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孩子還在靠裸分上大學嗎

近兩年, 有一些中學的家長、考生甚至老師經常會問到我這樣一個問題:晁老師, 我們學校以前每年或者隔兩年都會有一兩個清華北大這樣學校的學生, 為什麼最近幾年都考不上了, 學校不行了, 還是學生不行了?

我提供了一組資料, 以北大清華為例, 2017年在我們山東一共錄取了307人, 而僅憑裸分被錄取的, 僅有124人, 北京大學, 在山東2017年共錄取了147人, 僅憑裸分被北大錄取的, 只有55人, 占比大約是37%。

放眼全國, 清華北大加分人數(不僅僅是自主招生)占招生總數2012年比例為48%, 2013年比例為53%, 2014年比例為64%, 2015年比例達到67%等, 可見單純的靠高考成績上一所好大學已經成為一種奢望。

全國一本線以上130多萬考生, 而參加自主招生的孩子超過了60萬。 自主招生不再是尖子生的專屬, 是你自己把自己拒之門外。

學校還是那個學校, 學生還是那些學生, 是清華北大的招生方式變了!2015年自招以校薦的形式進行, 清華北大有70%-80%的名額都放在裸分裡面進行招生, 但現在裸分占比只有15%-20%。

種種資料表明, 清華北大的招生方式已然變了, 而你的教育方式還沒變, 所以北大清華越來越難考, 即便是在好學校學習好的孩子。

為什麼自主招生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新高考改革帶來的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以分為本轉變為以人為本, 原來分數時唯一的衡量標準,

現在應該更多的去關注孩子的特點, 挖掘孩子的特點, 發展孩子的特點, 讓什麼樣的人適合什麼樣的大學和專業更加精准, 新高一3+3改革不正是釋放了這麼一個強烈的信號嗎?專業越來越重要。

可能一些60後、70後的家長一直很難理解, 為什麼現階段選什麼專業這麼重要了呢, 這個事情, 我們得從一九七七年恢復高考後的包分配時期說起, 當時我們國家的大學錄取率是4.7%, 100個人有4.7個能上大學, 那個時候確實是好大學等同于好未來。 確切的說考上大學就不用愁工作了, 就給分配。 而現在, 截止到去年, 錄取率已經超過80%, 什麼概念, 以前100個有不到5個人能上大學, 現在100個人, 有80個人能上大學, 大學擴招的背後, 尤其對於90後、00後這批孩子來說,

好大學早已經不能等同于好未來, 你要做到行業領先。

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在選擇大學和專業的時候開始的, 要選擇適合你的, 符合你的性格、興趣、能力特點的。

無疑, 招生的形式就是大勢所趨, 順應新高考改革, 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考生, 不會出現被調劑到不喜歡、不擅長的專業情況。

而現階段已經到了自主招生準備的最後環節, 尤其是無成績、無獎項、無特長的“三無考生”, 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 曾經的綠色通道如今已經成了升學的最後一層保障。 所有對孩子有所期待的家長, 所有對自己有所期待的考生, 都沒有理由錯過這個機會。

從今年的自招初審通過人數可以看出, 憑藉創新潛質通過的比率達到了93.1%,

反觀競賽和科創類比賽只占了6.9%;所以, 憑藉創新潛質完全可以實現低分高就的機會, 而所謂的創新潛質包括論文、專利、研究性學習等材料。

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孩子除了考試, 沒有其他的特長, 殊不知,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缺少是發現閃光點的眼睛, 需要被我們挖掘、發現。

舉一個例子, 山東省實驗中學比較出名的“折紙哥”孫洪濤, 他就是憑藉他的折紙藝術, 打動了評審老師, 順利拿到了哈工大威海降60分的優惠,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和折紙, 看相距似十萬八千里, 實際上, 運用到的力學, 幾何空間原理, 聯繫密切。 這體現了孫洪濤力學和空間想像力的能力, 同時也是哈工大威海破格給他降分的原因。

今年我們投師問錄的一個學員就憑藉養魚養烏龜, 順利通過了華中農業大學的水族科學與技術專業, 他很喜歡養一些動植物, 而且養的都是一些比較稀有的物種, 生石花、多鰭魚、齒緣龜、剃刀龜等這些小動物, 很關注這些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和繁衍條件, 土壤的濕度、水溫調控、光照時間、供氧多少等等細節性的問題, 只要是問到他相關動植物的問題, 他都侃侃而談, 也正是憑藉這些獨到的見解, 他贏得了華中農業大學的青睞, 拿到了模擬投檔線下20分的優惠。 看似不務正業的興趣愛好, 成就了它的大學夢。

自主招生是大勢所趨, 自主招生離我們很近。 你原以為自主招生高高在上, 其實早點挖掘自己, 你會發現, 你就是高校要找的那一個。

你就是高校要找的那一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