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堵堵堵成狗!海口已有超70萬輛車!擁堵何時才緩解?答案終於有了

11月14日那場大暴雨襲擊海口

全城大淹水的陰影還歷歷在目

而當天的全城大堵車

連電哈俠都堵成狗

海口瞬間成為“堵城”

更是讓南瓜妹想求求各位的心理陰影面積

↓↓↓

海口交通擁堵僅僅是因為一場大暴雨嗎?也不是!

就是大晴天, 風和日麗, 平時上下班高峰期海口也是堵成狗!

這就是南瓜妹每天和小夥伴們的日常對話↓↓↓↓

約個下班局十句不離“堵”

特別是龍昆南北路、國興大道、濱海大道、海府路主要幹道和海秀快速路、濱海立交下匝道等。

而龍昆南路大轉盤處, 紅城湖路往南海大道方向紅綠燈路口更是不論是否是高峰期,

無論何時都堵得南瓜妹——

據統計, 截止10月31日

海口市汽車保有量已超70萬輛

且每天以328輛的速度遞增

預計年底汽車保有量將達74萬輛

你們寄幾感受一下

從2015年開始海口那個堵

↓↓↓↓↓

2015年11月25日17點左右,下雨+下班+放學,高峰時段,海甸四東路路面被“擠爆”。

2016年9月28日,和平橋上不光是機動車,連電動車都寸步難行

2016年10月7日,“十一”黃金周結束,18點30分,龍昆南迎賓大道迎來返城高峰,車輛排起長龍等待進城。

這是2016年11月1日,南瓜報記者晚高峰時拍攝和平橋堵車畫面

2016年11月10日19點,新埠橋嚴重堵車

2016年11月25日18時許,在海口市紅城湖路段一直到南海大道整條路上,交通擁堵幾公里。

2017年3月7日上午9點,海口市世紀大橋上車輛排起長龍,一直蔓延到海甸五西路上,五西路上停滿準備出島的車,最遠的已經到人民大道附近。

看完這些

再想到每天上下班堵在路上那種心情

整個人都不好了

司機逢友們吐槽

這些路近來為啥越來越堵?

為此

11月23日,海口市政府專門召開“城市更新之交通優化組織”新聞發佈會,多部門深層次地分析了海口交通擁堵的原因,並提出了將通過提升路網科學規劃能力、加強城區道路建設的統籌安排、明確牽頭部門統籌修建資訊、加快在建道路修建改造進度、嚴格審批新增道路、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大交通執勤調度、提高智慧城市建設八條舉措,全力破堵。

關於海口為何成為“堵城”?你想知道的資訊都在這裡

為何會堵?有六大原因!

1、歷史欠帳較多,大量道路老化

海口市現有市政道路共計305條,許多道路建成於上世紀80、90年代,如丘海大道、藍天路等道路路面有裂紋、破損等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道路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同時,市政管網等配套設施陳舊,比如11月14日的強降雨,造成市區形成多個積水點,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

2、道路建設滯後,路網級配不合理

海口市道路屬於平面混合交通,路網密度不合理,主次幹道、支路級配比例與國家標準相比仍然存在不足,路網供給能力整體偏低,路網體系交通組織效率低,尤其是“毛細血管”的次級道路不足,導致車輛過分集中於主幹道上,造成交通擁堵。

3、市政建設缺乏統籌,多頭管理

海口市城市市政專案的建設工作主要為舊路提升改造、城市水環境治理、新建道路工程等,分別由市政局、水務局、住建局、各區政府等部門負責,“多頭規劃、多頭組織、多頭建設、多頭管理”,造成市政專案缺乏統籌、難以協調、職責不清,造成路網建設時序缺乏科學安排。

4、椰海大道等多路段封閉施工

當前,海口市政工程施工專案多,阻礙了道路暢通,全市在建市政專案46個,由於地下管廊等項目建設,造成椰海大道、繞城高速、和平南路等多條路段同時封閉施工,加上施工路段的交通組織優化不夠合理,增加了迂回車流,加大了周邊路段負荷,形成了新的交通擁堵節點。

5、外來車輛大量湧入

目前,高峰期每天從港口進入海口的車輛達到近萬台,主幹道車流量超過了道路的承載能力,特別是城區重要交通樞紐和商圈、學校集中的路段,交通擁堵的問題明顯加劇。

6、陰雨天機動車行駛速度下降

交通擁堵的原因還跟天氣有關。據介紹,受近期出現的陰雨天氣影響,各路段機動車行駛速度明顯下降。輕微交通事故明顯增加,部分路段紅綠燈喪失自動調節功能,無法發揮科技效應,高峰期綠燈通過路口的車流量僅為平時的三分之二。

如何破堵?有八大舉措!

1、對“三橫七縱”交通組織進行規劃

這第一招就是提升路網科學規劃能力。

據介紹,針對海口路網規劃的短板,在城市更新工作中,海口請了中規院、北京設計院、上海設計院和廈門設計院等發達地區的專家一起對全市交通路網進行梳理,提出我市新一輪城市更新下的路網規劃方案。在借鑒發達地區經驗基礎上,對海口的“三橫七縱”,尤其是南北方向幹道及其他路網的交通組織進行了相應的規劃,強力提升海口的路網規劃。

2、堅決避免出現“旺季修路”“全城開挖”

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理念,加強城區道路建設的統籌安排。對於今後擬規劃新建、翻修的城市主幹道或關鍵道路,納入市委常委會“三重一大”集體決策事項,由市委常委會集體討論決定,堅決避免出現“旺季修路”“全城開挖”的現象,加強全市路網的規劃設計,建設縱橫通達的交通路網。

3、變“九龍治水”為“一龍治水”

明確牽頭部門統籌修建資訊。對當前存在問題進行全面梳理,舉一反三,把市政局、住建局、各區分散的職能統籌起來,變“九龍治水”為“一龍治水”,明確由市住建局統籌全市相關路網的新建工作和資訊,科學決策。對於需修建或者保養的道路,可能嚴重影響交通超過一周以上的,要作出專業的評估報告和制定完善可行的交通預案,報市委市政府審批。

4、加快在建道路修建改造進度

“G15繞城高速一期已經開始建設,海秀快速路西向延伸路段正在做建設前期工作,力爭明年開工……”新聞發佈會上,海口市副市長任清華通報了海口市城市道路建設情況,她表示,海口市今後將加快在建道路修建改造進度。要用新技術、新理念修路,全力以赴確保椰海大道與丘海大道交叉口、與獅子嶺互通交叉口在今年12月中旬前開通南北向通車,和平南路、大園路等市政施工路段爭取在本月底前完工,市民關注的火山口大道預計12月10日前修好,其他道路儘量壓縮工期。

5、“淡季修路、旺季不修路”

會議指出,海口將嚴格審批新增道路,堅持“淡季修路、旺季不修路”的原則,每年11月到來年3月份,儘量減少對原有主要幹道的修建工作,儘量減少旅遊旺季期間對市民遊客出行的影響。如因緊急情況確需修建的,須出具交通影響和壓力評估報告,同時制定完善可行的交通擁堵應急預案。

6、力爭三年時間完善道路排水管網設施

目前市屬管網、區屬管網老舊破損比較嚴重,雨汙系統存在明顯的缺陷。海口將力爭三年時間內,完善道路排水管網設施,確保全市市政管網能夠儘快補齊短板,做到水體聯通,讓整個城市能夠經得住雨水的考驗,減少城市道路“小雨積水、大雨內澇”的情況。

7、引導錯峰出行、加大秩序管控

為了破堵,海口還將制定錯峰通行方案,加大交通疏導員上崗密度,重點針對上下學、上下班等高峰期和陰雨天氣等特殊情況,科學合理引導市民錯峰出行、綠色出行。堅持全員出警、交警上路,按照“一路一長,一段一組,一點一策”制定方案,加大路面通行秩序管控,加強對重點路段、主要節點的交通疏導,最大限度解決因亂致堵和交通事故處理不及時導致擁堵的問題。

8、力爭2-5年全面建成智慧交通體系

提高天網工程的推進速度,強化“智慧治堵”,提升智慧交通管理水準,力爭通過2-5年的努力全面建成智慧交通體系。加快整合城市管理資訊資源,進一步發揮好12345熱線的作用,及時發佈資訊,提高對資訊把控,讓市民提前預知天氣變化、重大活動對某些路段的影響,第一時間瞭解即時的交通資訊,盡可能合理規劃出行線路,提前錯峰出行。

記者:胡誠勇 實習生 崔陽

編輯:畢卉

2015年11月25日17點左右,下雨+下班+放學,高峰時段,海甸四東路路面被“擠爆”。

2016年9月28日,和平橋上不光是機動車,連電動車都寸步難行

2016年10月7日,“十一”黃金周結束,18點30分,龍昆南迎賓大道迎來返城高峰,車輛排起長龍等待進城。

這是2016年11月1日,南瓜報記者晚高峰時拍攝和平橋堵車畫面

2016年11月10日19點,新埠橋嚴重堵車

2016年11月25日18時許,在海口市紅城湖路段一直到南海大道整條路上,交通擁堵幾公里。

2017年3月7日上午9點,海口市世紀大橋上車輛排起長龍,一直蔓延到海甸五西路上,五西路上停滿準備出島的車,最遠的已經到人民大道附近。

看完這些

再想到每天上下班堵在路上那種心情

整個人都不好了

司機逢友們吐槽

這些路近來為啥越來越堵?

為此

11月23日,海口市政府專門召開“城市更新之交通優化組織”新聞發佈會,多部門深層次地分析了海口交通擁堵的原因,並提出了將通過提升路網科學規劃能力、加強城區道路建設的統籌安排、明確牽頭部門統籌修建資訊、加快在建道路修建改造進度、嚴格審批新增道路、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大交通執勤調度、提高智慧城市建設八條舉措,全力破堵。

關於海口為何成為“堵城”?你想知道的資訊都在這裡

為何會堵?有六大原因!

1、歷史欠帳較多,大量道路老化

海口市現有市政道路共計305條,許多道路建成於上世紀80、90年代,如丘海大道、藍天路等道路路面有裂紋、破損等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道路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同時,市政管網等配套設施陳舊,比如11月14日的強降雨,造成市區形成多個積水點,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

2、道路建設滯後,路網級配不合理

海口市道路屬於平面混合交通,路網密度不合理,主次幹道、支路級配比例與國家標準相比仍然存在不足,路網供給能力整體偏低,路網體系交通組織效率低,尤其是“毛細血管”的次級道路不足,導致車輛過分集中於主幹道上,造成交通擁堵。

3、市政建設缺乏統籌,多頭管理

海口市城市市政專案的建設工作主要為舊路提升改造、城市水環境治理、新建道路工程等,分別由市政局、水務局、住建局、各區政府等部門負責,“多頭規劃、多頭組織、多頭建設、多頭管理”,造成市政專案缺乏統籌、難以協調、職責不清,造成路網建設時序缺乏科學安排。

4、椰海大道等多路段封閉施工

當前,海口市政工程施工專案多,阻礙了道路暢通,全市在建市政專案46個,由於地下管廊等項目建設,造成椰海大道、繞城高速、和平南路等多條路段同時封閉施工,加上施工路段的交通組織優化不夠合理,增加了迂回車流,加大了周邊路段負荷,形成了新的交通擁堵節點。

5、外來車輛大量湧入

目前,高峰期每天從港口進入海口的車輛達到近萬台,主幹道車流量超過了道路的承載能力,特別是城區重要交通樞紐和商圈、學校集中的路段,交通擁堵的問題明顯加劇。

6、陰雨天機動車行駛速度下降

交通擁堵的原因還跟天氣有關。據介紹,受近期出現的陰雨天氣影響,各路段機動車行駛速度明顯下降。輕微交通事故明顯增加,部分路段紅綠燈喪失自動調節功能,無法發揮科技效應,高峰期綠燈通過路口的車流量僅為平時的三分之二。

如何破堵?有八大舉措!

1、對“三橫七縱”交通組織進行規劃

這第一招就是提升路網科學規劃能力。

據介紹,針對海口路網規劃的短板,在城市更新工作中,海口請了中規院、北京設計院、上海設計院和廈門設計院等發達地區的專家一起對全市交通路網進行梳理,提出我市新一輪城市更新下的路網規劃方案。在借鑒發達地區經驗基礎上,對海口的“三橫七縱”,尤其是南北方向幹道及其他路網的交通組織進行了相應的規劃,強力提升海口的路網規劃。

2、堅決避免出現“旺季修路”“全城開挖”

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理念,加強城區道路建設的統籌安排。對於今後擬規劃新建、翻修的城市主幹道或關鍵道路,納入市委常委會“三重一大”集體決策事項,由市委常委會集體討論決定,堅決避免出現“旺季修路”“全城開挖”的現象,加強全市路網的規劃設計,建設縱橫通達的交通路網。

3、變“九龍治水”為“一龍治水”

明確牽頭部門統籌修建資訊。對當前存在問題進行全面梳理,舉一反三,把市政局、住建局、各區分散的職能統籌起來,變“九龍治水”為“一龍治水”,明確由市住建局統籌全市相關路網的新建工作和資訊,科學決策。對於需修建或者保養的道路,可能嚴重影響交通超過一周以上的,要作出專業的評估報告和制定完善可行的交通預案,報市委市政府審批。

4、加快在建道路修建改造進度

“G15繞城高速一期已經開始建設,海秀快速路西向延伸路段正在做建設前期工作,力爭明年開工……”新聞發佈會上,海口市副市長任清華通報了海口市城市道路建設情況,她表示,海口市今後將加快在建道路修建改造進度。要用新技術、新理念修路,全力以赴確保椰海大道與丘海大道交叉口、與獅子嶺互通交叉口在今年12月中旬前開通南北向通車,和平南路、大園路等市政施工路段爭取在本月底前完工,市民關注的火山口大道預計12月10日前修好,其他道路儘量壓縮工期。

5、“淡季修路、旺季不修路”

會議指出,海口將嚴格審批新增道路,堅持“淡季修路、旺季不修路”的原則,每年11月到來年3月份,儘量減少對原有主要幹道的修建工作,儘量減少旅遊旺季期間對市民遊客出行的影響。如因緊急情況確需修建的,須出具交通影響和壓力評估報告,同時制定完善可行的交通擁堵應急預案。

6、力爭三年時間完善道路排水管網設施

目前市屬管網、區屬管網老舊破損比較嚴重,雨汙系統存在明顯的缺陷。海口將力爭三年時間內,完善道路排水管網設施,確保全市市政管網能夠儘快補齊短板,做到水體聯通,讓整個城市能夠經得住雨水的考驗,減少城市道路“小雨積水、大雨內澇”的情況。

7、引導錯峰出行、加大秩序管控

為了破堵,海口還將制定錯峰通行方案,加大交通疏導員上崗密度,重點針對上下學、上下班等高峰期和陰雨天氣等特殊情況,科學合理引導市民錯峰出行、綠色出行。堅持全員出警、交警上路,按照“一路一長,一段一組,一點一策”制定方案,加大路面通行秩序管控,加強對重點路段、主要節點的交通疏導,最大限度解決因亂致堵和交通事故處理不及時導致擁堵的問題。

8、力爭2-5年全面建成智慧交通體系

提高天網工程的推進速度,強化“智慧治堵”,提升智慧交通管理水準,力爭通過2-5年的努力全面建成智慧交通體系。加快整合城市管理資訊資源,進一步發揮好12345熱線的作用,及時發佈資訊,提高對資訊把控,讓市民提前預知天氣變化、重大活動對某些路段的影響,第一時間瞭解即時的交通資訊,盡可能合理規劃出行線路,提前錯峰出行。

記者:胡誠勇 實習生 崔陽

編輯:畢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