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關於黑洞的圖片騙了我們好久,其實我們根本看不見

說到黑洞, 我們都能想到這個畫面, 就是在一片星空之中, 有一塊黑色的圓洞, 不斷的吸食著周圍的物質, 就如下圖一般。 但是, 我今天要科普是, 現實中的黑洞, 並非我們所看見或者所感覺的那樣。

1916年, 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 這個解表明, 如果將大量物質集中於空間一點, 其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 即在質點周圍存在一個介面——“視界”一旦進入這個介面, 即使光也無法逃脫。 這種“不可思議的天體”被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命名為“黑洞”

眾所眾知, 我們的一切視覺效果都來自於光, 從上面定義來看, 黑洞的吸引力導致廣都無法逃逸, 對於黑洞, 我們就是不存在任何直觀的可視效果, 所以, 那些圖片都是屬於根據定義和想像合成而非直接拍到的黑洞的直觀圖。

那麼, 問題就來了, 如果不能直觀的看見黑洞, 我們是如何找到黑洞的呢?

一、黑洞周邊的物質被黑洞捕獲吞噬的過程中, 各種帶電粒子在黑洞邊緣位置相互間的碰撞及摩擦, 會產生大量的高能射線, 包括x射線和伽馬射線。 由於黑洞邊緣的磁場扭曲, 這些射線和部分帶電粒子被沿著特定的方向被黑洞拋射出來, 被拋射出來的射線和粒子被觀察到, 從而探測到黑洞的存在。

二、黑洞之外的邊緣地帶有一些恒星, 他們由於沒有處在“視界”之內和一些其它的原因, 沒有被黑洞所捕獲, 而是一直處於一個臨界點, 圍繞著黑洞旋轉。 就像太陽具有引力, 但是地球卻沒有被太陽吸引而是圍著太陽旋轉一樣。 那麼, 如果我們觀測到有一片空白的區域外, 一直有一群恒星在圍繞著空白區域規律性旋轉, 那麼, 我們就可以肯定空白區域記憶體在著一顆巨大品質且不被觀察的星體,

就說明該星體很有可能是黑洞。

可能直到人類滅亡那天, 我們對於黑洞除了知道他存在以外, 對於其它的一切資訊, 都處於猜測及推算的狀態中, 對於黑洞內的情況更是無從知曉。 但是, 這種未知不正是促使我們不斷探索的動力嗎, 這些目前的未知也絕對無法妨礙我們對於宇宙真相的探索和渴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