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生感悟」八零九零提前來到的中年危機須自渡

被“1988的中年女子”“1922年的中年人”戳到痛處的人, 大都面臨著“中年未至, 中年危機已經提前殺到”的危機, 為什麼有的80後、90後會“提前進入中年危機”?

如果單從年齡看, “1988的中年女子”今年還不到30歲, 正是年富力強之時;“1992年的中年人”今年才25歲, 離開校園也就幾年的光景。 年齡本不該成為他們的痛點, 但“中年”二字每次都能在網路上引起討論, 甚至讓一些人炸毛, 多少說明——中年未至, 中年危機已經提前殺到。

要說來自網路社交落伍只是戲謔的話, 網路確實更愛年輕人, 年齡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更重要的是來自職場和家庭的焦慮是實實在在的,

生活到處是洞, 不安全感如影隨形, 只能將處境的喜憂歸結為能力或者運氣。 抬頭職場天花板清晰可見, 知識更新換代太快, 競爭力下降;精力和體力更勝一籌的年輕人不斷湧來, 而自己身體卻在走下坡路, 或囿於家庭對工作無法全情投入, “華為集中清理34歲以上員工”的傳言仿佛已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明天。

更大的壓力來自無處不在的規訓。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 年齡與人生的標誌性事件是一一對應的。 中年在主流價值觀裡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成家立業的整個人生流程已經完成大半了。 可這個年齡的他們, 還有的在求學, 有的還沒結婚, 有的還在拼房。 如果一個社會的氛圍是必須擁有某種東西,

你才是幸福的、成功的, 那麼除非你能對自我有非常清晰的認知, 否則就很難分辨, 當“我不需要它”的念頭冒出來後, 到底是自欺欺人?還是真的不需要?

中年危機描述的是一種狀態——“你所擁有的一切, 家庭、工作、財富, 看似美好堅固, 但你已有些力不從心;你懷疑人生前半場的意義, 卻得不到答案, 你感到虛無。 ”

所有試圖找出一條明擺著出路的80後、90後, 都會不由自己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墮落成一碗給人幻覺的雞湯, 要麼膨脹成一管讓人癲狂的雞血。

面對中年危機你需先認清自己。

錢鐘書說:洗一個澡, 看一朵花, 吃一頓飯, 假使你覺得快樂, 並非全因為你澡洗的乾淨, 花開得好, 或者菜合你的口味, 主要是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隔著歲月的煙火流雲, 人人都在歷經, 等待, 遺忘, 抑或記取。 一生的路大多是一程山水換一份經歷懂得, 一場經過換一分成熟醒悟。 都說一歲年齡一歲心。 走過人生的漫漫光景, 經過時間的考驗和淬煉, 漸漸看清也漸漸明白了, 幾乎佔據生活全部的冗長平凡,

以及怎麼也不能夠倖免的瑣碎苟且, 才是生活原本。

於是, 很多的事, 不再耿耿於懷, 不再念念不忘。 曾經的掙扎蹉跎, 走過的風雨長路, 照耀了喧囂塵垢的光亮, 都在歲月裡沉澱成了生活的啟示錄。 於是, 開始相信抱守平凡才是心與靈魂的救贖。

茶亦醉人何必酒, 書能香我不須花。

走自己喜歡的路,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累了, 停下來, 歇歇, 抱一抱自己。 告訴自己, 歲月長, 衣衫薄, 終要冷暖自知。

把前半生的幼稚、青澀、激烈等等隔在以往, 把褪去浮華的成熟、懂得、寬闊等等寫進生活。 明白了很多的事只能自己消化解決, 學會了與人不遠也不太近的交往相處, 懂得了慎言和自律。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看見、接受、醒悟、懂得的過程。

或長或短的一生裡, 參透起起落落, 慣看風雨落花, 默默承受, 暗暗堅強, 明白總有起風的夜晚, 也總有炫麗的晨光。 知道能夠握在手裡的才為你所有, 相信把心放平才聽的到幸福的聲音。

誠然, 生活裡的塵沙和泥濘總有, 也總會掩埋路上的一些靜好和風景。 可經過風雨, 見過彩虹, 走過崎嶇, 翻越峻嶺, 才知道, 人一生總有些風景會錯過, 總有些旁人的快樂你所不能體會。

別太糾結, 也別太執著, 茶涼了, 自己續上, 雨來了, 自己撐傘。 生活總是要有橋橋渡, 無橋自渡。 尤其人生危機, 務必自渡。

提前來到的中年危機, 一個是自身不夠成熟, 另一個是社會和家庭給我們的重擔造成的壓力。 心態放輕鬆, 人人都會有這個難題, 你並沒有什麼特殊的。 記住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如果您喜歡《八零九零提前來到的中年危機須自渡》記得點擊分享給更多好友噢!

記住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如果您喜歡《八零九零提前來到的中年危機須自渡》記得點擊分享給更多好友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