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國考申論之作文的理證法

在不知不覺間, 10月已經進入了尾聲, 距離2018年國考的日期已經只有短短一個多月, 懷著緊張焦慮而又滿懷希望的心態, 無數的考生在這場國考的戰役中摩拳擦掌, 每位考生都希冀自己在今年能夠圓夢公考。 然而, 仰望星空的同時也需要腳踏實地。 作為國考的重要考試科目之一, 申論則成為了諸多考生成功路上的攔路虎。 常言道:申論難, 難在寫作;寫作難, 難在論證。 對於一篇議論文的書寫而言, 論證的內容無疑讓很多考生頭疼, 總覺得寫作文都是無話可說, 總覺得自己的論證沒有說服力, 這是為什麼?究其根本,

還是在於沒能掌握論證的方法。 今天, 小編就將帶著大家, 走進申論論證方法之一的理證法。

一、基本介紹

理證法主要包括一般式、原因分析法、影響分析法。 三種論證的方法異曲同工而又有所不同, 具體來說, 這幾種論證的方法都是用嚴密的邏輯跟考官講道理, 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基本思路展開分析, 用規範的語言展開論證所需的各個要素, 讓考官清晰的感受到我們的觀點有著合理的出處, 而並非空穴來風。 只不過, 不同的方法對要素的使用各有側重, 有所不同。

二、具體寫法

(一)、一般式:通過羅列多個要素, 全面的展開分析, 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加工, 最終論證出分論點。

格式:分論點+解釋+分析(問題、原因、影響)+做法+分論點

實例:解決農村問題在於有文化。 (分論點)所謂“有文化”, 就是要珍惜、保留、延續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 (解釋)當前農村傳統倫理生活的瓦解, 農村人情感、養老和傳統習俗的崩解, 讓鄉村、鄉愁成為許多返鄉人心中一個沉重的話題。 (問題)居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讓人感到失望和迷茫, 知識的無力感也隨之產生(影響), 因此, 解決農村問題, 就要保留和延續農村的傳統文化, 讓鄉村繼續保持溫暖的底色。 (扣題)

(二)、影響分析法:影響分析法是在分析的過程中重點分析意義、重要性、必要性等要素, 而且在論證的過程中往往能夠體現出影響的層次感。

格式:分論點+影響分析+分論點

實例:弘揚工匠精神能夠推動國家發展。

(分論點)一是弘揚工匠精神能推動經濟發展,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美好品質, 弘揚工匠精神有助於提升產品的品質, 推動產業從追求“短平快”到“高精尖”的轉變, 從而優化產業結構, 帶動經濟增長;二是能推動文化的發展, 工匠精神是一種甘於寂寞而又勇於創新的精神, 弘揚工匠精神能夠讓我國的古老文化得以傳承, 推陳出新, 革故鼎新, 讓傳統的文化綻放時代的光彩, 讓古老的傳承重煥生機。 (影響分析)因此, 弘揚工匠精神無論是對經濟還是文化, 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從而推動國家的發展。 (分論點)

(三)、原因分析法:原因分析法是在分析的過程中重點分析事件產生的原因,

可以從個人、企業、國家等主體角度展開思考, 也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層面上找到論證, 同樣能論證的過程中往往能夠體現出文章的層次感。

格式:分論點+原因分析+分論點

實例:提高法律意識是建設法制社會的重要保障。 (分論點)當前, 我國法治化進程受到重重的阻礙, 從根本上還是在於我國的公民法律意識淡薄。 (根本原因)在政治方面,政府權力濫用嚴重, 官員缺乏法律意識, 忽視了對公民權力的保障, 嚴重蔑視了法律的存在。 (政治原因)在文化方面,受傳統文化影響, 中國“人情社會”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 很多民眾迷信法外特權, 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文化原因)可以說, 建設法制社會仍然任重而道遠, 提高當前的法律意識是建設法制社會的治本之策,

更是重中之重。 (分論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