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全國心力衰竭日|關注心臟病最後的戰場,讓千萬心衰患者早診治

11月26日是“全國心力衰竭日”, 為促進心衰的規範治療, 正確引導患者和高危人群早診斷、早治療, 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張健教授,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委員兼心衰學組副組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醫學部主任董籲鋼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張鳳如教授共同強調:“心衰是全世界老齡化國家共同面臨的嚴峻問題。

我國心衰患者數量超千萬, 患者不僅面臨死亡威脅, 還飽受睡不好、動不了等各種困擾, 生活品質嚴重下降, 由於經常住院治療, 經濟負擔沉重。 心衰治療是心血管領域面臨的嚴峻挑戰, 但隨著創新藥的出現, 心衰治療將有望取得顯著進展。 ”

心衰患者:誤認為感冒, 拖延治療進入ICU

今年47歲的老徐上班時總覺得胸悶、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吃不下飯、晚上喘得睡不著、坐著才能眯一會兒,

本以為是感冒就沒怎麼在意。 過段時間老徐身體耗不住了才去醫院檢查, 當即醫生建議住院治療, 結果因為床位不夠就沒有住院, 症狀緩解後老徐就沒把這些“小毛病”當回事。 過了一段時間, 病魔又來了……這次老徐直接被送往醫院進入ICU搶救, 病危通知書都下了, 結果被診斷為心力衰竭(簡稱心衰)等多臟器衰竭。 萬萬沒想到, 之前被老徐忽視的“小毛病”居然是心衰的症狀。

住院治療花去了老徐家庭多年來的積蓄, 幸運的是, 搶救成功, 出院後, 醫生推薦了他使用一種創新藥(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 治療一個多月後, 老徐平躺就能睡著, 喘氣、水腫、容易疲勞等症狀也明顯改善。

現在的老徐每天都堅持走路運動六公里, 也重返工作崗位。 由於在外地工作, 老徐最幸福的事就是每月一次與家人團聚。

心衰患者睡不好、動不了, 反復住院經濟負擔重

張健教授介紹:“心衰是心臟不能泵出足夠的血液以滿足組織代謝需要的一種疾病, 就像彈性減退的‘皮球’, 輸出血量不能夠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 器官和組織中的血液也不能順利回流到心臟。 簡單來說, 心衰是各種心臟疾病嚴重的終末階段, 被稱為‘心臟病最後的戰場’。 我國成年人心衰患病率為0.9%, 預估我國有超一千萬的心衰患者。 此外, 我國還有眾多的心衰‘後備軍’, 因為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瓣膜病、糖尿病等疾病後期均可引起心衰,

這些潛在患病人群不容忽視。 心衰死亡率也很高, 約50%患者在診斷5年後死亡-, 致死率是乳腺癌、腸癌等癌症的2~3倍。 ”

(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張健教授演講)

心衰患者的生活品質非常差,

由於呼吸困難、乏力、浮腫等症狀, 患者飽受睡不好、動不了、不能爬樓、不能幹家務等困擾, 還會出現抑鬱、焦慮等心理疾病。 不僅如此, 張健教授還指出:“心衰是引發患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 且容易反復住院、住院時間長, 患者平均每年住院2.4次, 中國約69%的患者都有1年內再住院的經歷, 年均住院天數長達22天-。 長期反復住院治療, 為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調查顯示, 患者每年住院的平均費用近4萬元, 而2014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2萬元每年, 心衰治療的費用遠遠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範圍。 ”

心衰治療取得革命性進展, 創新藥顯著降低死亡和住院風險

據統計, 在患者因心衰所產生的治療費用中, 心衰用藥費用僅占總心衰治療費用的8%, 但診療費用占年人均總費用近一半。如果患者能夠進行規範、有效的藥物治療控制心衰疾病進展,從而減少住院治療的幾率,將會大大減輕經濟負擔。但在現有的標準藥物治療下,我國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仍高居不降,入院的患者出院時的心臟康復治療比例僅為10%。

幸運的是,隨著科學發展,近20年不變的心衰治療終於取得革命性進展。研究顯示,在心衰標準化治療的基礎上,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可顯著降低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風險20%、首次因心衰住院風險21%、全因死亡風險16%。董籲鋼教授說道:“全球首個ARNI類新藥的成功,有望顯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和住院風險,幫助患者實現‘睡得好、動得了、活得長’的期望。但由於心衰需要長期規範治療,再加上很多老年患者還需應對其它慢病治療,長期下來對於普通家庭是筆很大的開銷,很多患者一見症狀好轉便自行停藥以減少開支。如果國家能將ARNI類藥物納入醫保,將有助於患者長期使用更有效的藥物,從而大大減少反復住院的診療費用,同時節省國家醫療資源。”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委員兼心衰學組副組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醫學部主任董籲鋼教授演講)

冠心病、高血壓等患者應警惕心衰

雖然我國心衰患者多,心衰危害大,但很多人並不瞭解心衰,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將心衰症狀誤認為是衰老的正常現象,四分之一的人在出現心衰症狀至少一周後才去看醫院或根本不去醫院。張鳳如教授提醒:“目前導致我國心力衰竭發生的前五位病因為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瓣膜病、糖尿病和擴張性心肌病。患有這些疾病的人群應高度警惕心衰的發生,如發現胸悶、喘氣、浮腫、疲勞、運動能力下降等症狀,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醫,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張鳳如教授演講)

此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還要預防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它是心血管病患者發生心衰的常見誘發因素。在寒暖交替或是流感高發時節,心血管病患者要十分注意,儘量避免感冒或流感的發生,以防引發肺部感染。高危人群和患者還應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做到飲食清淡營養均衡,適度鍛煉,避免情緒激動。

但診療費用占年人均總費用近一半。如果患者能夠進行規範、有效的藥物治療控制心衰疾病進展,從而減少住院治療的幾率,將會大大減輕經濟負擔。但在現有的標準藥物治療下,我國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仍高居不降,入院的患者出院時的心臟康復治療比例僅為10%。

幸運的是,隨著科學發展,近20年不變的心衰治療終於取得革命性進展。研究顯示,在心衰標準化治療的基礎上,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可顯著降低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風險20%、首次因心衰住院風險21%、全因死亡風險16%。董籲鋼教授說道:“全球首個ARNI類新藥的成功,有望顯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和住院風險,幫助患者實現‘睡得好、動得了、活得長’的期望。但由於心衰需要長期規範治療,再加上很多老年患者還需應對其它慢病治療,長期下來對於普通家庭是筆很大的開銷,很多患者一見症狀好轉便自行停藥以減少開支。如果國家能將ARNI類藥物納入醫保,將有助於患者長期使用更有效的藥物,從而大大減少反復住院的診療費用,同時節省國家醫療資源。”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委員兼心衰學組副組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醫學部主任董籲鋼教授演講)

冠心病、高血壓等患者應警惕心衰

雖然我國心衰患者多,心衰危害大,但很多人並不瞭解心衰,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將心衰症狀誤認為是衰老的正常現象,四分之一的人在出現心衰症狀至少一周後才去看醫院或根本不去醫院。張鳳如教授提醒:“目前導致我國心力衰竭發生的前五位病因為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瓣膜病、糖尿病和擴張性心肌病。患有這些疾病的人群應高度警惕心衰的發生,如發現胸悶、喘氣、浮腫、疲勞、運動能力下降等症狀,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醫,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張鳳如教授演講)

此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還要預防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它是心血管病患者發生心衰的常見誘發因素。在寒暖交替或是流感高發時節,心血管病患者要十分注意,儘量避免感冒或流感的發生,以防引發肺部感染。高危人群和患者還應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做到飲食清淡營養均衡,適度鍛煉,避免情緒激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