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小心!寒冬來襲,心臟也會患上“火鍋病”!

【 歡迎關注 “豫說健康”, 宣傳醫學科普提供諮詢。 】

寒冬時節, 親朋聚會吃上一頓熱騰騰香辣辣的火鍋, 再喝上一杯冷飲, 很多人覺得是一大享受。

但冬季吃火鍋, 可不是涮涮肉燙燙菜就放進嘴巴那麼簡單, 那些吃火鍋中的壞習慣說不定得吃出病來呢。 火鍋吃多了, 除了會引起腹瀉、尿酸升高、肥胖等疾病外, 還會一不小心讓心臟患上“火鍋病”。

日前, 一名50多歲的冠心病患者, 喝完了熱的火鍋湯後馬上喝冷飲, 結果心絞痛發作, 被送進了醫院。

吃火鍋為什麼易發生心血管意外?

小編請來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四病區主任朱翠玲教授為大家詳細介紹。

一、室內不通風致心肌缺氧

往往火鍋店內是熱火朝天, 但一出店外面就是寒風凜冽。 而且吃火鍋時一般人很多, 吃的時間較長, 如空氣不流通, 會造成室內氧氣濃度不足。

氧是心肌細胞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

而氧是通過血液輸送給細胞的。 心臟沒有“氧倉庫”, 完全依賴心肌血供, 所以一旦缺血, 立刻會引起缺氧。

缺氧的直接後果是心肌細胞有氧代謝減弱, 產能減小, 使心臟活動時必需的能量供應不足, 引起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

長期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 遇到冷空氣刺激時, 因生理反應使血管驟然收縮, 管腔狹窄加之有大量的脂類沉積和硬化斑塊導致血液流通受阻, 從而極易引起心血管病症的發作和復發。

寒冷還使血液粘稠, 血液容易形成小的血栓, 造成心腦血管堵塞, 從而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

二、吃太多撐出心梗

吃火鍋相對來說比平時用餐吃得多, 飽餐一頓後, 人體代謝需氧量也會大大增加,

心臟必須加倍工作方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 從而使心臟的負荷水準也大大增加。

同時, 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 血液大量地向胃腸道分流, 使心臟供血相對減少。

由於冠心病患者本身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狀況, 一旦供血減少, 狹窄部位很可能就會出現缺血, 誘發心絞痛, 甚至心肌梗死。

另外, 飽餐後, 尤其是進食大量油膩食物後, 人體的血脂水準驟增, 血液黏度增大, 從而引起血流速度緩慢, 外周血管阻力增大, 心臟負荷增加, 同時血小板易聚集致血栓形成, 堵塞冠脈的狹窄地方, 誘發心絞痛。

三、吃火鍋時喝冷飲血壓變化巨大

吃熱食後如果立刻喝冷飲, 就會造成血壓起伏過大, 從而引發身體不適的症狀。

冷飲會造成胃腸中血管收縮, 腎上腺素分泌增多, 血壓上升;熱湯則會造成血管擴張, 血壓降低, 以致血管在極短時間內一縮一張, 使得血壓極度不穩定。

因此, 人們吃熱食和冷飲之間, 最好間隔3分鐘以上。 喝的時候也最好小口進食, 這樣對血壓變動的影響可以減到最輕。

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冬季飲食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 冬季合理地安排膳食, 是預防冠心病急性發作的基礎。 科學飲食宜講究“紅、黃、綠、白、黑”其科學養生道理在於:

第一, 紅。 指紅葡萄酒。 每日飲少量紅葡萄酒(50~100毫升), 有助於預防冠心病, 但不能過量。 還可適當補充瘦豬肉、牛肉等紅色肉類, 尤其要多吃羊肉和狗肉, 因為羊肉和狗肉屬於熱性食物, 產熱量大, 能夠禦寒。 還要多吃蘋果和西瓜, 蘋果中的纖維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每天吃1個, 可促進膽汁酸的排泄;西瓜含有大量氨基酸、葡萄糖等, 每3天吃一次, 1次不得多於80克, 可以幫助控制血壓。

第二, 黃。 指黃色蔬菜。 如胡蘿蔔、甘薯、番茄等, 富含胡蘿蔔素,能減輕動脈硬化。尤其是別小瞧胡蘿蔔,可以胡蘿蔔水代茶飲、胡蘿蔔汁代果汁飲等多種花樣,對於冠心病人來說,具有降壓、強心、降血糖等作用。還要多食黃豆、大豆等類製品,尤其是大豆,富含蛋白質相當於魚類、肉類的2倍以上。

第三,綠。指綠葉蔬菜。如菠菜等,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有助於預防中風。如菠菜、韭菜、黃瓜、芹菜、大蒜等,這些蔬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素,可降低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尤其是芹菜,對冠心病伴高血壓病人具有降低血壓、鎮靜安神的作用。但在炒這些綠葉菜時,一定要清淡,不能太鹹、太油膩。炒菜時放一小勺鹽即可,每日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3-5克,如果過量容易引發高血壓、心力衰竭等。

第四,白。指燕麥粉、燕麥片。每日食用50克,能有效降低血甘油三酯、膽固醇。能有效降低血甘油三酯、膽固醇,每日以食用50克為宜,不能過量。還要多喝牛奶,因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鈣、鐵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物質,能抑制膽固醇的含量,有助於防止冠心病進一步發展。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不同程度出現骨質疏鬆、骨質增生,而牛奶不僅含鈣量高、吸收好,對心肌有保護作用,冠心病人應選擇脫脂奶、優酪乳,每天早晨喝一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第五,黑。指黑木耳。每日食用5~10克,對降低血黏度、血膽固醇有良好效果。平時要多食黑木耳,但不能過量,每日食用5-10克,因為黑木耳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對降低血黏度、血膽固醇有良好效果。還要多吃香菇,因為香菇中含有腺嘌呤,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最好是同雞肉、豬肉等肉類燉在一起吃,但香菇不能食用過量,每日最多不能超過50克。

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冬季還是少吃火鍋為妙。此外,除了有心臟疾病的患者外,健康的人也需要多注意,在吃火鍋的時候都應該儘量保持室內通風,控制飲食量,避免熱湯和冷飲交替食用,一旦出現心悸、胸痛等不適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儘早預防並接受治療。

專家簡介:

朱翠玲,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四病區主任,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首屆群眾最滿意的醫生,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國家級中醫藥科普巡講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常委、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河南省康復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副主委等學術兼職,河南省衛計委幹部保健專家,先後師從多名國醫大師及全國名中醫數名深得真傳。

善於應用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各種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心神經症等,善於應用經方治療諸多疑難雜症,臨床經驗豐富。善於體質辨識與調整。

(免責聲明:本圖文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及時刪除。)

富含胡蘿蔔素,能減輕動脈硬化。尤其是別小瞧胡蘿蔔,可以胡蘿蔔水代茶飲、胡蘿蔔汁代果汁飲等多種花樣,對於冠心病人來說,具有降壓、強心、降血糖等作用。還要多食黃豆、大豆等類製品,尤其是大豆,富含蛋白質相當於魚類、肉類的2倍以上。

第三,綠。指綠葉蔬菜。如菠菜等,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有助於預防中風。如菠菜、韭菜、黃瓜、芹菜、大蒜等,這些蔬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素,可降低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尤其是芹菜,對冠心病伴高血壓病人具有降低血壓、鎮靜安神的作用。但在炒這些綠葉菜時,一定要清淡,不能太鹹、太油膩。炒菜時放一小勺鹽即可,每日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3-5克,如果過量容易引發高血壓、心力衰竭等。

第四,白。指燕麥粉、燕麥片。每日食用50克,能有效降低血甘油三酯、膽固醇。能有效降低血甘油三酯、膽固醇,每日以食用50克為宜,不能過量。還要多喝牛奶,因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鈣、鐵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物質,能抑制膽固醇的含量,有助於防止冠心病進一步發展。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不同程度出現骨質疏鬆、骨質增生,而牛奶不僅含鈣量高、吸收好,對心肌有保護作用,冠心病人應選擇脫脂奶、優酪乳,每天早晨喝一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第五,黑。指黑木耳。每日食用5~10克,對降低血黏度、血膽固醇有良好效果。平時要多食黑木耳,但不能過量,每日食用5-10克,因為黑木耳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對降低血黏度、血膽固醇有良好效果。還要多吃香菇,因為香菇中含有腺嘌呤,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最好是同雞肉、豬肉等肉類燉在一起吃,但香菇不能食用過量,每日最多不能超過50克。

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冬季還是少吃火鍋為妙。此外,除了有心臟疾病的患者外,健康的人也需要多注意,在吃火鍋的時候都應該儘量保持室內通風,控制飲食量,避免熱湯和冷飲交替食用,一旦出現心悸、胸痛等不適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儘早預防並接受治療。

專家簡介:

朱翠玲,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四病區主任,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首屆群眾最滿意的醫生,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國家級中醫藥科普巡講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常委、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河南省康復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副主委等學術兼職,河南省衛計委幹部保健專家,先後師從多名國醫大師及全國名中醫數名深得真傳。

善於應用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各種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心神經症等,善於應用經方治療諸多疑難雜症,臨床經驗豐富。善於體質辨識與調整。

(免責聲明:本圖文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及時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