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韋斯布魯克:他是在犧牲,但並沒有在改變

截止11月25日為止, 雷霆8勝10負, 西部排名第八。 就算26號執著于狀元簽的小牛成功打出更爛的表現, 雷霆的勝率也沒有回到50%。 而在他們贏下的8場比賽裡, 東西部的副班長公牛小牛貢獻了3場。

換句話說, 他們實際上的戰績表現, 要比資料上顯示的還要差得多。 哪怕在贏過勇士之後, 雷霆也沒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節奏。

至於為什麼, 我想我們都很清楚其中的原因。

——論球權:韋少在犧牲, 但犧牲的還遠遠不夠——

去年我可以說黑了一個賽季韋少球權太多的問題, 但如果我說韋少今年沒有做出犧牲, 那就真的有些說不過去了。

本賽季韋少的使用率是32.7, 這個資料稍稍大於熱火三巨頭時期的勒布朗。 對於上賽季創NBA歷史記錄的42%使用率, 威少一年裡做了超過9%的球權犧牲, 你實在不能說他沒有在改變自己的打球方式。

然而, 他只是在做出犧牲, 並沒有真正做出改變。

即使是32.7的使用率, 依然和今年的勒布朗所差無幾, 就算是和韋少自己比, 這使用率更接近於他和杜蘭特的雙核時期。

也就是說, 這個資料對於雙核球員來說, 是個很正常的情況, 但如果你的球隊裡有三巨頭, 那這個使用率, 還是高了些。

當然了, 我們也提到過, 單單在資料上來看, 如今的雷霆在球權使用率上, 非常接近熱火時期的三巨頭:韋少和勒布朗佔有球權的情況差不多, 三巨頭球員的球權佔有率總和也是幾乎一樣。

這麼看的話, 似乎也沒什麼毛病啊, 既然熱火的三巨頭風格可以成功, 為什麼雷霆不行呢?

答案很簡單, 因為真的要說的話, 雷霆不止三巨頭。

當年熱火的戰術, 是錯開三巨頭的出場時間, 大家輪流帶替補,

因此雖然三巨頭的球權使用率很高, 可其他球員的使用率並沒有低到離譜——即使是在三巨頭剛組隊的賽季, 幾乎所有球員的在上場的情況下, 使用率都在10%以上, 而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資料——如果你在場上, 打10個回合你都混不上一個回合, 那你在進攻端, 基本就沒什麼作用了。

雷霆的情況就有些不同了, 在最重要的主力輪換中, 羅伯森的使用率就低於10%, 他的替補派特森也是同樣。 更重要的是, 亞當斯的使用率都只有15%, 這個就很誇張了, 因為亞當斯長時間和三巨頭呆在場上, 而他卻依然幾乎不參與進攻。

換句話說, 韋少並不是不在犧牲, 並不是沒有在轉移球, 可他的球, 基本上只轉移給安東尼和喬治, 只有在必然取分的情況下, 他才會分給籃下的亞當斯, 而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 羅伯森才有機會(迫不得已)參與一次進攻。

同樣的使用率, 熱火更好的讓角色球員參與了進來(諾裡斯科爾、查莫斯、哈斯勒姆等等), 可雷霆的球權基本就是在這三個人手裡拆來拆去。

韋少確實是在犧牲自己的球權, 可他犧牲球權, 只是為了讓另外兩個巨頭能更好的適應, 他從頭至尾, 都沒有將剩餘的球員給帶動起來。

所以, 在韋少的眼裡, 如今的雷霆並沒有和前幾年的雷霆有什麼不同, 他犧牲了一定程度的球權給最好的隊友(哪怕是這樣他犧牲的依然不夠), 對於球隊裡的其他球員, 他依然沒有做到該做的分享球。 似乎即使是在坎特、薩博尼斯、奧拉迪波、維特斯等等一票球員在離開雷霆之後打出爆發表現後, 他依然不覺得這些球員在雷霆的萎靡, 和自己處理球權的方式有怎樣的關聯。

比賽, 並不只是巨頭在打。

——三雙不是問題,專注度才是關鍵——

這個賽季,犧牲資料的韋少依然有21+9+9的資料,在助攻榜上排名第二,在後衛的籃板榜上排名第二(西蒙斯這個身高算後衛實在有些不講理)。

可是,雷霆卻在球隊方面,卻只能在籃板和助攻方面分別排名聯盟的第21和22。

相反的,雷霆如今只在防守端依然可以保持聯盟第二的水準,可韋少在防守端的勝利貢獻值只有1.3,這個資料是他生涯防守端的最低值,就算是去年當爹當媽的賽季,他在防守端都有4.6的貢獻值。

用不太嚴謹的話來說,就是去年韋少的防守也比今年好上將近三倍以上。

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韋少優秀的方面,和球隊優秀的方面完全不掛鉤呢?

原因往黑的方向說,我們可以說得很遠。我們可以說韋少確實有些“強迫症”,當某一項資料接近兩位元數的時候,他就會開始強迫性地去湊這個數字:如果助攻接近9,韋少會開始變身韋不攻,無私無欲地不停分球,你會看到羅伯森多次在三分線外接到球一臉想哭的表情;如果籃板數字接近9,你就會開始看到韋少不斷漏掉自己的防守人,和自己的球員卡位搶後場板。

這些事或許是真的(因為確實有大量的GIF可以佐證),可當我真的嘗試用資料分析其中的邏輯時,卻有些犯難。因為這兩個賽季實際的資料表明,韋少不管拿不拿三雙,不管是助攻多還是籃板多,不管是罰球多還是三分出手多,都和雷霆的勝負沒有正相關。也就是說,或許韋少確實有去刷某個資料的習慣,但從大資料上來看,他的這份習慣,並沒有直接影響雷霆的勝負。

不管你信不信,韋少疑似“刷三雙”這件事,並不會直接和雷霆的勝負相關。

然而,這份資料也說明了另一個問題:不管韋少發揮是好是壞,雷霆該贏還是贏,該輸還是輸,同樣在大資料上看不出巨大的偏移。當然了,單看一場,韋少大爆發會拯救球隊,可如果把資料堆在一起看,你會發現韋少大爆發球隊輸球的例子也一點都不少。

你一個做老大的,打得好打得壞不影響球隊,這也實在是有些神奇了吧。

可是,在季後賽裡,韋少的資料卻開始左右勝負:在雷霆走得最遠的幾年季後賽裡,韋少在季後賽裡失誤率會相對變低,搶斷率會變高,助攻率會變高(對應使用率而言)。

根據這樣的資料再去分析,我們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每次雷霆在連敗之後贏球的這場比賽裡,韋少都會有較好的命中率,而且,出手三分的次數會大大降低。

也就是說,如果球隊非常急需勝利的時候,韋少的腦子會開始降溫,他會合理地去打球。但在其他的比賽裡,他的資料就開始各種不科學的亂變,你完全找不到任何的規律。

對於這種現象,你只能解釋說,韋少對比賽的專注度有所不同。當他非常渴求獲得勝利的時候,他的打法就會變得乾淨俐落進攻選擇也會變得合理。就在剛剛過去的對勇士的大勝仗裡,你會看到韋少打得簡直合理得不科學,哪怕是在快攻的情況下,他都會不斷尋找隊友,讓他們練手感,而平時同樣的球,他一個拍馬就會直殺籃下。雖然他有在和杜蘭特挑釁,進球後也會誇張的比姿勢造氣氛,可他卻幾乎沒打過幾個回合不科學的英雄球。

然後,我們再看看看對活塞的這一場,進攻選擇不可理解,謎一般的執著於幹拔三分,最後一攻的選擇簡直不能用邏輯來分析:離比賽結束還有兩秒多鐘,球隊只落後1分,之前三分九中一的他,居然選擇幹拔三分。

難道說,是韋少不想贏活塞麼?肯定不是,沒有人比韋少更希望球隊保持贏球的趨勢。可韋少就是這樣,一旦這場比賽開始的時候,他不能保證足夠的專注度(例如球隊連敗讓他不得不求勝,或者比賽的對手是他痛恨的物件),那他在比賽關鍵時刻的處理球必然會不合理。

10場輸掉的比賽裡,7場比賽雷霆曾經領先過10分以上,這份專注度的渙散程度,簡直令人髮指。而比賽專注度最容易漂移的,就是打著打著比賽,就會開始看自己資料表的韋少了。

這就是為什麼,安東尼不斷在最近的採訪中提到“專注度”這個詞,他所說的並不是球隊在關鍵時刻的專注度,因為這個時候每個隊都會變得專注。他說的,是對待所有比賽的態度,如果雷霆不能從比賽一開始就抱著120%的態度投入進去,比賽就會開始崩潰。

而專注度的不足,韋少真的難辭其咎。

——改變>犧牲——

所以,韋少現在的問題,不是不願意犧牲,而是他必須做出改變。他得改掉整個球員生涯的壞習慣(只願意給巨星隊友做球),以及去年養成的壞習慣(比賽專注度不夠,資料專注度卻爆表),如果不做出這些改變,單單只是投更少的球,只是喊著嚷著的犧牲,不能改變雷霆如今的窘境。

改變,才是韋少最該做的事。

——三雙不是問題,專注度才是關鍵——

這個賽季,犧牲資料的韋少依然有21+9+9的資料,在助攻榜上排名第二,在後衛的籃板榜上排名第二(西蒙斯這個身高算後衛實在有些不講理)。

可是,雷霆卻在球隊方面,卻只能在籃板和助攻方面分別排名聯盟的第21和22。

相反的,雷霆如今只在防守端依然可以保持聯盟第二的水準,可韋少在防守端的勝利貢獻值只有1.3,這個資料是他生涯防守端的最低值,就算是去年當爹當媽的賽季,他在防守端都有4.6的貢獻值。

用不太嚴謹的話來說,就是去年韋少的防守也比今年好上將近三倍以上。

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韋少優秀的方面,和球隊優秀的方面完全不掛鉤呢?

原因往黑的方向說,我們可以說得很遠。我們可以說韋少確實有些“強迫症”,當某一項資料接近兩位元數的時候,他就會開始強迫性地去湊這個數字:如果助攻接近9,韋少會開始變身韋不攻,無私無欲地不停分球,你會看到羅伯森多次在三分線外接到球一臉想哭的表情;如果籃板數字接近9,你就會開始看到韋少不斷漏掉自己的防守人,和自己的球員卡位搶後場板。

這些事或許是真的(因為確實有大量的GIF可以佐證),可當我真的嘗試用資料分析其中的邏輯時,卻有些犯難。因為這兩個賽季實際的資料表明,韋少不管拿不拿三雙,不管是助攻多還是籃板多,不管是罰球多還是三分出手多,都和雷霆的勝負沒有正相關。也就是說,或許韋少確實有去刷某個資料的習慣,但從大資料上來看,他的這份習慣,並沒有直接影響雷霆的勝負。

不管你信不信,韋少疑似“刷三雙”這件事,並不會直接和雷霆的勝負相關。

然而,這份資料也說明了另一個問題:不管韋少發揮是好是壞,雷霆該贏還是贏,該輸還是輸,同樣在大資料上看不出巨大的偏移。當然了,單看一場,韋少大爆發會拯救球隊,可如果把資料堆在一起看,你會發現韋少大爆發球隊輸球的例子也一點都不少。

你一個做老大的,打得好打得壞不影響球隊,這也實在是有些神奇了吧。

可是,在季後賽裡,韋少的資料卻開始左右勝負:在雷霆走得最遠的幾年季後賽裡,韋少在季後賽裡失誤率會相對變低,搶斷率會變高,助攻率會變高(對應使用率而言)。

根據這樣的資料再去分析,我們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每次雷霆在連敗之後贏球的這場比賽裡,韋少都會有較好的命中率,而且,出手三分的次數會大大降低。

也就是說,如果球隊非常急需勝利的時候,韋少的腦子會開始降溫,他會合理地去打球。但在其他的比賽裡,他的資料就開始各種不科學的亂變,你完全找不到任何的規律。

對於這種現象,你只能解釋說,韋少對比賽的專注度有所不同。當他非常渴求獲得勝利的時候,他的打法就會變得乾淨俐落進攻選擇也會變得合理。就在剛剛過去的對勇士的大勝仗裡,你會看到韋少打得簡直合理得不科學,哪怕是在快攻的情況下,他都會不斷尋找隊友,讓他們練手感,而平時同樣的球,他一個拍馬就會直殺籃下。雖然他有在和杜蘭特挑釁,進球後也會誇張的比姿勢造氣氛,可他卻幾乎沒打過幾個回合不科學的英雄球。

然後,我們再看看看對活塞的這一場,進攻選擇不可理解,謎一般的執著於幹拔三分,最後一攻的選擇簡直不能用邏輯來分析:離比賽結束還有兩秒多鐘,球隊只落後1分,之前三分九中一的他,居然選擇幹拔三分。

難道說,是韋少不想贏活塞麼?肯定不是,沒有人比韋少更希望球隊保持贏球的趨勢。可韋少就是這樣,一旦這場比賽開始的時候,他不能保證足夠的專注度(例如球隊連敗讓他不得不求勝,或者比賽的對手是他痛恨的物件),那他在比賽關鍵時刻的處理球必然會不合理。

10場輸掉的比賽裡,7場比賽雷霆曾經領先過10分以上,這份專注度的渙散程度,簡直令人髮指。而比賽專注度最容易漂移的,就是打著打著比賽,就會開始看自己資料表的韋少了。

這就是為什麼,安東尼不斷在最近的採訪中提到“專注度”這個詞,他所說的並不是球隊在關鍵時刻的專注度,因為這個時候每個隊都會變得專注。他說的,是對待所有比賽的態度,如果雷霆不能從比賽一開始就抱著120%的態度投入進去,比賽就會開始崩潰。

而專注度的不足,韋少真的難辭其咎。

——改變>犧牲——

所以,韋少現在的問題,不是不願意犧牲,而是他必須做出改變。他得改掉整個球員生涯的壞習慣(只願意給巨星隊友做球),以及去年養成的壞習慣(比賽專注度不夠,資料專注度卻爆表),如果不做出這些改變,單單只是投更少的球,只是喊著嚷著的犧牲,不能改變雷霆如今的窘境。

改變,才是韋少最該做的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