的意願, 這樣才是真實的、可信的。

09

告訴孩子該上廁所時一定要上廁所

學生常常因為玩耍而忘了上廁所, 或者因為怕批評寧肯憋著尿而不敢上廁所。 憋尿對孩子健康會造成影響, 家長要告訴孩子該上廁所時一定要上廁所, 相信老師是會理解的。

10

孩子生病一定要先看病

學生由於年齡還小, 抵抗力還很弱, 加上剛上學, 環境、生活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所以常常出現一些身體不適應。 遇到這種情況, 家長絕不應輕視, 嚴重的不適應, 一定要先看病, 需要休息的應該遵從醫生的意見適當休息, 絕不要因為怕誤了上課而加重了病情。

11

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

上學後,意味著用眼的時間越來越多。如何保護孩子的視力?

第一,看書時光線一定要充足,不要在昏暗的狀況下閱讀;

第二,閱讀時姿勢一定要正確,坐姿要筆直,眼睛距書的距離應在一尺(30釐米)左右,不要躺在床上閱讀;

第三,看電視、上網的時間不能過長,最好控制在一個小時左右;

第四,堅持並認真做眼保健操,用一段眼後,或閉目養神,或站力遠眺,也是有益於眼睛健康;

第五,寫作業時,身體要坐直,告訴孩子記住一個口訣:“一尺一寸一拳頭”,就是眼睛離作業本的距離一尺,握筆的指尖離筆尖一寸,前胸離桌子的距離一拳頭。

12

有選擇地看電視

沒有節制地看電視,因為怕影響學習而不讓看電視,這兩個極端都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是有選擇地看電視,比如針對一年級孩子的特點,讓他們收看少兒節目,動畫節目以及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對於增長他們的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都是大有好處的。不過,每次收看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傷害眼睛。

13

在學習上給孩子必要的指導

嚴格來說,尤其是一年級是學生還不會學習,正處在學習的起跑階段,家長給以指導是必要的。但是,在指導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指導不要變成監督,更不要坐在孩子身邊沒完沒了地談話,這不僅影響了學習,還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②指導不要變成代替,有的家長對於孩子不會的作業直接告訴答案,時間長了會滋生孩子的依賴思想;

③指導是告訴方法,告訴孩子為何思考,為何去尋找答案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④指導是鼓勵,鼓勵孩子不僅要做得正確,而且要做得迅速,這樣才能應對各種各樣的考試。

14

重視安全意識培養

一年級的孩子,最容易在以下一些方面受到傷害:

①出入教室、上下樓梯時擁擠擠摔倒甚至踩踏;

②出於好奇,接觸電源開關閘門;

③橫過馬路時不注意車輛;

④圍觀吵嘴打架;

⑤與陌生人接觸;

⑥攀高、戲水、玩火等冒險行為。以上各點,家長都應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15

鼓勵孩子多交往,會交往

要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會交往是生存的基本條件,無論是對成年人還是對孩子,交往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鼓勵孩子多交往、會交往的過程中,特別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前提,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交往才有基礎;

第二,教育孩子在與別人交往時,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人瞭解自己的想法,同時,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這樣才能在交往中提高自己;

第三,教育孩子要誠信,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說就怎麼做,讓別人感到誠實守信,此人可交。

16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人的健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各個器官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就是不論遇到什麼情況,心態是平靜的、正常的,能夠冷靜應對。一年級小學生生活閱歷少,特別是遇到挫折時會產生多種多樣的心理反應,比如急躁不安、過渡緊張、自暴自棄、逆反頂撞等等。遇到這些現象時,家長應親切地問明情況,針對原因説明孩子釋放心理壓力,讓他從不解和苦悶中解放出來,這時的安慰、疏導比什麼都重要,切不可怨天尤人,在孩子心上煩上加煩,那樣只會更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

17

鼓勵孩子和老師多交流,多溝通

由於多種原因,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多數不敢與老師直接接觸交流,這是學校和家長都應該努力解決的一個問題。家長要鼓勵孩子敢於和老師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上課不理解的地方告訴老師,相信老師是會幫助孩子解決困難的。同時,要告訴孩子理解老師的辛苦,尊重老師的勞動,服從老師的安排,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18

重視維護老師的威信

老師在學生的心目裡,特別是在一年級學生的心目裡是神聖的,聽從老師的話甚至勝過聽家長的話,有時候家長的話可以不聽,但老師的話是絕對服從的。應該說,這是正確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能出現不同的反映。

一是當學生犯了紀律受到老師批評,而批評方式方法不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時,孩子會出現不滿情緒,表現得情緒低落,甚至對老師抱怨、反感。

二是當學生看出了老師的某些行為不當時,比如表情冷淡、待人不公、脾氣暴躁、訓人罰人等等,也會對老師產生懷疑,淡化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形象。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既不要簡單否定老師,也不要簡單壓制孩子,而要冷靜分析,妥善對待。要告訴孩子,犯錯誤是自己的事,自己要改正,不能因為方式方法不當埋怨老師,這對自己是不好的;方式方法不妥是老師的事,相信老師會在實踐中接受教訓,完善做法。至於老師的某些行為不當,告訴孩子老師也是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有七情六欲,不能因為有一個黑點就認為別人全身骯髒。

11

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

上學後,意味著用眼的時間越來越多。如何保護孩子的視力?

第一,看書時光線一定要充足,不要在昏暗的狀況下閱讀;

第二,閱讀時姿勢一定要正確,坐姿要筆直,眼睛距書的距離應在一尺(30釐米)左右,不要躺在床上閱讀;

第三,看電視、上網的時間不能過長,最好控制在一個小時左右;

第四,堅持並認真做眼保健操,用一段眼後,或閉目養神,或站力遠眺,也是有益於眼睛健康;

第五,寫作業時,身體要坐直,告訴孩子記住一個口訣:“一尺一寸一拳頭”,就是眼睛離作業本的距離一尺,握筆的指尖離筆尖一寸,前胸離桌子的距離一拳頭。

12

有選擇地看電視

沒有節制地看電視,因為怕影響學習而不讓看電視,這兩個極端都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是有選擇地看電視,比如針對一年級孩子的特點,讓他們收看少兒節目,動畫節目以及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對於增長他們的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都是大有好處的。不過,每次收看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傷害眼睛。

13

在學習上給孩子必要的指導

嚴格來說,尤其是一年級是學生還不會學習,正處在學習的起跑階段,家長給以指導是必要的。但是,在指導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指導不要變成監督,更不要坐在孩子身邊沒完沒了地談話,這不僅影響了學習,還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②指導不要變成代替,有的家長對於孩子不會的作業直接告訴答案,時間長了會滋生孩子的依賴思想;

③指導是告訴方法,告訴孩子為何思考,為何去尋找答案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④指導是鼓勵,鼓勵孩子不僅要做得正確,而且要做得迅速,這樣才能應對各種各樣的考試。

14

重視安全意識培養

一年級的孩子,最容易在以下一些方面受到傷害:

①出入教室、上下樓梯時擁擠擠摔倒甚至踩踏;

②出於好奇,接觸電源開關閘門;

③橫過馬路時不注意車輛;

④圍觀吵嘴打架;

⑤與陌生人接觸;

⑥攀高、戲水、玩火等冒險行為。以上各點,家長都應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15

鼓勵孩子多交往,會交往

要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會交往是生存的基本條件,無論是對成年人還是對孩子,交往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鼓勵孩子多交往、會交往的過程中,特別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前提,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交往才有基礎;

第二,教育孩子在與別人交往時,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人瞭解自己的想法,同時,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這樣才能在交往中提高自己;

第三,教育孩子要誠信,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說就怎麼做,讓別人感到誠實守信,此人可交。

16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人的健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各個器官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就是不論遇到什麼情況,心態是平靜的、正常的,能夠冷靜應對。一年級小學生生活閱歷少,特別是遇到挫折時會產生多種多樣的心理反應,比如急躁不安、過渡緊張、自暴自棄、逆反頂撞等等。遇到這些現象時,家長應親切地問明情況,針對原因説明孩子釋放心理壓力,讓他從不解和苦悶中解放出來,這時的安慰、疏導比什麼都重要,切不可怨天尤人,在孩子心上煩上加煩,那樣只會更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

17

鼓勵孩子和老師多交流,多溝通

由於多種原因,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多數不敢與老師直接接觸交流,這是學校和家長都應該努力解決的一個問題。家長要鼓勵孩子敢於和老師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上課不理解的地方告訴老師,相信老師是會幫助孩子解決困難的。同時,要告訴孩子理解老師的辛苦,尊重老師的勞動,服從老師的安排,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18

重視維護老師的威信

老師在學生的心目裡,特別是在一年級學生的心目裡是神聖的,聽從老師的話甚至勝過聽家長的話,有時候家長的話可以不聽,但老師的話是絕對服從的。應該說,這是正確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能出現不同的反映。

一是當學生犯了紀律受到老師批評,而批評方式方法不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時,孩子會出現不滿情緒,表現得情緒低落,甚至對老師抱怨、反感。

二是當學生看出了老師的某些行為不當時,比如表情冷淡、待人不公、脾氣暴躁、訓人罰人等等,也會對老師產生懷疑,淡化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形象。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既不要簡單否定老師,也不要簡單壓制孩子,而要冷靜分析,妥善對待。要告訴孩子,犯錯誤是自己的事,自己要改正,不能因為方式方法不當埋怨老師,這對自己是不好的;方式方法不妥是老師的事,相信老師會在實踐中接受教訓,完善做法。至於老師的某些行為不當,告訴孩子老師也是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有七情六欲,不能因為有一個黑點就認為別人全身骯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