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大城市病”尚未解決,人大代表又建議取消超大城市人口限制

目前, 我國仍處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期, 2015年, 按常住人口計算, 我國城市化水準已達56.1%, 但按戶籍人口計算, 城市化率只有39.9%, 這其中不僅包含了2.2億被計入城鎮常住人口的半城市化的農民工及其家屬,

也包含了約2億居住在小城鎮的“鎮民”。

因此, 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常委、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教授建議, 國家應以大城市(群)為主體形態, 推進新型城市化, 加快農民工和“鎮民”的市民化, 取消超大城市人口總量控制政策。

“十三五”規劃中, 政府制定了控制常住人口規模的目標(比如北京2300萬、上海2500萬人以內、廣州1550萬、深圳1480萬、天津1350萬等), 與《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14〕25號)、《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8號)等的要求不符, 因此, 蔡繼明委員表示, 國家應取消超大城市人口總量控制的政策。

與國際相比,

我國特大和超大城市數量明顯偏少。 考慮到國內國外人口分佈的差異, 蔡教授認為, 雖然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漸提高, 城市規模分佈正朝著合理化的方向發展, 但大城市數量仍然偏少。 根據實際情況, 我國1000萬人以上的城市數量應該在10個以上。

聯合國預測世界人口2010-2020年增速最快的20座城市中, 有10個是中國的城市:蘇州市(1;常駐人口525萬, 年增速為5.57%);廣州市(2;2060萬人, 4.66%);北京(7;2110萬人, 4.1%);杭州(8;728萬人, 4.10%);泉州(9;671萬人、3.68%);成都(12);南京(13);上海(17);重慶(20);天津(19)。 這些都是人口超過500萬的特大和超大城市。

在蔡繼明看來, 人口向大城市(群)集聚是普遍國際現象, 美國從20世紀中期開始, 人口明顯向大都會區集聚;日本人從1970年代起, 開始為向東京圈集聚;韓國首爾圈的人口占比,

從1955年的不到20%增至當前的約49%。 雖然當前北上廣深等特大和超大城市的城市化率已經高達80%-90%, 但是城市化率不是一個區域的概念, 而是一個全國的概念。 因此, 特大和超大城市理應繼續大力吸納農業轉移人口, 為全國的新型城市化戰略做出貢獻。

治療“大城市病”, 蔡繼明照方抓藥, 給出了三個“方子”:首先, 很多超大城市, 比如北京、上海的核心區域人口密度偏高, 需要嚴格控制;其次, 軌道交通建設滯後, 政府應根據城市交通情況, 完善城市佈局、城市交通設施水準及城市管理能力等;最後, 制訂與國際接軌的環保標準, 完善城市空氣品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