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100名韓國人才加入中國!韓國擔憂:鋰電池遲早會被中國拋在後頭

關於鋰電池, 此前一直被韓國企業占去大部分份額, 其中就包括三星的SDI、LG Chem等韓國電池製造商。 2000年, 三星SDI所進軍的新領域鋰離子二次電池事業, 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了電子行業的世界第一, 成長為三星SDI的核心事業項目。 而LG Chem在2015年成為賓士製造廠戴姆勒(Daimler )選定智能電動車鋰電池供應商一炮出名, 以合作家數來看, 它已是全球最大車用鋰電池供應商。 但是韓國目前已經開始擔憂, 鋰電池行業將被中國趕超。

日本市調機構矢野經濟研究所發表研究報告指出, 韓國2016年在四大鋰電池關鍵材料的市占率大幅萎縮, 其中負極材料的市占率只剩下8.3%、比兩年前萎縮了3.3個百分點, 中國市占卻由53.3%擴增至67.7%, 日本市占則從25%下降至13.6%、但仍高於韓國。 在電解質方面, 2016年南韓的市占從2014年的6.8%下降至4.5%, 中國、日本的市占則多達75%、20.6%。 韓國隔離膜市占也從11.9%下降1.4個百分點至10.5%。 除此之外,

韓國正極材料市佔雖從1.9%上升至3.0%, 影響力卻仍低。

尤其是去年Note 7的召回事件讓三星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的同時, 也將該機主要電池供應商並且也是三星附屬企業的三星SDI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起火事件導致三星損失數十億美元, 損害了該公司作為全球最大智慧機製造商的聲譽。

由於“炸機門”影響巨大, 導致這家三星內部規模最大的零配件供應商難以說服潛在的新客戶。

而與之對應的中國開始發力發展半導體產業, 包括OLED、快閃記憶體晶片等不斷傳來消息。 現在鋰電池也開始大力發展,

目前中國擁有超過140個電池生產商, 它們都拼命埋頭于擴容增產, 以便在未來20年價值2400億美元的這個行業裡搶得先機, 分掉一杯羹, 電動汽車和電池也將在中國崛起成為一個大型行業, 並且可能主宰全球電池產業。 電池技術發軔於日本, 在韓國得到進一步發展, 現在重心開始向中國大力轉移。 中國的電池生產在全球生產中的比例遠遠高於日本, 到2020年中國的全球市場份額將會上升到70%以上。

中國是電動汽車頭號市場, 約占全球銷售半壁江山。 這需要大量鋰, 因為它是汽車電池的重要成分。 “誰控制鋰供給鏈, 就將控制電動汽車的未來”, 業內專家西蒙·莫爾斯稱, 全球正上演電池“軍備競賽”。 鋰離子電池產業從90年代初誕生以來, 至今已有大約30年時間, 這個行業從日本壟斷, 到日韓爭霸, 到現在中日韓三足鼎立, 現在逐漸開始向中國壟斷的方向發展。

現在韓國報導,消息人士透露,中國鎖定韓國電池工程師和研發人員,開出三四倍的薪資延攬人才。據傳有十年以上工作經驗者,年薪可達4億~5億韓元。韓國人士表示,過去中國挖角半導體和電子人才,縮短和韓國差距,現在打算在電池領域如法炮製。據瞭解中國瞄準韓國三大電池廠的菁英,包括LG Chem、Samsung SDI、SK Innovation,對這三家業者的3~4成關鍵人才深感興趣,透過獵人頭公司挖角。據傳已有約100名韓國工程師投入中國業者懷抱。未來幾年,中國鋰電池廠家在市場份額,營業收入和利潤上全面壓倒日韓的時代將會到來。

您愛看的科技都在這裡!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window,精彩繼續

現在韓國報導,消息人士透露,中國鎖定韓國電池工程師和研發人員,開出三四倍的薪資延攬人才。據傳有十年以上工作經驗者,年薪可達4億~5億韓元。韓國人士表示,過去中國挖角半導體和電子人才,縮短和韓國差距,現在打算在電池領域如法炮製。據瞭解中國瞄準韓國三大電池廠的菁英,包括LG Chem、Samsung SDI、SK Innovation,對這三家業者的3~4成關鍵人才深感興趣,透過獵人頭公司挖角。據傳已有約100名韓國工程師投入中國業者懷抱。未來幾年,中國鋰電池廠家在市場份額,營業收入和利潤上全面壓倒日韓的時代將會到來。

您愛看的科技都在這裡!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window,精彩繼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