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頭球算兩分”?足協原來是躺槍的:別再以訛傳訛把段子當史料了

因為前一段遼寧某體育局的足球青訓項目, 要求留洋者身高需要超過一米八的規定, 讓原本跟此事關係不大的中國足協再度躺槍。

甚至不少人挖出以前的段子, 大意是81年國足在世界盃預選賽附加賽, 輸給身高體壯的紐西蘭隊以後, 中國足協總結國足是頭球不如對手, 痛定思痛後, 要求聯賽“頭球進球算兩分”。

這故事說的有鼻子有眼, 網上一些人就推斷出當時按照規定, 以為說就算0-1落後, 只要進個頭球就能2-1反超了。 甚至還有發文說當時球員們經常單刀球都要挑起來想用頭砸進去, 或者趴在地上撞進去......更有網友“高屋建瓴”總結說是因為這個規定, 所以國足球員技術不如日韓, 所以現在很難打進世界盃(這腦洞開得......)

說者發揮想像身臨其境, 聽者居然也有人深信不疑。

在這裡不是要給足協洗白, 而是覺得有必要闢謠一下。

足協雖然有出過不少奇葩規定, 但也沒傻到這個程度。

首先, “頭球算兩分”不是說單場頭球都得×2, 而是說在聯賽積分榜相同, 淨勝球也相同的情況下, 頭球和角球任意球得分×2。 而具體單場比賽的勝平負和積分結果都是不能更改。

其次, 這個規定跟81年輸給紐西蘭應該沒啥關係。

因為是在85年的全國足球聯賽才有推行這個規定, 那年的世界盃預選賽是“5.19”輸給香港隊, 引起球迷鬧事。 該場比賽小編沒看過, 所以不敢斷言“頭球新政”跟那場世預賽有沒關係。

第三, 該規定的影響力對積分榜的影響力, 沒達到“單刀球都要挑起來想用頭砸進去”的程度。 只有山東隊依靠末輪的多個頭球, 在積分淨勝球都與北部一樣的情況下, 依靠頭球數目更多而成功上岸(前提:積分和淨勝球一樣才看頭球啊)。

那一年真正的奇葩規定是另一項, 那就是“隊中有國腳被抽調參加比賽, 聯賽積分+1;場上有打架, 聯賽積分-2”, 這個小編將在下一篇做具體分析。

還是那句話, 段子開開玩笑就好, 真用來做史料你就輸了。 足協頭痛醫頭的情況確實出現過, 但也沒必要腦補出更嚴重的劇情, 那不是成寫小說了嗎?

在你印象中, 中國足球還出現過哪些“神規定”?歡迎補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