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硬體和手法上,為你解讀如何開好一款釣魚拉餌

除了野釣愛好者, 還有相當一部分釣友是熱衷於台釣和競技釣的。 那麼, 台釣和競技釣的特色釣法之一, 就有這種“拉餌釣法”。 “拉餌釣”其最大的特點, 不用我多說, 大家也都知道, 餌料團鬆軟、霧化好, 其狀態不會因為反復的搓揉而遭到破壞, 入水即對魚有極大的誘惑力。 這自然就提高了上魚率, 也就給各位釣友增添了越發多的樂趣。 不僅是競技釣的制勝法寶, 也是平時休閒台釣的一招妙棋。 那麼, 如何開好一款拉餌呢?本篇, 我們就從硬體和手法上, 為你解讀。

1、硬體上首選“磁性餌盤”

“拉餌釣”的硬體設定主要是指拉餌盤, 要選用一隻自己得心應手的拉餌盤並非易事, 良莠不齊的餌盤充斥魚具市場, 各種材質的產品琳琅滿目, 把握不住關鍵技術環節挑來的餌盤很難適用, 材質並無大礙, 核心是要選用有磁性的餌盤, 推薦選用能夠達到“分鉤方便,

雙鉤站立”效果的優良磁性餌盤, 這種餌盤才能保證你在釣事中拉出理想的餌球來。

 2、手法上“拉皮不拉裡”

拉餌手法非常重要, 需要一個歷練的過程, 隨著垂釣實踐的經驗積累方能熟能生巧, 手法上的精要之處是要儘量做到“拉皮不拉裡”, 其目的是為了避免子線上和鉤柄上過多的殘留餌料,

拉出的餌球基本集中在鉤尖及鉤門處;基本操作方法是一隻手把鉤置於拉餌盤上, 另一隻手再把餌料壓在鉤上, 然後朝一個方向向外輕輕拉動子線, 這樣可以保證拉出的餌球基本上成圓形, 以便魚兒吞鉤。

3、不同大小拉餌餌團需要對應餌料成份要點。

要想製作一團拉餌, 必須瞭解餌料的特點, 或者是成份結構。 在用篩子篩東西的時候, 細的容易被篩下去, 粗的留在篩裡。 而我們用鉤拉餌時, 鉤就好比是篩子, 粗料就容易留在鉤上, 細料就過濾掉了。 所以餌裡面都是粗料或者都是細料, 就決定了這款餌料好不好拉。 從理論上來講, 越是粗顆粒的餌料, 越容易拉出大團。 但前提是這些顆粒不會因加水後碎掉。

因此, 我們要預設拉出來的餌團大小, 首先考慮的就是餌顆粒的粗細問題。 其實是小麥蛋白粉的含量多少, 也決定了拉出餌團的大小, 很多釣友知道, 要想把雪花粉做成拉餌, 至少要加入雪花粉量1/3才行, 甚至加入更多才能拉出圓團。

所以, 我們要製作一團合適的拉餌, 必須瞭解餌料中小麥蛋白含量才行。 而這些, 在絕大部分魚餌的包裝上都有說明介紹。 具體只需要釣友在使用中去體會, 然後酌情加以調整。

4、嚴格拌餌程式

要特別注意拌餌的速度和攪拌方向以及拉絲粉的添加等程式;攪拌的速度要快, 方向要一致,以免絲體被打斷和纖維被破壞,變成一團“死餌”,拉絲粉要在主攻餌和基礎餌拌好的基礎上均勻地撒在面上再輕微糅合,這樣才能保障餌料的“活性”狀態。

 5、餌球塑性遵循“三拉”法則

“直拉大、側拉圓、平拉小”是許多垂釣大師應對各種複雜魚情時奉行的餌秋塑性的基本法則;拉餌釣中,通過變換子線與餌盤的角度(餌盤和子線構成的夾角,一般應在90度左右),使餌團按魚情需要拉大或拉小,夾角越小,魚鉤受到餌料本身擠壓的阻力就越小,拉出的餌球也就越大;反之,餌球就越小;每次拉餌後要儘量保持餌團的形狀,隨時把拉過的痕跡轉到上方輕輕撫平,不至於過早破壞餌料的狀態,導致霧化程度降低。

6、適度的打揉魚餌,提高拉餌絲長,達到理想狀態。

大家都知道和麵要反復擠揉,越揉越勁道。但魚餌千萬不要這麼揉。很多釣友說,我的拉餌入水後很快就散了,鉤上沒有殘留,釣不上魚,所以我不停地揉魚餌,增強附鉤性。這在做搓餌時勉強可行,但做拉餌就完全錯誤。前面講過,拉餌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小麥蛋白,俗稱拉絲粉,這種材料與白麵中的麵筋類似,如果在製作拉餌時反復打揉,那麼這團餌肯定是很勁道,但要想用鉤拉出餌型,卻總是一彈一彈,都是面疙瘩,要麼拉餌不成。所以,我們的和餌料說明都是這樣寫的:靜置三至五分鐘之後,收攏成團即可。一般只要是小麥蛋白量合適,餌水比正確,其餘操作正確的情況下,收攏成團後即可拉出理想的餌團,無需要打揉,或者稍打幾下即可。

可萬一出因為餌水比或者氣溫等原因,拉絲出得較少,這時則可適當加以打揉,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將魚餌團放入盆底與盆壁結合部位,將盆傾斜,右手五指併攏伸開,用手指部分在餌團上從上往下抹動,在抹動時稍加力能讓餌抹開,四五下即可。然後再次收攏成團試拉,直至拉出理想的餌團。

 7、精確餌水比

開餌是一個成熟釣手的基本功,釣事中一定要根據不同情況的水情和魚情,計算好餌料的霧化時間,選用恰當的餌料配置類型和方法;在調試好餌料搭配比例及霧化狀態和計算好霧化時間後,再嚴格按照餌水比一次性開出,切不可稀了加餌,幹了加水,否則開出的餌料物理狀態會喪失殆盡。

方向要一致,以免絲體被打斷和纖維被破壞,變成一團“死餌”,拉絲粉要在主攻餌和基礎餌拌好的基礎上均勻地撒在面上再輕微糅合,這樣才能保障餌料的“活性”狀態。

 5、餌球塑性遵循“三拉”法則

“直拉大、側拉圓、平拉小”是許多垂釣大師應對各種複雜魚情時奉行的餌秋塑性的基本法則;拉餌釣中,通過變換子線與餌盤的角度(餌盤和子線構成的夾角,一般應在90度左右),使餌團按魚情需要拉大或拉小,夾角越小,魚鉤受到餌料本身擠壓的阻力就越小,拉出的餌球也就越大;反之,餌球就越小;每次拉餌後要儘量保持餌團的形狀,隨時把拉過的痕跡轉到上方輕輕撫平,不至於過早破壞餌料的狀態,導致霧化程度降低。

6、適度的打揉魚餌,提高拉餌絲長,達到理想狀態。

大家都知道和麵要反復擠揉,越揉越勁道。但魚餌千萬不要這麼揉。很多釣友說,我的拉餌入水後很快就散了,鉤上沒有殘留,釣不上魚,所以我不停地揉魚餌,增強附鉤性。這在做搓餌時勉強可行,但做拉餌就完全錯誤。前面講過,拉餌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小麥蛋白,俗稱拉絲粉,這種材料與白麵中的麵筋類似,如果在製作拉餌時反復打揉,那麼這團餌肯定是很勁道,但要想用鉤拉出餌型,卻總是一彈一彈,都是面疙瘩,要麼拉餌不成。所以,我們的和餌料說明都是這樣寫的:靜置三至五分鐘之後,收攏成團即可。一般只要是小麥蛋白量合適,餌水比正確,其餘操作正確的情況下,收攏成團後即可拉出理想的餌團,無需要打揉,或者稍打幾下即可。

可萬一出因為餌水比或者氣溫等原因,拉絲出得較少,這時則可適當加以打揉,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將魚餌團放入盆底與盆壁結合部位,將盆傾斜,右手五指併攏伸開,用手指部分在餌團上從上往下抹動,在抹動時稍加力能讓餌抹開,四五下即可。然後再次收攏成團試拉,直至拉出理想的餌團。

 7、精確餌水比

開餌是一個成熟釣手的基本功,釣事中一定要根據不同情況的水情和魚情,計算好餌料的霧化時間,選用恰當的餌料配置類型和方法;在調試好餌料搭配比例及霧化狀態和計算好霧化時間後,再嚴格按照餌水比一次性開出,切不可稀了加餌,幹了加水,否則開出的餌料物理狀態會喪失殆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