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樹上的這些“寶貝”,千萬不要扔,過百元一斤!

對於很多農民來說, 村裡及周邊的自然環境就是他們賴以生活的關鍵, 他們從中取得食物和生活用品之外, 還能取得財富。 所以農民關於自然環境會格外的在意, 包括氣候的變化, 一個農民家庭當中, 除了農閒之外, 一定會天天準時准點收看天氣預告。

鄉村的樹上有一種這樣的“寶貝”, 中國很多的村子都會有, 只不過有的時分會被人們疏忽而已, 有的農民在見到了這種東西之後, 就以為它是一種沒有應用價值的東西, 可是也有農民由於應用好了這種東西, 讓本人的家人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這種樹上的“寶貝”, 其實就是桃膠, 農民對這樣的東西應該都不生疏, 特別是關於果農來說, 這樣的東西會愈加容易接觸。 在收穫過新穎的桃子之後, 你家桃樹上的桃膠, 是不是也被你放在樹上置之不理了那?你曉得嗎?一斤的桃膠價錢曾經過百了!

而且由於關於農民來說, 這簡直就是無本的買賣, 所以沒准也是農民的一種商機!

桃膠, 拉丁名 Prunus persica(L.) Batsch, P.davidiana(Carr.)Franch。 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樹皮中分泌出來的樹脂。 植物形態詳"桃仁"條。 夏季採收, 用刀切割樹皮, 待樹脂溢出後收集。 水浸, 洗去雜質, 曬乾。

古籍考證

出自《名醫別錄》。 《綱目》:"桃茂盛時, 以刀割樹皮, 桃膠(5張)久則膠溢出, 採收, 以桑灰湯浸過曝幹用。 "《本經逢原》:桃樹上膠, 最通津液, 能治血淋, 石淋。 痘瘡黑陷, 必勝膏用之。

採集加工

折疊桃膠採集

桃膠天然生長過程

桃膠採摘過程

桃茂盛時, 用刀割樹皮, 久了膠則溢出。 採收下來用桑灰湯浸泡, 曬乾後用。 如服食, 應當按本方制煉, 效果才妙。

形態特徵

桃膠是桃樹在通過外力作用下產生傷口, 傷口分泌出淺黃色粘稠的液體通過太陽曬暴後產生的膠狀物堅硬膠塊呈結晶狀, 粘附於枝幹表皮。

桃樹枝幹部位出現腫脹,

然後流出淡紅色黃色透明樹脂, 尤其雨後流膠現象更為嚴重。 凍狀膠體顏色逐漸變成淡紅色。 如果天氣乾燥, 膠狀物轉變成淡紅色堅硬膠塊呈結晶狀, 粘附於枝幹表皮。 雨後流膠量大並且膠大多數在幹後呈淺黃色或白色透明固體, 因為暴雨使桃樹吸收大量水分, 把體內膠質稀釋後, 第一批流出來的膠呈淺黃色或白色透明樹膠, 此種膠質營養成分含量低。

桃膠的分泌主要由於桃樹樹幹受損或者被真菌感染產生, 是桃樹的自我防衛機制, 一般果農稱其為流膠病, 高發於每年的6月直8月, 其由真菌引, 降雨會使病菌擴散, 隨著氣溫上升, 樹體流膠點增多, 病情逐漸嚴重, 流膠部位易被腐生菌侵染, 使桃樹皮層和木質變褐、腐爛, 致使樹勢衰弱,嚴重時,枝幹或全株會枯死。

地理分佈

桃在我國栽培歷史長,分佈區域廣,其中以江蘇、浙江、山東、河北、湖北、北京、陝西、山西、甘肅、河南、貴州等地栽培較多。

生長習性

喜光照充足,土壤疏鬆和地下水位低的土地生長。喜陽光,耐乾燥,而忌陰濕和不良排水條件。

折疊編輯本段化學成分

樹膠的主要組成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特性

性味

味苦,性平,無毒。

折疊功效

煉製後服,保中不饑,忍風寒,下尿道結石,破血,治中惡疰忤,和血益氣,治下痢,止痛。

附方

桃膠食用圖片

治產後百病:桃仁一千二百枚,去掉皮尖和雙仁的,熬搗至極細後,加一鬥一升的井水三鬥,曲六升,米六鬥,煮熟。用常規方法釀酒,每天空腹時任意喝。

治大腸痞結:用一兩新鮮的毛桃花和二兩面作餛飩煮熟,空腹吃。至正午腹鳴如雷,即可排出腹內惡物。

治面生粉刺:用等分的桃花、丹砂製成末。每次服一錢,井水送服,每日三次。二十天后小便當是呈黑色,但面色卻瑩白了。將三月三日收到桃花和七月七日取的雞血,和塗在面上。二三天后剝下,則會使人面色光滑。

治癘腸痧:桃葉加水煎服。

治女人陰中生瘡,如蟲咬癢痛一樣:將桃葉搗爛,再用布裹好放入。

治黃疸:睛天的清晨,取朝東長的,大如筷予像釵股的桃根一把,切細。用一大盞水,煎至八分,空腹服。三五天后,全身黃色自退,百天后完全恢復。

成分

樹膠的主要組成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

折疊編輯本段性味歸經

《唐本草》: "味甘苦,平,無毒。"入大腸、膀胱經。

桃膠的功效

桃膠具有清熱、止渴、止痛鎮痛、養顏、抗衰老的功效。主治石淋,血淋,痢疾等症。

①《別錄》:“主保中不饑,忍風寒。”

②《唐本草》:“主下石淋,破血,中惡疰忤。”

③《綱目》:“和血益氣,治下痢,止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入丸、散。

工業用途

桃膠有足夠的水溶性和適當的粘度,桃膠以固體和溶液兩種形式供應。桃膠,可用于配製水溶性膠粘劑,也可用作增稠劑、乳化劑。

加工製作

桃茂盛時,用刀割樹皮,久了膠則溢出。採收下來用桑灰湯浸泡,曬乾後用。如服食,應當按本方制煉,效果才妙。

炮製方法

水浸,洗去雜質,曬乾。

食用方法

木瓜燉桃膠

材料:木瓜1只,桃膠10克。

做法:

1、桃膠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夜(12小時以上)至軟漲,體積能漲到10倍以上,所以別小看這十克桃膠,足夠吃上兩頓的。

2、將泡軟的桃膠仔細反復的清洗,去除黑色的雜質,掰成小塊兒。

3、桃膠加少許水,隔水先蒸30分鐘左右。

4、木瓜對半切開,去籽,將隔水蒸過的桃膠倒入木瓜中,撒上少許冰糖,再繼續蒸20分鐘左右即可。

桃膠銀耳糖水

材料:桃膠15克,雪梨1個(300克),冰糖30克,銀耳5克,

做法:

1、桃膠5克,清水1000毫升。將桃膠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夜(12小時左右)至軟漲,體積大概能漲大10倍。

2、再仔細將泡軟的桃膠表面的黑色雜質去除,用清水反復清洗後,掰成均勻的小塊。

3、銀耳用清水泡20分鐘變軟後,用手掰成小朵。雪梨去皮切成1cm大小的丁。

4、將桃膠、銀耳和水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繼續煮30分鐘,此時湯汁開始變得有些粘稠。

5、放入梨丁煮5分鐘,再放入冰糖和蔓越梅,邊攪拌邊煮3分鐘,至冰糖徹底融化,湯汁濃稠即可。

桃膠皂角米羹

材料:皂角米、桃膠、玫瑰醬各一勺,紅棗6顆。

做法:

1、桃膠和皂角米分別清洗後用清水浸泡,我浸泡了8個小時,8小時後把桃膠、皂角米簡單沖洗後放進砂鍋裡,加上6顆紅棗。

2、砂鍋加足夠的水,大火燒開,轉中小火2個小時就煮好了,期間要時不時的攪拌一下,別糊鍋了。

3、碗里加1勺玫瑰醬,趁熱把煮好的桃膠、皂角米倒進去攪拌均勻即可。

段藥用選方

1、治瘡疹黑黶,發搐危困:桃膠煎湯飲之。一方水熬成膏,溫酒調下,無時。(《小兒清潔總微論方》桃膠湯)純天然桃膠

2、治糖尿病:桃膠,用微溫水洗淨,放在小鍋內煮食,隨意加些調味鹽類亦可(但不要參加甜味)。每次服一至二兩。(《草藥驗方溝通集》)

3、治石淋作痛:桃木膠如棗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湯三合和服,日三服,當下石,石盡即止。(《古今錄驗方》)

名家論述

《本經逢原》:"桃樹上膠,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瘡黑陷,必勝膏用之。"

致使樹勢衰弱,嚴重時,枝幹或全株會枯死。

地理分佈

桃在我國栽培歷史長,分佈區域廣,其中以江蘇、浙江、山東、河北、湖北、北京、陝西、山西、甘肅、河南、貴州等地栽培較多。

生長習性

喜光照充足,土壤疏鬆和地下水位低的土地生長。喜陽光,耐乾燥,而忌陰濕和不良排水條件。

折疊編輯本段化學成分

樹膠的主要組成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特性

性味

味苦,性平,無毒。

折疊功效

煉製後服,保中不饑,忍風寒,下尿道結石,破血,治中惡疰忤,和血益氣,治下痢,止痛。

附方

桃膠食用圖片

治產後百病:桃仁一千二百枚,去掉皮尖和雙仁的,熬搗至極細後,加一鬥一升的井水三鬥,曲六升,米六鬥,煮熟。用常規方法釀酒,每天空腹時任意喝。

治大腸痞結:用一兩新鮮的毛桃花和二兩面作餛飩煮熟,空腹吃。至正午腹鳴如雷,即可排出腹內惡物。

治面生粉刺:用等分的桃花、丹砂製成末。每次服一錢,井水送服,每日三次。二十天后小便當是呈黑色,但面色卻瑩白了。將三月三日收到桃花和七月七日取的雞血,和塗在面上。二三天后剝下,則會使人面色光滑。

治癘腸痧:桃葉加水煎服。

治女人陰中生瘡,如蟲咬癢痛一樣:將桃葉搗爛,再用布裹好放入。

治黃疸:睛天的清晨,取朝東長的,大如筷予像釵股的桃根一把,切細。用一大盞水,煎至八分,空腹服。三五天后,全身黃色自退,百天后完全恢復。

成分

樹膠的主要組成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

折疊編輯本段性味歸經

《唐本草》: "味甘苦,平,無毒。"入大腸、膀胱經。

桃膠的功效

桃膠具有清熱、止渴、止痛鎮痛、養顏、抗衰老的功效。主治石淋,血淋,痢疾等症。

①《別錄》:“主保中不饑,忍風寒。”

②《唐本草》:“主下石淋,破血,中惡疰忤。”

③《綱目》:“和血益氣,治下痢,止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入丸、散。

工業用途

桃膠有足夠的水溶性和適當的粘度,桃膠以固體和溶液兩種形式供應。桃膠,可用于配製水溶性膠粘劑,也可用作增稠劑、乳化劑。

加工製作

桃茂盛時,用刀割樹皮,久了膠則溢出。採收下來用桑灰湯浸泡,曬乾後用。如服食,應當按本方制煉,效果才妙。

炮製方法

水浸,洗去雜質,曬乾。

食用方法

木瓜燉桃膠

材料:木瓜1只,桃膠10克。

做法:

1、桃膠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夜(12小時以上)至軟漲,體積能漲到10倍以上,所以別小看這十克桃膠,足夠吃上兩頓的。

2、將泡軟的桃膠仔細反復的清洗,去除黑色的雜質,掰成小塊兒。

3、桃膠加少許水,隔水先蒸30分鐘左右。

4、木瓜對半切開,去籽,將隔水蒸過的桃膠倒入木瓜中,撒上少許冰糖,再繼續蒸20分鐘左右即可。

桃膠銀耳糖水

材料:桃膠15克,雪梨1個(300克),冰糖30克,銀耳5克,

做法:

1、桃膠5克,清水1000毫升。將桃膠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夜(12小時左右)至軟漲,體積大概能漲大10倍。

2、再仔細將泡軟的桃膠表面的黑色雜質去除,用清水反復清洗後,掰成均勻的小塊。

3、銀耳用清水泡20分鐘變軟後,用手掰成小朵。雪梨去皮切成1cm大小的丁。

4、將桃膠、銀耳和水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繼續煮30分鐘,此時湯汁開始變得有些粘稠。

5、放入梨丁煮5分鐘,再放入冰糖和蔓越梅,邊攪拌邊煮3分鐘,至冰糖徹底融化,湯汁濃稠即可。

桃膠皂角米羹

材料:皂角米、桃膠、玫瑰醬各一勺,紅棗6顆。

做法:

1、桃膠和皂角米分別清洗後用清水浸泡,我浸泡了8個小時,8小時後把桃膠、皂角米簡單沖洗後放進砂鍋裡,加上6顆紅棗。

2、砂鍋加足夠的水,大火燒開,轉中小火2個小時就煮好了,期間要時不時的攪拌一下,別糊鍋了。

3、碗里加1勺玫瑰醬,趁熱把煮好的桃膠、皂角米倒進去攪拌均勻即可。

段藥用選方

1、治瘡疹黑黶,發搐危困:桃膠煎湯飲之。一方水熬成膏,溫酒調下,無時。(《小兒清潔總微論方》桃膠湯)純天然桃膠

2、治糖尿病:桃膠,用微溫水洗淨,放在小鍋內煮食,隨意加些調味鹽類亦可(但不要參加甜味)。每次服一至二兩。(《草藥驗方溝通集》)

3、治石淋作痛:桃木膠如棗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湯三合和服,日三服,當下石,石盡即止。(《古今錄驗方》)

名家論述

《本經逢原》:"桃樹上膠,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瘡黑陷,必勝膏用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