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市州圈|東安2500多歲的“古樹王”你見過沒?春秋戰國時越人種的,一起去看看

你見過2500多歲的“湖南第一古樹王”嗎?你見過總計樹齡已逾1萬年的“白竹九老”嗎?

東安之野“訪”古樹

這裡有“湖南第一古樹王”——位於東安縣南橋鎮的古銀杏樹, 為春秋時古越人所種, 至今已有2500多歲;這裡有全省罕見的古樟群——東安縣白竹村1000多平方米的面積內, 被譽為“白竹九老”的9株千年古樟……

湖南省東安縣南橋鎮馬皇村羅漢山上生長的這棵古銀杏, 被稱為“湖南第一古樹”。 據國家林業部門的權威專家考證這棵古銀杏是春秋戰國時期當地的古越人所栽種, 距今約2500年, 古銀杏胸徑達3.84米, 冠幅為東西20米、南北22米, 樹高20米。 古銀杏在明末清初時主幹被雷劈斷, 由於保護得當才得以倖存下來, 目前長出來的是這棵古銀杏的分枝, 貌似好幾棵樹生長在一起, 獨樹成林。 古銀杏內膛空蔸, 內部十分寬敞, 外部只剩樹皮粗枝, 一側空敞, 如同一扇大門, 樹洞裡能擺下一個大圓桌,

供十二人圍座就餐, 之前, 村民將古銀杏樹洞圍成做牛欄, 能關下兩頭水牛。

東安縣南橋鎮的古銀杏樹

古銀杏能掛果千斤, 每到果實成熟的時候, 擇良辰吉日全村老少聚集採擷白果, 古銀杏的白果被視為“千年白果”。 嘗食此古銀杏的白果有強身健體,

養顏美容, 降壓減肥之特效, 是一種純天然保健食品。 素有羅漢山上的“神果”之美譽。

最近瘋傳的一個“大樹理論”認為:一棵樹苗要長成大樹, 需要五個必要條件:時間、不動、根基、向上長、追逐陽光。 湖南第一古樹在東安, 說明東安不但歷史文明悠久,

而且有大樹成長的好氣候、好環境, 一棵樹長到2500年, 那得躲過多少的傷害, 自然災害、人為砍伐等等, 如果不是代代相傳的保護, 它不可能看到今天的朗朗乾坤。

放眼全國, 那些號稱“中國十大千年古樹”的明星樹, 千百年來已經站成了某種地域文化的標誌。

和它們比起來, 我們家裡這個“寶貝”長期鎖在深山, 野性有餘而“見識”不足, “心理”上也許還是一個小寶寶呢, 需要倍加呵護。

村規、法規“雙保險”

古樹有了“護身符”

東安縣井頭圩鎮有個“古樟村”——白竹村。 走進村裡, 9株古香樟躍入眼簾。 它們成隊佇立在村中心, 綠陰如蓋。 每株樹徑都有2米以上, 樹陰面積都有上百平方米。 最大的一株樹徑達3米多, 樹高30多米, 主幹已空心, 中間可容一個小圓桌。

令記者驚歎的是, 這些古香樟樹集中在村中的1000多平方米範圍內, 密度大, 保護完好。 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 如此高密度的古香樟群在省內亦為罕見。 9株古香樟總計樹齡已有1萬多年。

古香樟群所在的白竹村,是一個秀美的村落,臨水環山。住在古香樟群旁的老人田尋德告訴記者,白竹村田姓居多,先祖明朝初年從江西吉安遷入。據田姓族譜記載,田姓先祖遷入時,村裡就有9株高大的古樟。先祖為這些古香樟立下村規民約:不准折樹枝、摘樹葉,不准掃落葉。他們還用片石圍成牆,對古樟進行保護。

村支書告訴記者,近年來,村裡對每株古香樟都懸掛了保護牌,明確了保護責任人,修建了圍欄和加固了土丘。被稱為“白竹九老”的9株古樟,在村裡受到更為特殊的保護。

來源 | 東安發佈公眾號

編輯 | 歐陽伶亞

古香樟群所在的白竹村,是一個秀美的村落,臨水環山。住在古香樟群旁的老人田尋德告訴記者,白竹村田姓居多,先祖明朝初年從江西吉安遷入。據田姓族譜記載,田姓先祖遷入時,村裡就有9株高大的古樟。先祖為這些古香樟立下村規民約:不准折樹枝、摘樹葉,不准掃落葉。他們還用片石圍成牆,對古樟進行保護。

村支書告訴記者,近年來,村裡對每株古香樟都懸掛了保護牌,明確了保護責任人,修建了圍欄和加固了土丘。被稱為“白竹九老”的9株古樟,在村裡受到更為特殊的保護。

來源 | 東安發佈公眾號

編輯 | 歐陽伶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