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鳳凰座流星雨未來的爆發趨勢(下次2019年?)

近期發生時間:2019年?、2024年?

鳳凰座流星雨, 是每年11月-12月份出現的流星雨, 輻射點大概位於赤經15度, 赤緯-52度, 活躍期為每年的11月29日到12月9日, 極大期為12月5日。 鳳凰座流星雨可能和獅子座流星雨一樣屬於週期流星群, 其ZHR值不定, 平時一般為3, 但在爆發年份可以達到100。

簡介

活動時段:11月28日–12月9日; 極大時間: 12月初;

流星數目:ZHR (每小時天頂流星數) =變數, 通常不會有 ;

輻射位置:赤經= 18度, 赤經= −53度;

速度(V∞) = 每秒 18公里(慢速);

亮度指標(r):2.8(暗).

鳳凰座流星雨(Phoenicids, PHO)是每年固定發生的小型流星雨之一, 發生日期段一般會在11月28日到12月9日之間, 一般的極大期都會在每年的12月初,

數量不固定, 有時完全沒出現, 但偶爾會達ZHR~100(顆)的程度(爆發期時)。 流星平均亮度不高, 這群流星雨平均的速度非常慢, 約僅每秒18公里, 因此很好辨認。

鳳凰座流星雨曾在1956年發生ZHR~100(顆)的爆發, 持續數小時的記錄。 但因處在冬季天候不佳、流星亮度不高的劣勢下, 對鳳凰座流星雨的觀測報告並不多。 近年來鳳凰座流星雨幾近完全寧靜的狀態, 有研究指出此群流星雨可能具有週期性, 但需要更多觀測資料才能確定。

一般認為鳳凰座流星雨的母體是已經丟失了的週期彗星D/1819 W1(Blanpain)。

日本流星專家佐藤幹哉(Mikiya Sato)預測在2014年12月1日該流星雨可能有顯著的活動, 但似乎沒有觀測記錄?法國流星專家熱雷米·沃巴永(Jérémie Vaubaillon)預測, 下一次顯著活動將會在2019年12月2日08時,

流星數量不大。

鳳凰座為南天星座, 對南半球的觀測者比較有利。 對北半球大部分地區而言, 鳳凰座的仰角都很低, 也是影響觀測結果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自虛擬天文館類比的鳳凰座流星雨12月2日19時輻射點位置, 地點:四川南充

未來的爆發趨勢展望

【需要注意:流星雨的預報不準確性較高, 理論資料僅供參考】

來自J. Watanabe, M. Sato, and T. Kasuga流星專家的預測

1956年觀測到的爆發是基於“塵埃軌跡理論”的研究, 導入了一個新連接的軌道資料, 這一軌道是在小行星“2003 WY25”和彗星“ D/1819 W1 (Blanpain)”的基礎上模擬的。 我們發現, 從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早期形成了一系列的塵埃痕跡, 在1956年爆發時, 塵埃顆粒接近地球的軌道。

根據1950年至2030年的類似計算, 在這些年期間要屬於1956年的爆發最為強大, 儘管模型也指出了2014年有很強烈的爆發, 但似乎並沒有?

2019年情況

理論模型指出了下一次爆發將可能會在北京時間的 2019年11月23日08-09時, 不過流星數目不樂觀, 比較低, 該活動由西元1877年的塵埃拋射物接近地球引起的。 另外, 還有一個極大峰值,

可能會在北京時間的2019年12月3日05-07時, 流星數目依然低, 該活動由1898年和1946年的拋射物造成的。

2024年情況

西元1866年的拋射物將會接近地球造成一個極大活動, 極大北京時間可能會在2024年11月14日17時, 不過, 流星數目少。

2026年情況

西元1776年的拋射物將會接近地球造成一個極大活動, 極大北京時間可能會在2026年12月2日16-18時, 流星數目低。

2030年情況

西元1903年的拋射物將會接近地球造成一個極大活動, 極大北京時間可能會在2030年12月3日02時, 流星數目低。

圖表為1950年-2030年可能的活動。 來自http://t.cn/RY2JlUp

來自流星專家Mikiya SATO和Jun-ichi WATANABE的預測

對2019年的預測情況

2019年地球遭遇到的拋射物路徑可以分成兩組。 其中一組包括在西元1872年和1882年間形成的拋射物, 這是一個位於11月底的高峰時間。 另一組包括在西元1898年和1946年形成的拋射物, 在12月初接近地球, 形成一個高峰時間。 圖給出了2019年這些塵埃軌跡的分佈圖。 接近地球的塵埃顆粒路徑是在1898形成的;

距離地球約0.00017 AU(天文單位)。 他們的模型理論預測ZHR值約12(顆), 資料基於0.0091的 FM值與假設1898年彗星的活動是在同一水準上的1819年。

圖片為2019年地球塵跡與軌道的幾何關係。右上角的面板顯示了十一月的拋射物路徑,而左下方的面板顯示了十二月的。虛線顯示了另一條拋射物路徑,其fm值(塵埃顆粒的延伸寬度或密集程度值)小於0.01。

圖表為2008年、2014年和2019年的塵埃軌跡。

參考資料

Phoenicids in 1956 Revisited PDF

Forecast for Phoenicids in 2008, 2014, and 2019 PDF

最後更新時間:2017-11-23

注意:所有資訊資料龐大且由本人一人編輯,難免出現錯誤,還請指出錯誤所在好加以改之。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線上(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圖片為2019年地球塵跡與軌道的幾何關係。右上角的面板顯示了十一月的拋射物路徑,而左下方的面板顯示了十二月的。虛線顯示了另一條拋射物路徑,其fm值(塵埃顆粒的延伸寬度或密集程度值)小於0.01。

圖表為2008年、2014年和2019年的塵埃軌跡。

參考資料

Phoenicids in 1956 Revisited PDF

Forecast for Phoenicids in 2008, 2014, and 2019 PDF

最後更新時間:2017-11-23

注意:所有資訊資料龐大且由本人一人編輯,難免出現錯誤,還請指出錯誤所在好加以改之。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線上(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