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法眼看天下|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免受傷害

《法眼看天下》節目由烏魯木齊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辦公室、

烏魯木齊市司法局支援播出

父母工作忙,沒時間照顧二歲的女兒,姑姑主動將侄女帶到家裡照看。 不料,兩個多月後的一天,這個兩歲的女孩渾身傷痕,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 父母懷疑孩子遭受姑姑虐待,目前吉木薩爾縣城鎮派出所警方已經立案,調查正在進行中。 FM1007新聞廣播《法眼看天下》邀請到沙依巴克區人民檢察院王夢麗檢察官做客節目, 和您一起探討: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免受傷害!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民檢察院王夢麗 檢察官】

原以為女兒只是受了皮外傷,然而當巴圖夫婦見到滿身傷痕的女兒躺在重症監護室時,嚇了一跳, 他們女兒巴音娜的額頭、嘴巴和鼻子都紅腫出血,胳膊、腿、前胸、後背全是淤青和傷疤,雙眼暫時失明。

醫院出具的疾病證明書顯示,巴音娜被診斷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繼發性癲癇、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支氣管肺炎、肝功能損害和心肌損害。

因為孩子不能說話,巴圖夫婦追問巴音娜的姑姑孩子受傷的原因, 巴音娜姑姑的回答每次都不一樣,廁所摔倒了、沙發摔下來了、樓梯摔傷了,兩歲的巴音娜在姑姑家裡出了事,對方卻沒有合理解釋,巴圖夫婦十分氣憤,

他們決定報警指控巴音娜的姑姑虐待侄女。

怎樣認定孩子是否遭遇虐待?

虐待, 簡言之就是用殘暴狠毒的方式待人。 具體來說, 是指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不合法的方式控制另一個人的一種行為模式, 這種行為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和心理上的恐懼, 它使別人不能做他或她想做的事, 或強迫他或她以不情願的方式去做事。 虐待的具體表現方式可能多種多樣, 包括針對人身使用暴力, 如打罵、凍餓、捆綁、限制其人身自由、迫使其超強度勞動、不准其睡覺、強迫其飲食不衛生或過期的飲料和食物等;也包括針對精神或情感的虐待, 乃至經濟剝奪等, 如威脅、恐嚇、侮辱、謾駡、譏諷、貶斥、禁止娛樂、不給以應有的經濟待遇等。

發現孩子遭遇虐待我們該怎麼辦?

如果作為家長, 發現了孩子被虐待了, 第一要報警, 讓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這個是有法律依據的。 第二, 也是最重要的, 一定要安慰好孩子, 必要的情況, 要對孩子進行心理干預治療。 因為一般家長發現孩子遭受虐待, 都是持續了一段時間了, 那麼孩子他不僅身體受到了傷害, 更重要的是心理受到了傷害, 所以一定要多關愛這個孩子, 給他溫暖和保護, 讓孩子心理重新建構安全感。

虐待被監護人、看護人罪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設的罪名

“虐待被監護人、看護人罪”出臺的背景就是近年來頻發的幼稚園老師虐待小朋友的事件, 雖然給被害人造成了嚴重後果,

但受害人往往由於傷情構不成輕傷, 達不到故意傷害罪的立案追訴標準, 導致無法追究施暴人的刑事責任。

按照《刑法》規定:犯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的,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單位犯前款罪的, 對單位判處罰金, 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第一款行為, 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 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情節惡劣”的認定主要基於虐待時間的長短、虐待行為的次數、虐待的手段以及虐待的後果等方面, 可以根據上述諸方面進行綜合分析, 也可以根據其中的一個方面加以分析認定。 如果造成被害人輕傷、重傷或死亡的後果, 則從一重罪處理。

虐童案件能避免嗎,作為未成年人辦案檢察官有什麼建議?

第一,教育部門應完善審核機制。類似事件的主要監管責任應該由教育部門來實際落實。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就辦園資質和幼師資質等建立嚴格的審批制度,且這一審批不應該是一次性的,不應該只在辦園時才審核。建議定期審核辦園資質和幼師資質。同時就辦園的情況定期進行瞭解,一旦發現不符合辦園資格或者違規情況發生,馬上進行制止或者督促整改,以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第二,園方要主動加強監管,對“虐童”幼師零容忍。園方應嚴格審查幼師的從業資質。現實情況中,很多托兒所對教師聘任時的資質審核並不是特別嚴格,從一開始把關不嚴,就容易埋下隱患。監管的關鍵之處,在於對“虐童”幼師採取零容忍的態度,即一旦出現有教師不負責任,或者是體罰虐待孩童的情況,就應立即辭退。

第三,家長也要儘量選擇有全方位攝像頭的托兒所、幼稚園,時刻留意孩子身心變化。家長應多關注托兒所、幼稚園的監控,並要求園方長期保存錄影。兩三歲的孩子畢竟太小,表達能力有限,如果家長發現子女身體或情緒發生任何變化,應該及時跟孩子溝通或者跟托兒所、幼稚園老師進行溝通,防微杜漸。同時,到托兒所、幼稚園接送孩子時,對托兒所、幼稚園的情況可多留意、觀察。

第四,還要鼓勵群眾舉報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的案件。在生活中如果發現類似情況,認為可能構成違法犯罪的,可及時向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司法機關對類似案件在嚴肅處理的同時,應及時向社會公佈,以期達到普法效果,這對其他潛在的犯罪者也是有力的震懾。

最後一點,我們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也應當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特別是未成年人檢察部門的職能作用,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及時介入相關事件,加強監督的同時對被害人進行心理疏導,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我們鼓勵群眾舉報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的案件。在生活中如果發現類似情況,認為可能構成違法犯罪的,可及時向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司法機關對類似案件在嚴肅處理的同時應及時向社會進行公佈,以期達到普法效果,這對其他潛在的犯罪者也是重要的警戒。

虐童案件能避免嗎,作為未成年人辦案檢察官有什麼建議?

第一,教育部門應完善審核機制。類似事件的主要監管責任應該由教育部門來實際落實。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就辦園資質和幼師資質等建立嚴格的審批制度,且這一審批不應該是一次性的,不應該只在辦園時才審核。建議定期審核辦園資質和幼師資質。同時就辦園的情況定期進行瞭解,一旦發現不符合辦園資格或者違規情況發生,馬上進行制止或者督促整改,以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第二,園方要主動加強監管,對“虐童”幼師零容忍。園方應嚴格審查幼師的從業資質。現實情況中,很多托兒所對教師聘任時的資質審核並不是特別嚴格,從一開始把關不嚴,就容易埋下隱患。監管的關鍵之處,在於對“虐童”幼師採取零容忍的態度,即一旦出現有教師不負責任,或者是體罰虐待孩童的情況,就應立即辭退。

第三,家長也要儘量選擇有全方位攝像頭的托兒所、幼稚園,時刻留意孩子身心變化。家長應多關注托兒所、幼稚園的監控,並要求園方長期保存錄影。兩三歲的孩子畢竟太小,表達能力有限,如果家長發現子女身體或情緒發生任何變化,應該及時跟孩子溝通或者跟托兒所、幼稚園老師進行溝通,防微杜漸。同時,到托兒所、幼稚園接送孩子時,對托兒所、幼稚園的情況可多留意、觀察。

第四,還要鼓勵群眾舉報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的案件。在生活中如果發現類似情況,認為可能構成違法犯罪的,可及時向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司法機關對類似案件在嚴肅處理的同時,應及時向社會公佈,以期達到普法效果,這對其他潛在的犯罪者也是有力的震懾。

最後一點,我們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也應當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特別是未成年人檢察部門的職能作用,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及時介入相關事件,加強監督的同時對被害人進行心理疏導,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我們鼓勵群眾舉報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的案件。在生活中如果發現類似情況,認為可能構成違法犯罪的,可及時向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司法機關對類似案件在嚴肅處理的同時應及時向社會進行公佈,以期達到普法效果,這對其他潛在的犯罪者也是重要的警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