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佛教中的六道輪回指的是什麼?

印度人最崇拜的圖騰是法輪, 所以佛教以法輪為標誌, 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輪回)是眾生輪回之道途, 原是印度婆羅門教的輪回觀點。 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 三善道為天人道、人間道、修羅道; 三惡道為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其中阿修羅道中的眾生福報極大, 壽命很長, 與天界眾生差別不大, 所以又被稱為"非天"。 佛教相信, 任何人若遵守五戒, 可得六根整然人身。 若在五戒上, 再加行十善, 即可升到天界。

輪回理論是古印度文化的基本理論之一, 其本源來自婆羅門教。 佛教將眾生世間的生滅流轉變化, 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 統稱為三界。 又稱為苦界, 或苦海。 居住在欲界的眾生, 從下往上, 又可分為“六道”。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間道;三、修羅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 六、地獄道。

此中上三道, 為三善道, 因其作業(善惡二業, 即因果)較優良故;下三道為三惡道, 因其作業較慘重故。 一切沉淪于分段生死的眾生, 其輪回的途徑, 不出六道。

據經典所指出, 行十不善業因緣故, 要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 行十善業道因緣故, 則生天界及人界。 所謂天界就是“神界”, 乃是正直福德的靈魂所居之境界,

此境界雖然享福, 但是福報總有享受完的時候, 就是修善到非想非非想處天, 此天是三界最高天, 但一墮落, 仍然要輪回的。

至於阿修羅境界, 就是精靈世界, 停留在精靈世界的靈魂, 固然生前也修善業, 但, 走了一步邪路, 所以不能稱為“正神”,

只能稱為“邪神”或“邪鬼”了, 阿修羅境界的環境是最複雜, “邪神”亦有神通力, 故作祟人間者, 以此類為最多。 故人若有“正氣”, 邪氣不能生。 人若有邪念, “邪氣”乘隙而入。 因此, 所謂“走火入魔”就是人先有邪念, 邪氣乘隙而入者也。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