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曾經戰功赫赫的鐵道兵,為什麼從解放軍序列中裁撤了

【軍武次位面】作者:TDK

解放軍有哪些軍/兵種曾經存在過, 而如今消失了?

在上一期“消失的軍/兵種”系列當中, 我們一起回顧了解放軍司號兵的光輝歲月(點擊回顧司號兵),

在今天的推送當中, 軍武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 另一支曾在人民解放軍歷史當中留下過輝煌足跡的兵種“鐵道兵”。

誕生于白山黑水之間

對於任何一場近、現代戰爭來說, 鐵路永遠都是雙方必須予以爭奪和控制的“生命線”,

誰掌握了鐵路, 誰也就掌握了一場戰爭的主動權, “鐵道兵”最初在解放戰爭當中, 所承擔的就是這一任務。 1946年6月, 當時還名為“東北民主聯軍”的解放軍東北所部, 成立了旨在統一指揮護路部隊, 以有效保護己方後勤鐵路線的“鐵道兵司令部”, “鐵道兵司令部”的成立, 也就宣告了“鐵道兵”這一兵種的初創。

▲解放前後東北地區的

鐵路線路圖

早期鐵道兵的主要任務, 是同襲擊後勤線路的流竄匪徒與小股的國民黨破壞部隊作戰, 保護、運營解放區內的鐵路交通線,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 到1948年7月, 原有的鐵道兵部隊不僅吸收了大量的, 原國民黨鐵路系統的技術人員入伍, 並且進行了相應程度的擴編。 在此基礎上, “鐵道縱隊”成立了, “鐵道縱隊”一共下轄4個支隊, 共17000餘人。 由於技術力量的加強, 他們的任務也逐漸從單純的“護路”發展到了“修路”, 在“遼沈”、“平津”兩大戰役相對“速勝”的背後, 鐵道兵部隊所發揮的後勤作用絕不可以忽視。

▲遼沈戰役進程圖

鏖戰三千里江山

經過解放戰爭的歷練, 1949年5月, 原本隸屬於第四野戰軍麾下的鐵道縱隊, 被進一步擴編升級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原有的各支隊後來被統一整編為3個鐵道兵師和若干直屬團, 總兵力10萬余人), 新生的鐵道兵團和其他許多的解放軍部隊一樣, 並沒有在多年“鏖戰”之後,

迎來本應屬於他們的和平休養, 而是很快就跨出國門, 參與到了朝鮮戰爭的征戰當中。

▲被朝鮮人民軍贈與榮譽的

鐵道兵在朝部隊

1950年11月, 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第1師跨過鴨綠江, 加入到保障志願軍後勤補給暢通的戰鬥當中, 次年2月、5月鐵道兵團第3師、2師相繼進入戰場。 至6月,鐵道兵以原鐵道兵團直屬橋樑團為基礎,又擴編了鐵道兵第4師。至此,鐵道兵在朝鮮的兵力總數已經達到了4師、1團又1個援朝鐵路工程總隊。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鐵道兵部隊逐漸發展到了10個師,而這10個師的鐵道兵,無一例外的全部赴朝參戰。毫不誇張的說,在朝鮮戰爭當中,中國鐵道兵發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本段史料取信、整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抗美援朝戰史》。)

以全兵種所有部隊參與一次境外戰爭,鐵道兵也算是創造了一段解放軍的傳奇。

▲1950年美軍空襲朝鮮新義州橋樑

在朝鮮,鐵道兵部隊遭遇過的最為嚴酷的考驗,就是同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航空力量,所發動的“空中絞殺戰”相較量了。自1951年7月逐漸開始的,長達12個月之久的“空中絞殺戰”,讓戰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根據《抗美援朝戰史》的統計,在整個反“絞殺戰”期間,志願軍的鐵路線一共被整整轟炸了4萬餘次,但就是這樣的轟炸強度,仍然沒能阻擋住志願軍後勤軍列的滾滾車輪。

在反映“絞殺戰”這段歷史的影視作品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激戰無名川》和《鐵血大動脈》這兩部,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一看。在志願軍鐵道兵的建設與護衛之下,至戰爭結束時,北朝鮮的通車里程由低谷時的107公里增加到了1382公里,在此期間,鐵道兵官兵共犧牲1136人,負傷2881人(資料引自《永載史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下同)。

越南烽煙

自1965年開始,美軍在中南半島上的武裝干涉逐漸升級,為了支援當時的北越抗美戰爭,中國鐵道兵在當年6月又一次兵出國門,在越北的崇山峻嶺與叢林瘴氣當中,開始了自己的戰鬥歷程,在越南作戰期間,所有援越的幹部戰士,不著軍裝,不戴標識,完全以便裝示人。

▲同鐵道兵一起跨出國門的是

一支包含了多個兵種的援越部隊

參與抗美援越戰爭的鐵道兵主力,是以鐵道兵第2師和第13師為主組成的,中國人民援越工程部隊第1和第6支隊,他們任務除了原有的維修和新建鐵路以外,還包括了興修鐵路,對空作戰與培訓越南當地的工程技術人員等內容。

▲執行防空作戰的鐵道兵戰士,為了

應對美軍空襲,援越的鐵道兵部隊

都在原建制基礎上加強了防空力量

自兵出國門到回師國內,在兩年多的反轟炸作戰期間,抗美援越的鐵道兵部隊,一共保持了越北主要鐵路幹線813天的通車時間,約占作戰時間總時長的86.3%。在此期間,鐵道兵部隊一共有392人在越南犧牲,1862人負傷。

將鐵路網向全國延伸

1954年,剛剛自朝鮮歸來的鐵道兵部隊又迎來了新的整編調整,這一年3月,隸屬於中央軍委的鐵道兵領導機關成立,鐵道兵正式成為了人民解放軍序列中的一個兵種,出任首任鐵道兵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是1位在解放軍戰史上大名鼎鼎的戰將——王震將軍。

▲王震將軍

在王震將軍的親自主持下,需要填海,且施工條件惡劣的“鷹廈鐵路”首先被鐵道兵部隊“攻克”。在整個和平年代,鐵道兵一共先後修建了“黎湛”、“鷹夏”、“包蘭”、“貴昆”、“嫩林”、“成昆”、“京原”、“襄渝”、“東北林區”、“南疆”、“青藏”(一期)、“北京地鐵”、等多條施工難度極大的鐵路及其他交通工程,其中鐵路里程超過1.2萬公里(占全國同期新建鐵路里程的約3分之1強)為了修築這些交通動脈,約7000名鐵道兵官兵(計入戰爭時期的犧牲,則鐵道兵的總犧牲人數超過8000),長眠在了祖國各地的建設工地上。

▲一邊戰備,一邊建設,這張照片

形象的反映了鐵道兵的生活

縮編與轉業

在鐵道兵建制最為龐大的歷史時期(1974年),整個鐵道兵部隊序列內,一共保有著3個軍級指揮部、15個師、3所相關學校,以及其他相關直屬單位在內的,總計多達43萬余人的龐大隊伍。也正是在同一時期,人民解放軍的總員額數,達到了創歷史記錄的661萬餘人,在部隊編制普遍”臃腫“,武器裝備又嚴重落後的情況下,針對全軍的裁撤整編,也就成為了一個必須進行的步驟。

自1976年開始,鐵道兵部隊開始了精簡縮編,經過一系列的整編裁撤,至1980年年末,原有15個師,43萬餘人的鐵道兵部隊已經裁撤大半,被保留下來的10個建制師,也各減去了一個團,由5團制變成了4團制。1983年,鐵道兵領導部門先行併入鐵道部,其餘鐵道兵部隊在1984年1月1日,以集體轉業的方式,也脫下軍裝併入了當時的鐵道部,至此,鐵道兵這個光榮的兵種消失在了人民解放軍的序列當中。

作為人民子弟兵,他們沒有消失,只是融入到了人民當中。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至6月,鐵道兵以原鐵道兵團直屬橋樑團為基礎,又擴編了鐵道兵第4師。至此,鐵道兵在朝鮮的兵力總數已經達到了4師、1團又1個援朝鐵路工程總隊。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鐵道兵部隊逐漸發展到了10個師,而這10個師的鐵道兵,無一例外的全部赴朝參戰。毫不誇張的說,在朝鮮戰爭當中,中國鐵道兵發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本段史料取信、整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抗美援朝戰史》。)

以全兵種所有部隊參與一次境外戰爭,鐵道兵也算是創造了一段解放軍的傳奇。

▲1950年美軍空襲朝鮮新義州橋樑

在朝鮮,鐵道兵部隊遭遇過的最為嚴酷的考驗,就是同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航空力量,所發動的“空中絞殺戰”相較量了。自1951年7月逐漸開始的,長達12個月之久的“空中絞殺戰”,讓戰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根據《抗美援朝戰史》的統計,在整個反“絞殺戰”期間,志願軍的鐵路線一共被整整轟炸了4萬餘次,但就是這樣的轟炸強度,仍然沒能阻擋住志願軍後勤軍列的滾滾車輪。

在反映“絞殺戰”這段歷史的影視作品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激戰無名川》和《鐵血大動脈》這兩部,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一看。在志願軍鐵道兵的建設與護衛之下,至戰爭結束時,北朝鮮的通車里程由低谷時的107公里增加到了1382公里,在此期間,鐵道兵官兵共犧牲1136人,負傷2881人(資料引自《永載史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下同)。

越南烽煙

自1965年開始,美軍在中南半島上的武裝干涉逐漸升級,為了支援當時的北越抗美戰爭,中國鐵道兵在當年6月又一次兵出國門,在越北的崇山峻嶺與叢林瘴氣當中,開始了自己的戰鬥歷程,在越南作戰期間,所有援越的幹部戰士,不著軍裝,不戴標識,完全以便裝示人。

▲同鐵道兵一起跨出國門的是

一支包含了多個兵種的援越部隊

參與抗美援越戰爭的鐵道兵主力,是以鐵道兵第2師和第13師為主組成的,中國人民援越工程部隊第1和第6支隊,他們任務除了原有的維修和新建鐵路以外,還包括了興修鐵路,對空作戰與培訓越南當地的工程技術人員等內容。

▲執行防空作戰的鐵道兵戰士,為了

應對美軍空襲,援越的鐵道兵部隊

都在原建制基礎上加強了防空力量

自兵出國門到回師國內,在兩年多的反轟炸作戰期間,抗美援越的鐵道兵部隊,一共保持了越北主要鐵路幹線813天的通車時間,約占作戰時間總時長的86.3%。在此期間,鐵道兵部隊一共有392人在越南犧牲,1862人負傷。

將鐵路網向全國延伸

1954年,剛剛自朝鮮歸來的鐵道兵部隊又迎來了新的整編調整,這一年3月,隸屬於中央軍委的鐵道兵領導機關成立,鐵道兵正式成為了人民解放軍序列中的一個兵種,出任首任鐵道兵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是1位在解放軍戰史上大名鼎鼎的戰將——王震將軍。

▲王震將軍

在王震將軍的親自主持下,需要填海,且施工條件惡劣的“鷹廈鐵路”首先被鐵道兵部隊“攻克”。在整個和平年代,鐵道兵一共先後修建了“黎湛”、“鷹夏”、“包蘭”、“貴昆”、“嫩林”、“成昆”、“京原”、“襄渝”、“東北林區”、“南疆”、“青藏”(一期)、“北京地鐵”、等多條施工難度極大的鐵路及其他交通工程,其中鐵路里程超過1.2萬公里(占全國同期新建鐵路里程的約3分之1強)為了修築這些交通動脈,約7000名鐵道兵官兵(計入戰爭時期的犧牲,則鐵道兵的總犧牲人數超過8000),長眠在了祖國各地的建設工地上。

▲一邊戰備,一邊建設,這張照片

形象的反映了鐵道兵的生活

縮編與轉業

在鐵道兵建制最為龐大的歷史時期(1974年),整個鐵道兵部隊序列內,一共保有著3個軍級指揮部、15個師、3所相關學校,以及其他相關直屬單位在內的,總計多達43萬余人的龐大隊伍。也正是在同一時期,人民解放軍的總員額數,達到了創歷史記錄的661萬餘人,在部隊編制普遍”臃腫“,武器裝備又嚴重落後的情況下,針對全軍的裁撤整編,也就成為了一個必須進行的步驟。

自1976年開始,鐵道兵部隊開始了精簡縮編,經過一系列的整編裁撤,至1980年年末,原有15個師,43萬餘人的鐵道兵部隊已經裁撤大半,被保留下來的10個建制師,也各減去了一個團,由5團制變成了4團制。1983年,鐵道兵領導部門先行併入鐵道部,其餘鐵道兵部隊在1984年1月1日,以集體轉業的方式,也脫下軍裝併入了當時的鐵道部,至此,鐵道兵這個光榮的兵種消失在了人民解放軍的序列當中。

作為人民子弟兵,他們沒有消失,只是融入到了人民當中。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