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麥發生紋枯病可使產量減少20一50%,你知道怎樣防治嗎?

小麥紋枯病是小麥四大病害(全蝕病, 紋枯病, 赤黴病, 條銹病)之一, 每年或多或少都有發生, 是小麥生產的大敵。

​小麥發生紋枯病,

一般減產10一20%, 嚴重可達50%​​, 甚至絕收。

一, 紋枯病發生的規律和症狀

小麥3一4葉期就能發病, 感染後第一葉鞘中央灰白, 邊緣呈褐色病斑。 嚴重時因抽不出新葉而造成死苗。

返青拔節後發病, 病斑最早出現在下部葉鞘上, 產生中部灰白 , 邊緣淺褐色的雲紋狀病斑。 多個病斑相連, 形成雲紋狀的花杆, 造成花杆爛莖。

自然條件適宜時。 病斑向上擴展, 並相內擴展到小麥的莖杆, 在莖杆上出現近似橢圓形的, 中部灰褐色, 邊緣深褐色, 兩端稍尖的“眼斑”。 通俗說就象一個個小眼晴。

田間濕度大時, 病葉鞘內側及莖杆上可見蛛絲狀的白色菌絲體以及由菌絲糾纏形成的黃褐色的菌核。 菌核近似油菜籽狀, 極宜落地。

小麥莖杆上的雲紋狀病斑及菌核是紋枯病診斷識別的典型症狀。

小麥發生紋枯病後, 葉片枯黃。 後期旗葉普遍黃稍, 莖基部腐爛, 極宜倒伏。 發病嚴重的主莖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 有的雖能抽穗但結實率低, 籽粒疪瘦, 形成枯白穗, 群眾說死穗子。 對小麥產量影響極大。


二, 小麥紋枯病防治措施

​1, 農業措施。 選用 抗病品種。 多施有機肥。 少施氮肥。 重病區應適當晚播, 應合理密植降低播量。

2, 種子處理。 播種前用藥劑拌種。 用種子重量的0.2%(百斤種子2兩藥), 含藥量33%的紋黴淨(三唑酮加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3, 化學防治。 在小麥返青拔節期, 每畝用井岡黴素10克或唏唑醇7、5克或30%的苯醚甲環唑十丙環唑20毫升兌水40公斤均勻噴霧, 選擇上午露水未幹時施藥, 使藥液伴隨露水流至麥株基部。 重病田塊可在施藥後10天左右再防治一次。

多年來, 人們每年也對紋枯病作了防治, 但效果不佳。 主要原因是方法不對頭,

過去常用辦法是井崗黴素和除草劑混用, 用水少, 藥液流不到小麥根部。 最好的辦法是單獨用藥, 加大水量。 另外根據這幾年經驗藥物以苯醚甲環唑和氟環唑較好。

圖片來自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