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大國重器,外媒熱捧“東風

近日, 眾多媒體熱議我國最新型洲際彈道導彈“東風-41”。 長期以來, 中國的戰略威懾以東風-5系列為主。 到21世紀, 中國再度深入研發, 據一位中國軍事介紹, 今日所提的“東風-41”是全新一代戰略威懾武器, 其所具備的主要技術參數不比發達國家差, 除陸基機動發射意外, 該導彈還可開發海基型, 列裝後可與美國、俄國技術相媲美。 並稱“東風-41”或於2018年初服役。

外媒繪製的東風-41發射示意圖(香港《南華早報》)

從公開資料可以看出, “東風-41”之所以能和發達國家的第六代, 例如美國“民兵-3”、俄羅斯的“白楊-M”相媲美, 主要是因為中國在研發上投入了十幾年的時間, 現已基本定型, 可以說是進入服役前夕, 因此可推算服役時間應該不遠了。

“東風-41”從公開信息中可知射程已突破1.2萬公里, 攻擊目標偏差僅100米, 所攜帶的分導式彈頭為6到10枚, 且很難被對手攔截下來。 “東風-41”長16.5米, 彈徑2.78米,

整體重量逾60噸, 所使用推進燃料為三季固定燃料, 並採用公路機動平臺、鐵路機動平臺、加固地井發射三種方式部署。

“東風-41”作戰準備時間短、反應速度快, 反應時間上有了較大的進步, 遠高於以往戰略導彈。 在技術上解決了攜帶多個戰鬥部的難題, 可按需攜帶核彈頭,

“東風-41”命中精度得到再次提高, 誤差如前文所說可控制100米, 並可適應不同的環境作戰, 山區道路上也可正常行駛, 在惡劣氣候下也可正常發射, 可謂全天候的戰略武器, 此外, “東風-41”發射時所需官兵也比以往戰略導彈少。

值得一提的是,

“東風-41”可覆蓋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對於連日來網傳的“東風-41”圖, 部分軍事專家也在不同場合予以證實。 這樣的情況等於側面在說明“東風-41”的研製正井然有序地進行著。 核軍控專家楊承軍指出, 從國際上戰略武器的發展歷史來看, 從預研到最後裝備部隊形成作戰能力, 一般所需時間為25到30年。 如此一對比, “東風-41”的研製時間短, 威力大, 破壞力高達數百平方公里, 這也成為外媒熱議“東風-41”的主要因素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