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性格的形成與童年到底有多大關係

文歡曾在《歷史不忍細看》中評價張愛玲:“張愛玲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和懷疑, 在心裡築起一道堅硬的屏障, 把她與世界隔開。

”在這種陰沉冷酷的環境裡長大, 青春期遭受過如此殘酷的折磨, 心理上不發生一些畸變, 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麼, 且不說, 張愛玲筆下《金鎖記》裡的曹七巧, 有一種官方考證說是張愛玲的庶母, 她的許多小說人物的冷酷、乖戾都是抽絲剝繭般地出現的。

海明威曾說“作家成長的條件是不幸的童年”, 而張愛玲性格中的冷淡, 無疑與童年密不可分。

其實, 無論你信不信, 性格的所有線索都可以追溯至童年。 一個人長大後的樣子, 或多或少是童年許多個瞬間堆積而成的。 這件華麗的袍子充滿著時間的蝨子, 它們牢牢地抓著, 怎麼也甩不掉。

童年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 往往使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影響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決定。

有一個小姑娘, 我遇見她的時候, 是參加一個遠親的喜宴。 那年, 她九歲。

她的外婆是個熱情的老人, 一見我和陳先生, 就對她說, 你叫阿姨啊, 叫叔叔啊。 她叫了我一聲阿姨, 對我先生只是禮貌地笑笑, 然後躲到了外婆的身後。 她的外婆說, 小孩子不懂事, 別介意啊。

席間, 這個外婆與別人聊得歡, 但很少聽到這個姑娘出聲, 連想夾遠處的菜, 都是用手點點, 向外婆示意。 時不時的, 外婆也煩了, 說, 你啞巴了嘛, 總是這樣, 不說話不說話。 順手還用筷子敲了敲她的手指。

小姑娘一開始忍著, 後來大哭, 說, 我要找爸爸, 我要找爸爸。 現場真是瞬間尷尬, 而這個外婆好像是自己精心掩藏的秘密被不小心掀開了一般,

特別氣惱。

我一度覺得她不願意叫我先生“叔叔”, 是因為童年那一次看到她父親被一個陌生男人暴力後留下的陰影。

我的母親告訴我的一件事從側面斷定了我的猜測, 她說, 某次她和我父親一起去她家, 那時還小, 她看到父親就大哭, 嘴上叨叨著“壞人, 壞人”。

我問母親, 是不是因為童年那件事, 母親說, 也許是, 她對所有陌生男人都這樣。

凱薩琳·凱利-萊內曾經有一句話是, 為什麼童年的記憶特別真切, 那是因為它們是最初的人生體驗, 帶著某種特殊的味道。

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家M. Ehresnsaft教授也曾發表一篇為期20年的調查研究報告, 針對540名孩子及其母親進行研究, 研究表明, 幼時曾被人虐待、毆打或性侵犯者,

長大成人後較易有行為上的問題。

我們國人面對孩子的時候, 時常會說一句話:小孩子那麼小, 懂什麼。

然而, 當我們能夠清晰地回憶起自己年幼的時候, 自己看到的一切溫暖的、心酸的、暴力的畫面, 也該順勢想到孩子的明天是否也會如此, 而記憶是否美好, 全在於童年的人、事、物。

我們的成長, 是經歷了時間的灌木叢, 而童年紮根在灌木叢的最底端, 一刻不曾離去, 終究是誰也離不開誰, 誰也影響著誰的。

什麼樣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最好?

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 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

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 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

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開, 但不能沒有愛!

尊重是最深層次的愛!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

一半來自母親, 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 等於無意識裡也否認了孩子的一半;

再者, 孩子是由父母的細胞結合而來, 因此每個孩子的潛意識都希望爸媽是結合的。 然而, 夫妻能夠一同生活已是一件不容易之事, 更何況期待每對夫妻都能白頭偕老?

因此夫妻離異時有所聞, 重點是當夫妻分開時, 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我們是否瞭解孩子深層的心理呢?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研究, 當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 也就是吃飽穿暖之後, 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愛與歸屬感, 它們像心靈的食物, 若是得不到, 會令人感到空虛沮喪。

孩子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 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 那麼, 孩子是透過什麼方式與父母連接的呢?

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為透過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覺“我們是一起的”,這就是歸屬感的需求。

因此,孩子不會去管所做的內容是什麼,有時甚至是觸法也不管,因為強烈的心理需求就像饑餓時只要能吃飽,甚至犯險去偷食物。

因此,我們要瞭解孩子深層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須與父母雙方都有所連接,這樣才能滿足心中的歸屬感需求。

如果孩子對其中一方的連接有所缺乏,將會讓孩子感到空虛遺憾,而最令孩子難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內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樣,結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如,媽媽常說爸爸不好、不認同爸爸,孩子為了能和爸爸連接,會採取強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發生相同的事。

但因為這不被媽媽允許,所以孩子表面上會聽媽媽,然而私底下會像爸爸,甚至在潛意識裡跟隨著爸爸的命運而不自知。

當我們否定自己的先生/太太時,我們正在給孩子什麼樣的資訊呢?

“你爸爸是懶惰、不負責的人,你以後不要像他一樣!”

“你媽媽死愛錢,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

“你媽媽愛嘮叨,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嘮叨!”

“你媽媽都不顧家,你以後千萬不可以像她一樣!”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出現這些行為:懶惰、不負責、死愛錢、愛嘮叨、不顧家。

為什麼?

因為他心裡強烈需要和他的父母連接,但有關他爸爸/媽媽的資訊卻全是負面資訊,他當然只能跟這些資訊連接,做出相同的行為來滿足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

當夫妻因為對方的行為而否定他/她身為父母的身份,孩子就會和被排除的一方做出相同的行為模式。簡單地說就是,當你越不尊重對方,孩子就會越像他/她。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既然與父母連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那就提供更多正面的資訊來滿足孩子連接父母的需求。

“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和爸爸一樣真聰明!”

“你和你爸爸一樣講義氣!”

“你和你爸爸一樣人緣兒很好!”

“你和你爸爸一樣很孝順!”

“你跟你媽媽一樣很善良!”

“你跟你媽媽一樣很有愛心!”

“你跟你媽媽一樣喜歡學習!”

“你跟你媽媽一樣做事很認真!”

不只是稱讚孩子,重點是稱讚孩子“像爸爸”“像媽媽”的地方,透過這種方式,孩子會朝好的資訊方向與爸媽連接,心中對歸屬感的渴望也會得到滿足。

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媽媽,並允許孩子和他/她連接:

“如果你像你爸爸,我會很高興。”

“如果你像你媽媽,我會很高興。”

當孩子連接的渴望被允許了,就不會那麼強烈地在暗地裡連接那些被否認的缺點。

尤其是離婚的父母若能這樣做,孩子必能有好的發展,他們會學到大人有時候會吵架,夫妻有可能會分開,但是他們卻能承認彼此的位置,也承認對方的父母身份,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因此請記住,千萬不要因為另一半的行為,否定他們是孩子父母的身份,因為事實不會因為隱瞞而改變,否認或隱瞞只會令孩子在無意識裡被否認。

孩子是透過什麼方式與父母連接的呢?

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為透過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覺“我們是一起的”,這就是歸屬感的需求。

因此,孩子不會去管所做的內容是什麼,有時甚至是觸法也不管,因為強烈的心理需求就像饑餓時只要能吃飽,甚至犯險去偷食物。

因此,我們要瞭解孩子深層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須與父母雙方都有所連接,這樣才能滿足心中的歸屬感需求。

如果孩子對其中一方的連接有所缺乏,將會讓孩子感到空虛遺憾,而最令孩子難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內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樣,結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如,媽媽常說爸爸不好、不認同爸爸,孩子為了能和爸爸連接,會採取強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發生相同的事。

但因為這不被媽媽允許,所以孩子表面上會聽媽媽,然而私底下會像爸爸,甚至在潛意識裡跟隨著爸爸的命運而不自知。

當我們否定自己的先生/太太時,我們正在給孩子什麼樣的資訊呢?

“你爸爸是懶惰、不負責的人,你以後不要像他一樣!”

“你媽媽死愛錢,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

“你媽媽愛嘮叨,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嘮叨!”

“你媽媽都不顧家,你以後千萬不可以像她一樣!”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出現這些行為:懶惰、不負責、死愛錢、愛嘮叨、不顧家。

為什麼?

因為他心裡強烈需要和他的父母連接,但有關他爸爸/媽媽的資訊卻全是負面資訊,他當然只能跟這些資訊連接,做出相同的行為來滿足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

當夫妻因為對方的行為而否定他/她身為父母的身份,孩子就會和被排除的一方做出相同的行為模式。簡單地說就是,當你越不尊重對方,孩子就會越像他/她。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既然與父母連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那就提供更多正面的資訊來滿足孩子連接父母的需求。

“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和爸爸一樣真聰明!”

“你和你爸爸一樣講義氣!”

“你和你爸爸一樣人緣兒很好!”

“你和你爸爸一樣很孝順!”

“你跟你媽媽一樣很善良!”

“你跟你媽媽一樣很有愛心!”

“你跟你媽媽一樣喜歡學習!”

“你跟你媽媽一樣做事很認真!”

不只是稱讚孩子,重點是稱讚孩子“像爸爸”“像媽媽”的地方,透過這種方式,孩子會朝好的資訊方向與爸媽連接,心中對歸屬感的渴望也會得到滿足。

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媽媽,並允許孩子和他/她連接:

“如果你像你爸爸,我會很高興。”

“如果你像你媽媽,我會很高興。”

當孩子連接的渴望被允許了,就不會那麼強烈地在暗地裡連接那些被否認的缺點。

尤其是離婚的父母若能這樣做,孩子必能有好的發展,他們會學到大人有時候會吵架,夫妻有可能會分開,但是他們卻能承認彼此的位置,也承認對方的父母身份,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因此請記住,千萬不要因為另一半的行為,否定他們是孩子父母的身份,因為事實不會因為隱瞞而改變,否認或隱瞞只會令孩子在無意識裡被否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