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萬個為什麼|未來可通過生產基因藥物來延緩衰老

自古以來, 無論帝王將相還是普通百姓, 追求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 人們一直在探尋各種各樣有效的延緩衰老、永葆青春的方法。 但古今中外大量的歷史教訓和研究事實告誡人們:

生命是有極限的,

想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

但是延緩人的衰老速度還是可以實現的。

據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時青介紹, 長生和不老是有區別的, 長生主要是延長壽命, 不老指的是如何能做到身體更加康健, 我們主要通過研究個體之間的差異, 建立一個動物模型, 這樣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把某個基因的變異行為和衰老速度聯繫起來,

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個非常清晰的遺傳機制。

有的人老的會快一點, 有的人則越活越精神、越年輕, 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差異?經過我們研究發現, 這裡面有遺傳的作用因素。 爺爺如果屬於越活越精神的那種人,

那麼他的子孫發生這種情況的幾率就相對較高。 衰老涉及到人體的方方面面, 如生理機能、運動能力、反應能力、認知能力等, 比較複雜, 每一項功能是由人體某項基因決定的。

評價一個人是否衰老是要考慮很多方面的, 需要分開來研究, 白髮、皺紋、耳聾, 每一個衰老都要進行研究, 然後綜合起來分析衰老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現在社會老年人越來越多, 大家都很關心衰老這個話題, 科學家也在個個方面做了配套測試:如有大家特別關心認知方面的問題, 針對這方面科學家開發了問卷調查考量法, 通過答案讓大家瞭解到自己是否衰老;還有聽力、視力問題, 我們去體檢會看到有關的測試儀器, 每一項身體情況都可以測量。

從壽命角度講, 現在已經有上百個基因可以調控壽命, 通過操作、互換某個基因, 或者增加某個基因來延長壽命, 將來可以做成藥物或保健品, 目前只是試驗階段。

隨著全球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和老齡化的加劇, WHO對年齡分期進行了重新劃定,

規定44歲以內為青年人, 45~59歲為中年人(壯年期), 60~74歲為年輕老人, 75~89歲為真正老人, 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 100歲以上為百歲老人。

按照這一規定, 中年期明顯推後了, 在這一階段宜注意養生防病保“健康”, 不能等到衰老之後才進行預防, 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不懈地採取綜合的養生防老措施;老年期亦顯著推後, 這一階段則宜注意延緩衰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