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龍泉驛這個農莊帶動了一個鄉的發展,它是怎樣做到的呢?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11月13日, 成都市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大會。 緊緊圍繞五年奮鬥目標, 成都將突出重點, 分類施策, 大力實施“十大重點工程”, 加快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 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成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龍泉驛區鄉村正在悄悄的改變

就在幾天前

龍泉驛區萬興鄉就發生了一件大喜事

萬興鄉斑竹村生態移民專案馨竹苑開始交房了

從此他們正式從山區住進了城市裡!

其實, 這只是萬興鄉生態移民們

開啟城市新生活的一個縮影!

自萬興鄉開啟整鄉生態移民以來

萬興鄉10000余居民都將陸續實現安居夢

告別山區

告別泥濘

他們不僅住進了新房子

而且生活方式得到了大轉變

工作更輕鬆了, 腰包卻更鼓了

這是為啥?

生活過的好, 黨建少不了

在黨建引領發展的道路

萬興鄉黨委又有哪些“妙招”?

不著急, 聽我慢慢給你講~

立足區域實際, 明確發展定位

好穠人有機農莊是萬興鄉黨委政府順應整鄉生態移民大勢, 以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社為平臺載體, 採取異地發展農業的思路, 搭建的服務生態移民、促進富民增收的就業創業基地。

農莊總面積約3000畝, 建有生態湖景、休閒綠廊、玫瑰花田、鳥語天堂、萌寵樂園、鄉村記憶、水上樂園、騎游步道等特色景點, 是成都市近郊最大的現代生態田園綜合體。

先後獲得國家級AAA旅遊景區、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四川省示範農莊、成都市工人先鋒號等30余項榮譽稱號。

工作思路

把握基本原則,堅持三維支撐

加強党的領導,強化“紅色引領”

謀思路 異地發展現代農業

聚人心 廣泛發動群眾參與

強基礎 發揮支部與黨員作用

繪製發展藍圖,堅持“規劃先導”

抓好基礎規劃

抓好分區規劃

改進工作方式,實現“機制創新”

由萬興鄉10個村(社區)集體共同籌集資金500萬元,於2011年4月按股份制方式成立了成都好穠人安全農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一生三民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在黃土鎮洪福村、西江村 流轉土地3000余畝,建立了生態移民就業創業基地和好穠人有機農莊。

建立“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

統一規劃建設

統一品牌打造

統一景區與產品運營 統一“好穠人”品牌 統一景區與公司管理

建立健全專業化的用人機制

加強優秀人才引進使用

加強人才管理服務

加強專業人才培訓

聚焦改革目標,找准工作重點

實施生產體系完善工程

擴大有機產品種類

建設有機生產基地

推進綠色清潔生產

實施產業體系補鏈工程

發展鄉村旅遊

好穠人有機農莊于2016年成功創建國家級AAA級景區,不斷增強遊客吸引力,把好穠人有機農莊建成成都近郊鄉村旅遊目的地。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積極推進萬興鄉好穠人電子商務建設,開通“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實現電商全線聯動,多方共贏。

啟動佈局“第六產業”

抓好以一二三產業集約聯動發展為方向的“第六產業”,積極打造汽車露營、夏令營為特色的文旅休閒品牌。

實施品牌建設工程

打造好穠人品牌

圍繞好穠人品牌打造,採取了有機農莊和公司同品牌運作模式,實現線上線下同宣傳,景區與產品同宣傳。

拓展農產品銷售管道

搭建實體門店銷售網路、電子商務銷售平臺、物流配送系統,與大型超市商場、企事業單位長期建立需求配送關係,促進農產品銷售。

實施景觀與人居環境提升工程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耕地規範平整、大棚基地養護、溝渠水利工程等生產性設施項目70個。完成田間小道、交通要道、外界聯通主幹道、旅遊觀光道路等交通設施建設42公里。

加強農村人居環境建設

持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廁所革命,改(擴)建好穠人景區標準AAA級旅遊廁所4座。

實施文化建設工程

擴大公共文化有效供給

推進鄉風文明創建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實施科技驅動工程

運用智慧溫控濕控、智慧生長監管等生產方式,在育苗、種養、質檢等生產全過程實現資訊化、智慧化、協同化。

強化科研創新推廣

提升性資訊化水準

堅守民本情懷,初見發展成效

富民增收效果好

農業經營主體強

三次產業協同優

農村全域景觀美

領導“三農”本領強

鄉村振興,繪出城鄉融合發展新畫卷

龍泉驛區萬興鄉有了

這麼有效的措施

才使得從山區住進城市的新市民

生活越來越好

腰包越來越鼓

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主管:中共龍泉驛區委宣傳部

主辦:龍泉驛區互聯網資訊辦公室

承辦:龍泉驛區新聞中心

顧問:劉榮均 曾元平

主編:王永鳳 劉晨鳴

副主編:鄧晴風 曹思涵

編輯:蔣煜

記者:林萍

工作思路

把握基本原則,堅持三維支撐

加強党的領導,強化“紅色引領”

謀思路 異地發展現代農業

聚人心 廣泛發動群眾參與

強基礎 發揮支部與黨員作用

繪製發展藍圖,堅持“規劃先導”

抓好基礎規劃

抓好分區規劃

改進工作方式,實現“機制創新”

由萬興鄉10個村(社區)集體共同籌集資金500萬元,於2011年4月按股份制方式成立了成都好穠人安全農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一生三民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在黃土鎮洪福村、西江村 流轉土地3000余畝,建立了生態移民就業創業基地和好穠人有機農莊。

建立“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

統一規劃建設

統一品牌打造

統一景區與產品運營 統一“好穠人”品牌 統一景區與公司管理

建立健全專業化的用人機制

加強優秀人才引進使用

加強人才管理服務

加強專業人才培訓

聚焦改革目標,找准工作重點

實施生產體系完善工程

擴大有機產品種類

建設有機生產基地

推進綠色清潔生產

實施產業體系補鏈工程

發展鄉村旅遊

好穠人有機農莊于2016年成功創建國家級AAA級景區,不斷增強遊客吸引力,把好穠人有機農莊建成成都近郊鄉村旅遊目的地。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積極推進萬興鄉好穠人電子商務建設,開通“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實現電商全線聯動,多方共贏。

啟動佈局“第六產業”

抓好以一二三產業集約聯動發展為方向的“第六產業”,積極打造汽車露營、夏令營為特色的文旅休閒品牌。

實施品牌建設工程

打造好穠人品牌

圍繞好穠人品牌打造,採取了有機農莊和公司同品牌運作模式,實現線上線下同宣傳,景區與產品同宣傳。

拓展農產品銷售管道

搭建實體門店銷售網路、電子商務銷售平臺、物流配送系統,與大型超市商場、企事業單位長期建立需求配送關係,促進農產品銷售。

實施景觀與人居環境提升工程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耕地規範平整、大棚基地養護、溝渠水利工程等生產性設施項目70個。完成田間小道、交通要道、外界聯通主幹道、旅遊觀光道路等交通設施建設42公里。

加強農村人居環境建設

持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廁所革命,改(擴)建好穠人景區標準AAA級旅遊廁所4座。

實施文化建設工程

擴大公共文化有效供給

推進鄉風文明創建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實施科技驅動工程

運用智慧溫控濕控、智慧生長監管等生產方式,在育苗、種養、質檢等生產全過程實現資訊化、智慧化、協同化。

強化科研創新推廣

提升性資訊化水準

堅守民本情懷,初見發展成效

富民增收效果好

農業經營主體強

三次產業協同優

農村全域景觀美

領導“三農”本領強

鄉村振興,繪出城鄉融合發展新畫卷

龍泉驛區萬興鄉有了

這麼有效的措施

才使得從山區住進城市的新市民

生活越來越好

腰包越來越鼓

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主管:中共龍泉驛區委宣傳部

主辦:龍泉驛區互聯網資訊辦公室

承辦:龍泉驛區新聞中心

顧問:劉榮均 曾元平

主編:王永鳳 劉晨鳴

副主編:鄧晴風 曹思涵

編輯:蔣煜

記者:林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