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戶搞設施農業?一個大棚能讓水果價格提升幾倍

說起設施農業, 很多人可能一頭霧水, 但是說起溫室大棚,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就能聽明白了, 截止2012年, 我國設施農業面積已占世界總面積85%以上, 而設施農業發展的歷程, 僅僅在二三十多年左右。 上了年紀的人可能知道, 我們從過去的只能吃應季水果發展到現在的可以在任意季節吃到任何水果, 很多人只道生活進步, 卻不知道這正是設施的功勞。

所謂設施農業, 採用工程技術手段, 對環境條件進行控制, 從而實現高效生產的一種現代農業方式。 我們常見的溫室、大棚都屬於農業設施, 此外, 還包括連棟溫室、遮陽拱棚等等其他很多人所不熟悉的農業設施。 在設施的幫助之下, 一種水果能在一年四季任何時候結出果實, 而且水果不再拘泥於維度限制, 熱帶水果也可以在北方實現種植。

當然, 設施出現的主要作用就是實現錯季。 相比較於露天水果, 設施水果能夠很好的實現水果的非時令稀缺性, 從而使水果達到一個比較高的價格。 也就是說, 農戶可以通過設施實現水果的“人無我有”, 從而提高水果的價值。

那麼, 錯季相比較於露天, 價格究竟能差多少呢?以紅梅(品種)桃為例, 露天紅梅價格在1.5元到3元之間,

而設施紅梅的價格最低的通常在12到15元之間, 個別溫室棚桃價格在達到34元(有新聞報導), 價格差距可見一斑。 當然, 並非所有品種都會有這樣的價格差, 但是大多時候, 價格差都是可以按倍計算的, 這也就是問什麼很多農民專注于設施農業,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國設農業施能發展到占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

當然, 隨著設施數量增加, 錯季水果不再有過去那般輝煌, 但是依舊普遍高於應季水果。 不過, 設施農業是需要投入巨大的資本的, 這是設施的劣勢, 也正是這一次性投入才沒有形成全農民設投入設施的狀況。

那麼, 這是不是意味著設施農業具有非常巨大的優勢呢?其實, 設施農業固然優於露天農業, 但是隨著其大量設施的出現, 已經難以形成人無我有的情況了, 利潤的增加已經不足以驅使巨大的前期投入。 所以, 目前的農業現狀, 無論是露天還是設施, 農民提升自己競爭力的方法就是拼特色、拼品質。 很多看清局勢的農民都發現了一個情況,

儘管今年水果價格普遍走低, 但是高品質的水果價格依舊緊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