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海洋之友”劉靜雯:挑戰生命禁區的科考傳奇

編者按: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要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勞動模範是時代的領跑者, 他們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他們的精神, 正是我們實現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所需迸發的磅礴力量。

在全國上下掀起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熱潮之際, 由福建省總工會和人民網福建頻道聯合舉辦《對話價值觀·勞模校園行》大型主題宣講活動將於11月29日走進集美大學。 人民網福建頻道將對參加活動的十九大代表、勞動模範的先進事蹟作系列介紹。

本期關注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集美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劉靜雯。

劉靜雯在南極

人民網廈門11月24日電(吳隆重)爬上南極冰山, 看到海市蜃樓, 剛剛是晴空萬里, 瞬間來了狂風暴雨……集美大學教授劉靜雯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充滿傳奇。

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 劉靜雯參加了歷時163天的中國第28次南極科學考察。 作為一名南極考察的新隊員, 她克服了暈船、高血壓、失眠等種種困難, 和隊員們一起, 發揚“愛國、求實、創新、拼搏”的南極精神, 歷經5個半月的奮戰, 承擔南大洋微生物資源的調查及南大洋浮游病毒的分佈、分離等研究工作, 共執行了31項科學考察專案及16項工程建設和後勤保障任務, 被評為中國第28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優秀考察隊員。

“對我而言, 南極考察取得的不僅僅是科研上的成果, 更有心靈上的洗禮和感動!太多太多的人和事讓我感動流淚。 ”回憶起當年南極科考的情景, 至今歷歷在目。 作為少有踏足南極的女性科學家, 劉靜雯覺得她的南極之旅是風險,

又是歡樂。 她慨言, “站在冰天雪地的白色世界, 極目而視的是一片蒼茫壯美, 自然界的偉大觸動心神, 展現出人類的渺小。 ”

劉靜雯在南極

通過現場調查和分離, 劉靜雯培養獲得了大量微生物樣品, 分離到了上百株新的低溫微生物菌種,

豐富了我國極地微生物資源庫, 為低溫微生物在食品加工、新型藥物及聚合物的合成或廢水處理等領域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菌種資源。 劉靜雯還首次從南大洋分離獲得一株新的海洋球石藻病毒, 對進一步深入研究海洋病毒在極地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作用、評價浮游病毒在亞極地海洋生態動力學過程、碳迴圈及全球氣候變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作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 此生別無他求, 只願能無悔我們的時代、無負家庭和社會的期望、無愧於自然界。 ”談起人生價值取向, 劉靜雯表示, 但求在科研道路上不斷求索, 教育教學園地裡不斷奉獻, 攀登一個個高峰。

2001年8月, 劉靜雯作為福建省引進人才到集美大學任教,

現在擔任集大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專業負責人、碩士生導師。 她負責的“基因工程”雙語課被評為集美大學精品課程, 與自己承擔的另外一門本科雙語課程“細胞生物學”一起, 歷年來一直被評為優秀課程, 主編全國普通高校生命科學類“十二五”規劃教材《細胞生物學》, 參與編寫全國普通高校實驗示範中心教材《細胞生物學實驗》, 近五年主持和參與國家及省級科研專案10多項。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篇, 其中SCI收錄論文12篇;申請國家新技術發明專利6項。

2017年劉靜雯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