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重慶這些古鎮,為了吃也要去一次

重慶的古鎮

大多紮根于茶馬古道

或是矗立于長江之濱

在青山綠水之間, 青石板透出一陣古樸

沒有夜夜笙歌、沒有酒吧林立

閒暇中, 與家人朋友走在這靜謐之所

哪怕是虛度時光, 也是值得的

作為美食之都的重慶

美食並不完全遊蕩在城市繁華之間

而在每個古鎮

都流傳著獨特的美食傳說

1.磁器口古鎮

磁器口算是重慶旅遊的一張名片, 來了外地的朋友和同學, 總免不了帶他們到磁器口一陣逛,

節假日的人流更是並肩接踵, 其中不少老字型大小的美食店, 你看看生意好壞程度, 味道多少都能窺出一兩分來。

磁器口傳統的麻花、雞雜、毛血旺、酸辣粉、火鍋都非常有名了, 但這裡還有不少小眾美食, 也是非常值得品嘗的。

手工糍粑

磁器口的手工糍粑可不是吹的, 手工現打的糍粑, 分鹹、甜兩味, 口感黏黏糯糯, 還很有嚼勁, 真是天天吃都不厭煩啊!

老外公祖傳涼粉

這家涼粉是越吃越好吃, 既有嚼勁又軟糯, 味道很棒, 調味還是重慶特有的麻辣味, 一碗吃下來真是辣並快樂著。

雞絲豆腐腦

雞絲細膩, 豆腐腦柔軟, 麻辣夠勁, 吃完了嘴麻麻的。

2.中山古鎮

中山古鎮在江津筍溪河畔, 古鎮背山臨水, 場鎮建築靠水而建,由龍洞、荒中壩、高升橋三條小街連接而成。中山鎮歷來是商貿繁榮的水陸碼頭,保存著許多歷史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中山古鎮的美食可繁可簡,千米長街走下來,至少有數十家美食小作坊,選擇簡直不要太多。

豆花飯

古鎮的豆花鮮嫩,蘸水香辣,清爽可口,用豆花當做下飯菜非常不錯,十分開胃。

石板糍粑

石板糍粑採用純糯米經過泡、蒸、舂、烤四個步驟,用純手工藝製作而成,具有口感柔軟細膩,香甜酥脆的特點,是古鎮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煙熏豆腐

煙熏豆腐顧名思義,就是用煙熏出來的豆腐。先把豆腐劃成小塊,然後就用煙開始熏,就像熏臘肉。吃的時候就選取熏得乾枯、表面金黃的,可以直接吃,也可以伴點蘸水進行食用, 吃起來,外層焦脆,裡面還是很嫩爽多汁的。

炸魚幹

中山古鎮位於溪河邊,出產河魚,魚小而精緻,用油炸,保證外焦裡嫩,口感獨特。

3.豐盛古鎮

豐盛古鎮位於巴南區,在明末清初開始建立,曾是重慶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驛站,該鎮歷史悠久,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是重慶首批20個“歷史文化古鎮”之一。

在美食方面,豐盛的味道,是和豐盛歷史一樣悠久的古老的味道。古樸的小飯館零零散散的在街道兩旁排開,吃著這裡的美食,依稀仿佛仍能看到牽著馬的商人走過青石板鋪就的大道,耳邊是銅鈴聲響。

清蒸牛肉

清蒸牛肉起源于豐盛古鎮上世紀初的丁氏家族。在走南鬧北中品味了各地風味的丁氏,獨創豐盛一絕清蒸牛肉。其系列特色菜主要包括清蒸牛肉、小籠蒸牛肉、鹵牛肉等。那第一鍋原滋原味的清蒸牛肉原鍋湯,讓人垂涎三尺。根據吃客們的需要可以大鍋清蒸,或是鑵裝清蒸。

手工面

豐盛古鎮掛麵作坊製作的手工掛麵,選料考究,製作精細。掛麵細如髮絲、清如白玉,潔白光韌,開水煮兩三分鐘即熟,入口綿軟,回味悠長。

4.淶灘古鎮

淶灘古鎮其實應該叫淶灘古寨,有著“千年承古韻,山水秀淶灘。”的味道,位於合川區東北,建鎮于宋代,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古鎮之一、首批“中國最美的村鎮”。

古鎮的美食也是源遠流長,每一道菜都特別講究!

雙椒渠江魚

選用四五斤的渠江魚(鯉魚、草魚),把整條魚用鹽、料酒醃制幾分鐘,然後加入蔥薑用水煮,再用小尖椒、美人椒、泡椒、青花椒煎油淋在魚上,再撒上蔥花即可。此道菜麻辣適中,清香味濃郁,魚肉鮮嫩無比,吃進嘴裡回味無窮。

蔭米雞

在古鎮,隨處可見曬著的或賣著的白花花的米,那就是淶灘特產——蔭米,它是用當地上好的糯米製作的:先蒸,後曬,再手工搓散。用蔭米燉老土雞,再加上枸杞、大棗、薏仁、百合等,口感清爽,鮮香嫩糯,而且滋補強身。

臘腸炒萵筍

臘腸炒萵筍,是採用萵筍和自家炕制的臘腸(臘肥腸)切絲,加蒜苗煎炒而成,它具有青筍清香清脆、臘腸柔綿臘香的口感,既可佐酒也可下飯。

酸菜臘肉面塊

這道菜是用當地自家薰制的臘肉切成小方塊,配上酸菜和泡椒一起爆炒,然後加入高湯煮沸,再下入手工擀制的面塊。面塊中會融入臘肉的臘香味,也會含有淡淡的酸菜味道,吃起來爽滑香辣,既可作佐酒菜,也可作主食。

5.龔灘古鎮

龔灘古鎮位於烏江與阿蓬江的交匯,隔江與貴州省沿河縣相望,是酉陽烏江百里畫廊的起點,自古以來便是烏江流域乃至長江流域的貨物中轉站。

古鎮附近住的大多是土家族,在飲食上來說,也大多反映著土家族的特色。土家族喜歡吃酸、辛、辣菜食,酸菜、泡菜、鹹菜是有名的小吃,土家臘肉、蕎麥粑粑、綠豆粉、香菌丸子等都是特色。

綠豆粉

綠豆粉清熱,吃了不上火,口感好,食用方便。逢年過節,走親訪友,招待客人,綠豆粉因味美和製作方便成了首選。

蕎麥粑粑

蕎麥是晚秋作物,分苦蕎和甜蕎兩種。因其產量太低,磨出來的面又黑,所以只有山區的農民才會利用荒地種一點。營養價值非常高。

香菌丸子

龔灘香菌,屬"大腳香"菌類,"大腳香"是世界稀有野生菌類的一種。在烏江、阿蓬江交匯處的絕壁上才能採摘到,平時,就常有人冒險上懸崖採摘。用其做丸子湯,簡直太棒了。

6.偏岩古鎮

北碚偏岩古鎮雖經數百年的時代變遷,但古鎮的街道、建築、民風仍然保留著昔日古樸、優雅的風貌,處處透著恬淡之美。偏岩古鎮河岸的黃桷古樹以及青石鋪築的古式街面,都讓整個小鎮看起來十分清涼。

遠遠望去還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絕對把美食襯托得更有意境,小米排骨、老臘肉都是特色。

王豆花

這家店是古鎮裡歷史最悠久的一家豆花店,店面不大,只能容六、七張桌子,而且遠近聞名。豆花嫩得幾乎筷子也夾不起來,用漏勺舀是最好的,配上一小碟蘸料,將豆花攪碎,就是最美味的下飯菜了。

糯米排骨

排骨吃起來很糯,且嫩滑,肉一呡就掉了,吃過之後,回味無窮。

7.松溉古鎮

“一品古鎮,十裡老街,百年風雲,千載文脈,萬里長江”,這就是松溉古鎮,這裡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幽靜的十裡老街、豐富的人文遺址以及獨特的碼頭文化。

這裡缺少了商業化的五光十色,但卻擁有最寧靜的美好,呈現最簡單的樸素。松溉長江魚、九大碗好吃得很。

九大碗

松溉九大碗是松溉筵席的代名詞,清代至民國年間,松溉九大碗開始盛行。但凡民間有紅白喜事,婚喪嫁娶、喬遷新居、喜添貴子、孩子升學、生朝滿十、祠堂廟會等等,當地人都要以“九大碗”隆重慶賀。

“九大碗”顧名思義,是指筵席由九道主要菜肴組合而成,九大碗的每一樣菜肴都要精心選料,細心調味,要做到色、香、味、型俱全,然後用竹制的蒸籠蒸制而成。

重慶古鎮資源豐富,源遠流長的古鎮文化也賦予了古鎮美食濃厚的歷史印記。約上三五好友週末就出發古鎮,來一場“美食探秘”吧!

場鎮建築靠水而建,由龍洞、荒中壩、高升橋三條小街連接而成。中山鎮歷來是商貿繁榮的水陸碼頭,保存著許多歷史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中山古鎮的美食可繁可簡,千米長街走下來,至少有數十家美食小作坊,選擇簡直不要太多。

豆花飯

古鎮的豆花鮮嫩,蘸水香辣,清爽可口,用豆花當做下飯菜非常不錯,十分開胃。

石板糍粑

石板糍粑採用純糯米經過泡、蒸、舂、烤四個步驟,用純手工藝製作而成,具有口感柔軟細膩,香甜酥脆的特點,是古鎮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煙熏豆腐

煙熏豆腐顧名思義,就是用煙熏出來的豆腐。先把豆腐劃成小塊,然後就用煙開始熏,就像熏臘肉。吃的時候就選取熏得乾枯、表面金黃的,可以直接吃,也可以伴點蘸水進行食用, 吃起來,外層焦脆,裡面還是很嫩爽多汁的。

炸魚幹

中山古鎮位於溪河邊,出產河魚,魚小而精緻,用油炸,保證外焦裡嫩,口感獨特。

3.豐盛古鎮

豐盛古鎮位於巴南區,在明末清初開始建立,曾是重慶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驛站,該鎮歷史悠久,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是重慶首批20個“歷史文化古鎮”之一。

在美食方面,豐盛的味道,是和豐盛歷史一樣悠久的古老的味道。古樸的小飯館零零散散的在街道兩旁排開,吃著這裡的美食,依稀仿佛仍能看到牽著馬的商人走過青石板鋪就的大道,耳邊是銅鈴聲響。

清蒸牛肉

清蒸牛肉起源于豐盛古鎮上世紀初的丁氏家族。在走南鬧北中品味了各地風味的丁氏,獨創豐盛一絕清蒸牛肉。其系列特色菜主要包括清蒸牛肉、小籠蒸牛肉、鹵牛肉等。那第一鍋原滋原味的清蒸牛肉原鍋湯,讓人垂涎三尺。根據吃客們的需要可以大鍋清蒸,或是鑵裝清蒸。

手工面

豐盛古鎮掛麵作坊製作的手工掛麵,選料考究,製作精細。掛麵細如髮絲、清如白玉,潔白光韌,開水煮兩三分鐘即熟,入口綿軟,回味悠長。

4.淶灘古鎮

淶灘古鎮其實應該叫淶灘古寨,有著“千年承古韻,山水秀淶灘。”的味道,位於合川區東北,建鎮于宋代,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古鎮之一、首批“中國最美的村鎮”。

古鎮的美食也是源遠流長,每一道菜都特別講究!

雙椒渠江魚

選用四五斤的渠江魚(鯉魚、草魚),把整條魚用鹽、料酒醃制幾分鐘,然後加入蔥薑用水煮,再用小尖椒、美人椒、泡椒、青花椒煎油淋在魚上,再撒上蔥花即可。此道菜麻辣適中,清香味濃郁,魚肉鮮嫩無比,吃進嘴裡回味無窮。

蔭米雞

在古鎮,隨處可見曬著的或賣著的白花花的米,那就是淶灘特產——蔭米,它是用當地上好的糯米製作的:先蒸,後曬,再手工搓散。用蔭米燉老土雞,再加上枸杞、大棗、薏仁、百合等,口感清爽,鮮香嫩糯,而且滋補強身。

臘腸炒萵筍

臘腸炒萵筍,是採用萵筍和自家炕制的臘腸(臘肥腸)切絲,加蒜苗煎炒而成,它具有青筍清香清脆、臘腸柔綿臘香的口感,既可佐酒也可下飯。

酸菜臘肉面塊

這道菜是用當地自家薰制的臘肉切成小方塊,配上酸菜和泡椒一起爆炒,然後加入高湯煮沸,再下入手工擀制的面塊。面塊中會融入臘肉的臘香味,也會含有淡淡的酸菜味道,吃起來爽滑香辣,既可作佐酒菜,也可作主食。

5.龔灘古鎮

龔灘古鎮位於烏江與阿蓬江的交匯,隔江與貴州省沿河縣相望,是酉陽烏江百里畫廊的起點,自古以來便是烏江流域乃至長江流域的貨物中轉站。

古鎮附近住的大多是土家族,在飲食上來說,也大多反映著土家族的特色。土家族喜歡吃酸、辛、辣菜食,酸菜、泡菜、鹹菜是有名的小吃,土家臘肉、蕎麥粑粑、綠豆粉、香菌丸子等都是特色。

綠豆粉

綠豆粉清熱,吃了不上火,口感好,食用方便。逢年過節,走親訪友,招待客人,綠豆粉因味美和製作方便成了首選。

蕎麥粑粑

蕎麥是晚秋作物,分苦蕎和甜蕎兩種。因其產量太低,磨出來的面又黑,所以只有山區的農民才會利用荒地種一點。營養價值非常高。

香菌丸子

龔灘香菌,屬"大腳香"菌類,"大腳香"是世界稀有野生菌類的一種。在烏江、阿蓬江交匯處的絕壁上才能採摘到,平時,就常有人冒險上懸崖採摘。用其做丸子湯,簡直太棒了。

6.偏岩古鎮

北碚偏岩古鎮雖經數百年的時代變遷,但古鎮的街道、建築、民風仍然保留著昔日古樸、優雅的風貌,處處透著恬淡之美。偏岩古鎮河岸的黃桷古樹以及青石鋪築的古式街面,都讓整個小鎮看起來十分清涼。

遠遠望去還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絕對把美食襯托得更有意境,小米排骨、老臘肉都是特色。

王豆花

這家店是古鎮裡歷史最悠久的一家豆花店,店面不大,只能容六、七張桌子,而且遠近聞名。豆花嫩得幾乎筷子也夾不起來,用漏勺舀是最好的,配上一小碟蘸料,將豆花攪碎,就是最美味的下飯菜了。

糯米排骨

排骨吃起來很糯,且嫩滑,肉一呡就掉了,吃過之後,回味無窮。

7.松溉古鎮

“一品古鎮,十裡老街,百年風雲,千載文脈,萬里長江”,這就是松溉古鎮,這裡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幽靜的十裡老街、豐富的人文遺址以及獨特的碼頭文化。

這裡缺少了商業化的五光十色,但卻擁有最寧靜的美好,呈現最簡單的樸素。松溉長江魚、九大碗好吃得很。

九大碗

松溉九大碗是松溉筵席的代名詞,清代至民國年間,松溉九大碗開始盛行。但凡民間有紅白喜事,婚喪嫁娶、喬遷新居、喜添貴子、孩子升學、生朝滿十、祠堂廟會等等,當地人都要以“九大碗”隆重慶賀。

“九大碗”顧名思義,是指筵席由九道主要菜肴組合而成,九大碗的每一樣菜肴都要精心選料,細心調味,要做到色、香、味、型俱全,然後用竹制的蒸籠蒸制而成。

重慶古鎮資源豐富,源遠流長的古鎮文化也賦予了古鎮美食濃厚的歷史印記。約上三五好友週末就出發古鎮,來一場“美食探秘”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