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分析本輪玉米上漲能走到哪?

11月中旬以來, 在雨雪天氣影響及主產區農戶普遍惜售等因素推動下, 國內玉米價格普遍上漲。 特別是自開秤以來持續高開低走的東北玉米產區收購價格企穩回升, 吉林有5家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相繼上調。 作為今年玉米銷售進度最慢的華北產區, 糧價也繼續堅挺。 因到貨量減少及船運費成本上升, 南北港口玉米價格也應聲上漲。

玉米市場傳來上漲聲音

近一周, 國內玉米市場價格漲聲不斷, 特別是東北產區雨雪天氣影響市場購銷, 加之新糧整體品質較好, 易於儲存, 部分農戶惜售心理依舊,

而深加工企業庫存較低, 為滿足生產需要, 被迫提價收購。 進入11月, 華北天氣晴朗, 有利於玉米晾曬和儲存, 多數農戶持糧待漲, 並不急於出售, 加之澱粉價格持續上漲, 且走貨較好, 華北很多澱粉加工企業提高開工率, 對玉米的收購需求增多, 也有利於華北玉米價格上漲。 截至目前, 東北黑龍江地區三等玉米深加工企業掛牌價為1360~1430元/噸, 吉林地區主流掛牌價1420~1500元/噸, 周環比提價10~20元/噸, 東北深加工企業日收購量2000~6000噸不等。 以吉林省玉米深加工為例, 11月16日, 吉林松原嘉吉生化、中糧公主嶺公司、黃龍公司、四平天成公司、中糧榆樹公司均上調玉米收購價, 幅度為10元/噸。 部分企業更是一天一漲, 四平天成公司連續兩天調整後, 已將三等玉米收購價提至1500元/噸,
折扣比例1∶1.3。 山東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1740~1800元/噸, 周環比提升20元/噸。 因到貨量減少及船運費上升, 南北港口玉米價格也應聲上漲。 截至目前, 遼寧錦州港新糧15%水分以內集港價1625~1635元/噸, 提高25元/噸;南方港口在散船運費提高20~30元/噸的情況下, 終於小幅提價20元/噸。

當前我國北方冷空氣來襲, 並未立即推動農戶批量銷售新糧, 相反, 東北部分地區中儲糧開始按照1400元/噸的價格水準收購新糧, 以及華北飼料企業北上收購東北優質玉米的消息, 均給予東北農戶惜售的理由。 不過國內玉米市場未必會立刻迎來上市高峰, 春節前後糧價下行壓力尚待釋放, 預計市場多空博弈的弱勢有望持續。 當然, 春節前農戶賣糧高峰、遠期穀物進口和臨儲拍賣均不容忽視,

一味期待玉米價格上漲並不理性。

本輪玉米價格上漲原因分析

對於本輪國內玉米市場普遍出現上漲原因, 我們認為有三點:

一是冷空氣來襲影響市場購銷, 玉米外運受阻。 11月中旬開始, 冷空氣源源不斷, 並且強度增強。

二是售糧高峰初期, 區域農戶惜售情緒較強。

三是環保限產擔憂利多影響, 深加工企業補貨節奏加快。 11月中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城市抓緊落實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 雖然還未看到對深加工企業開機的實際影響, 但是已經提振了終端補貨節奏和利多深加工產品價格。 此外, 北方港口玉米漲價主要受到運費上調以及港口作業船隻較多壓港嚴重影響,

而南方港口則因為臨港飼企需求增加, 走貨量持續維持高位, 價格自然出現上漲現象, 受北港漲價及運費成本提成, 傳導到銷區價格亦呈小幅上漲走勢, 但銷區需求尚未出現明顯回暖跡象, 漲幅受限。

綜上所述, 此輪國內玉米市場普遍上漲得益於階段性雨雪天氣、農戶惜售及用糧企業積極補庫, 但綜合分析當前國內玉米市場實際供需基本面情況來看, 其價格上漲仍屬於階段性的, 並不具備持續走高條件, 隨著11月底的售糧高峰期再次開啟, 市場供應的持續增加或將推動階段性價格低點出現, 不過運輸、政策方面依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我們也不宜過分看空後市。 整體來說, 玉米行情在17-18年度仍呈現一個震盪上行的態勢,

通過資料分析, 明年五六月份玉米價格會在1900-2000之間。 貿易商可根據時機情況的變化來決定建倉的時機(如不知何時建倉, 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詢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