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走到哪兒都受器重的職場人,有這4個特點!

點擊上方綠標收聽主播麥甜的精讀語音 ☝

文/ 溫言 編輯/露露

職場中最受歡迎和器重的是一群什麼人呢?

可能一千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不同崗位, 在對外招聘時, 往往會在對外發出的JD(職責描述)中標注心目中期待的人才標準。 但那些只是冠冕堂皇的“標準”。

實際上職場裡有一種人無論到哪裡都受歡迎, 而他們所具備的這項特徵卻幾乎不會在公開場合被提及, 那就是一個人的“成熟度”。

不會提及的原因, 大概是因為“成熟度”不夠有“技術含量”;而且也缺乏客觀衡量的標準。 當我們說一個人「夠不夠成熟」、「火候深不深」, 往往只能以意會, 何難用數字來描述。

在職場初期, 背景好、能力優秀的人很容易脫穎而出;但是越往後, 越像一場綜合實力的較量, 成熟的人會越受歡迎。

從某種程度上, 成熟度其實才是衡量一個人職場適應性和職場能力的指標, 至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評量。

1

態度客觀、情緒穩定

這條陳述的後半句乍看上去挺可笑的, 只要不是精神有病, 怎麼會情緒不穩定呢。

其實“情緒不穩定”的人還挺多的, 比如挨了兩句批評就掉眼淚;一不高興就把辭職掛在嘴邊, 還有仗著自己能力強、動不動就在辦公室裡“火山爆發”都屬於此列。

剛工作時, 我曾經跟著幾個senior的同事去客戶那裡提案。 除我以外, 同事們都是資深的技術專家。 提案後有一個客戶的問詢, 對方一位處長提了個特別“外行”的問題, 不僅外行, 明顯就沒聽我們剛才長達一個小時的presentation。 結果我這邊一位專家當場就“哼”了出來, 氣氛瞬間降到冰點。

這是一個典型的有能力、卻不成熟的反例。

職場的各種場景下, 往往需要一種穩定而客觀的氛圍, 但偏偏人又都是主觀的。 那些能夠以客觀事實為準繩看待問題、能理性接受評判、不恣意揮灑情緒的人, 就顯得難能可貴。

2

在別人的目光之外, 依舊完成屬於自己的責任

這條其實反映出一種職業操守。 它並不是說“有活的時候你搶著去幹”。 而是指在那些可以隨隨便便的地方, 你仍然有著一定的自我要求, 並以自我要求為準繩去行動。

我曾認識一個特別負責的姑娘, 那時候她職責裡有一項是管理庫房。

記得那是春節前放假最後一天。 雖然大家還在上班,

其實辦公室的氣氛早就和已經放假差不多了。 大家聊著要幹什麼吃什麼玩什麼。 她也和大家一起聊了兩句, 然後收攝心神, 去把庫房裡的東西都清點一遍。

其實這個工作, 就算不清點, 下午一放假也沒有人知道。 節後開始工作兵荒馬亂的, 估計一時半會也不會被人注意到清點沒有——可謂是一項做與不做, 都既沒有後果, 也不會有成績的事兒。

“搶著去幹活”, 也可能是表面功夫。 但我始終覺得:在那些並沒有嚴格要求的地方, 還能依據規矩行事者, 都是可以被信賴的人。

3

關聯思考力

以前我曾經寫過:

在大部分職場中, 資訊其實是一種特權。

職場中成熟的人, 即便他們當時並不具備“資訊特權”, 往往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經驗和判斷力, 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只單單思考一件事。

比如我曾遇到過兩位諮詢顧問聊天,都是入職一年的姑娘,一個輕易私下評論客戶說“他們怎麼那麼落後,連XX系統都不知道用。”但另一個就回答她:“不是不會用,也不是不想用,而是他們集團自己的子公司已經開發類似系統很久了,估計在等那個。”

關聯思考力的人不會做貿然的價值評判。

遇到和自己判斷、想法不一致的地方,不會上來就反對,而是傾向於往後退一步,從大局來看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自己想的那樣?有沒有一些隱性的因素是自己曾經忽略的。

4

灰度合作能力

這個能力是那天和好朋友Susan聊天時,她提到的。

"灰度合作”是一種在“合不來”基礎上的求同存異:儘管我和你可能並不對付,但為了共同的利益,或者彼此目標中共同的某個點,我們可以暫時擱置那些爭端,來共同合作努力,去達成彼此都願意完成的部分。

說起來好像很簡單輕鬆,但現實操作起來必然需要很多的磨合、妥協和策略型思考。

這個不用再舉例子了,一般而言,任何一個企業總監以上級別的人都必須得是灰度合作的高手。同理,一個普通經理與部門經理的分水嶺往往也在這裡。

以上,是我觀察到的一個職場人發展中,最值得培養的四種成熟度。

但必須說明的是,職場成熟度其實不一定等一個人他的情商或才華。哪怕一個平庸的人,只要注意積累、留意觀察,都可能成為“成熟者”。

但另一方面,職場上的成熟者也不應該僅僅等同於“世故”的人,因為成熟不應該來自厚黑,而來自於觀察、思考和積累。

-THE END-

● 作者: 溫言,公眾號ID:wenyanhello。職場寫作人,終身學習者。畢業於北京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著有《第2份工作》《你只是還未全力以赴》《世上沒有懷才不遇這件事》,豆瓣2016年度暢銷書《把小日子收進手帳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 主播:麥甜。喜歡給小盆友講繪本故事,亦鍾愛給大盆友讀美好的文字,期望用聲音溫暖彼此的生活。個人微信公眾號:麥甜講故事(ID:haoshengyin-2016)。

你絕不該錯過的精彩文章:

第一批被90後氣死的80後

月薪2萬,養不起家的90後爸爸

同學會上的差距,讓我足足哭了一宿

"先搞起來",你就已經幹掉了50%以上的競爭者

(點擊藍字直接閱讀)

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只單單思考一件事。

比如我曾遇到過兩位諮詢顧問聊天,都是入職一年的姑娘,一個輕易私下評論客戶說“他們怎麼那麼落後,連XX系統都不知道用。”但另一個就回答她:“不是不會用,也不是不想用,而是他們集團自己的子公司已經開發類似系統很久了,估計在等那個。”

關聯思考力的人不會做貿然的價值評判。

遇到和自己判斷、想法不一致的地方,不會上來就反對,而是傾向於往後退一步,從大局來看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自己想的那樣?有沒有一些隱性的因素是自己曾經忽略的。

4

灰度合作能力

這個能力是那天和好朋友Susan聊天時,她提到的。

"灰度合作”是一種在“合不來”基礎上的求同存異:儘管我和你可能並不對付,但為了共同的利益,或者彼此目標中共同的某個點,我們可以暫時擱置那些爭端,來共同合作努力,去達成彼此都願意完成的部分。

說起來好像很簡單輕鬆,但現實操作起來必然需要很多的磨合、妥協和策略型思考。

這個不用再舉例子了,一般而言,任何一個企業總監以上級別的人都必須得是灰度合作的高手。同理,一個普通經理與部門經理的分水嶺往往也在這裡。

以上,是我觀察到的一個職場人發展中,最值得培養的四種成熟度。

但必須說明的是,職場成熟度其實不一定等一個人他的情商或才華。哪怕一個平庸的人,只要注意積累、留意觀察,都可能成為“成熟者”。

但另一方面,職場上的成熟者也不應該僅僅等同於“世故”的人,因為成熟不應該來自厚黑,而來自於觀察、思考和積累。

-THE END-

● 作者: 溫言,公眾號ID:wenyanhello。職場寫作人,終身學習者。畢業於北京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著有《第2份工作》《你只是還未全力以赴》《世上沒有懷才不遇這件事》,豆瓣2016年度暢銷書《把小日子收進手帳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 主播:麥甜。喜歡給小盆友講繪本故事,亦鍾愛給大盆友讀美好的文字,期望用聲音溫暖彼此的生活。個人微信公眾號:麥甜講故事(ID:haoshengyin-2016)。

你絕不該錯過的精彩文章:

第一批被90後氣死的80後

月薪2萬,養不起家的90後爸爸

同學會上的差距,讓我足足哭了一宿

"先搞起來",你就已經幹掉了50%以上的競爭者

(點擊藍字直接閱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