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資料產生的故事必須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三一鏡報以“三個信仰”做資料新聞

此次有幸參加浙報集團在英國舉辦的“媒介融合和數位化未來”高級研修班, 聆聽多位英國資深媒體從業者的經驗之談, 瞭解當地媒體機構的生產方式和流程, 啟發良多。 三一鏡報集團地區性報紙業務總編輯Neil Benson在講到資料新聞時認為, 資料新聞報導不是一個潮流, 而是當代新聞報導的主流手段之一。 他們是怎麼生產資料新聞的?對我們又有何啟發?

據Neil Benson介紹, 他們有一個專門的“資料新聞”團隊。 團隊于2013年成立, 從最初的兩個人, 發展到目前的9個人, 除了兩位元資料新聞記者外, 還有程式設計員、包裝設計人員和圖片視頻編輯,

日常專職生產資料新聞。 這個團隊生產的資料新聞產品, 在集團所屬的全國媒體和地方性媒體實現共用。

這個團隊主要生產三類資料新聞產品:

一是從大量公開的資料資料中, 通過監測獲得具有“議程設置”意義的新聞故事。

議程設置理論是美國傳播學家M.E.麥庫姆斯和唐納德·肖於1972年提出的傳播理論, 該理論認為大眾傳播往往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意見的具體看法, 但可以通過提供資訊和安排相關的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哪些事實和意見及他們談論的先後順序。

資料新聞團隊從大量公開資料中“挖掘”到的話題非常豐富。 比如從學校課堂人數的增長, 關注教育資源的配置是否合理;從消防員人數的減少,

對消防投入減少帶來的隱患發出警醒;從犯罪率的上升, 關注宗教仇恨帶來的社會問題等。 這些話題或許已經不那麼新鮮, 但是從一個新鮮的資料入手, 重新抓住了讀者的目光。

二是利用資訊公開法案提供的空間, 對已經發佈的資料和分析進行深度挖掘, 推出與公眾利益相關的調查類新聞。

資料新聞團隊挖掘的這類話題也是非常豐富的, 比如從“409個人競爭一個年收入11945鎊的清潔工崗位”入手, 調查就業市場的供需不平衡;從“兩年裡的107張停車罰單”入手, 調查停車難問題等。 這些問題和公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 讀者一定有興趣點進去閱讀。

三是除了嚴肅內容, 也從資料中挖掘體育、娛樂、消費等方面的有趣故事, 並為讀者提供貼心服務。

比如針對停車難, 資料新聞團隊開發了公共車位元追蹤系統, 把停車場的即時停車率分為“低於50%”、“高於50%”、“高於90%”三類, 用戶只需按圖索驥, 就能判斷哪裡還可以找到停車位, “避免了停車帶來的痛苦”。

又如針對全民熱愛的賭馬專案, 資料產品詳細地列出每匹馬的體型、重量以及賽馬手的相關資料, 讓使用者通過讀故事中的資料來圈定想投注的馬匹。

在做好這三類常態化產品的同時, 資料新聞團隊還利用資料策劃製作一些大型的生產週期相對比較長的專案。

比如, 製作公立學校指南, 通過25個資料維度清晰解答家長和學生最關心的問題, 為家長和學生擇校提供依據。

又如, 挖掘一戰相關資料, 講述情感故事。 下面這款產品首次梳理了一戰中英國每個城鎮的死亡人數, 以及死亡人員的年齡和故事, 資料、圖表和文字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直擊人心。

得一提的是, 英國媒體在做資料新聞的時候, 都非常注重和用戶的互動, 他們會設計一些互動的工具, 讓用戶一起參與, 讓新聞與用戶個體發生聯繫。 體育報導是英國媒體兵家必爭之地, 如何吸引用戶?三一鏡報集團的資料新聞團隊也是動足腦筋。 比如在一款關於球員轉會的報導中, 資料新聞團隊讓使用者自己來投票決定某個球員是“留下”還是“賣掉”, 用戶紛紛參與,帶來了可觀的點擊量。

Neil Benson把做好資料新聞的經驗總結為“三個信仰”:

資料新聞報導不是一個潮流,而是當代新聞報導的主流手段之一;

通過分析資料產生的故事必須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保證品質,與大眾發生互動和聯繫是一個優秀的媒體機構的責任。

用戶紛紛參與,帶來了可觀的點擊量。

Neil Benson把做好資料新聞的經驗總結為“三個信仰”:

資料新聞報導不是一個潮流,而是當代新聞報導的主流手段之一;

通過分析資料產生的故事必須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保證品質,與大眾發生互動和聯繫是一個優秀的媒體機構的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