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豬技術

學習養殖技術、瞭解市場最新行情, 線上諮詢養殖難題和老師零距離交流,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豬訊網。

偽狂犬病是由皰疹病毒(DNA病毒)感染所導致以仔豬出現共濟失調、後驅癱瘓、抽搐,

妊娠母豬流產、木乃伊胎等為特徵的重要豬傳染病之一。

自2012年初起, 我國多個省份(河南、河北、山東等)規模化豬場先後暴發了偽狂犬病。 而在此之前, 很多規模化場都已經取得了偽狂犬淨化(gE抗體陰性), 故本次偽狂犬大流行發病急、損失大, 眾多偽狂犬陰性的規模化豬場再次轉為陽性。

本文通過介紹“斷奶-育肥”的小型農場暴發偽狂犬的臨床診斷、處理方案及轉歸過程, 討論偽狂犬暴發後的防控關鍵點。

病例過程

臨床症狀 2015年12月11日山東某地區一存欄900頭60日齡保育豬場突然有15頭豬發病。 發病前豬群健康狀況良好, 病後豬體溫40~41℃, 表現為後驅癱瘓、無法站立、無目轉圈運動等神經症狀,

關節未腫大, 群體採食量大幅度下降。 飼養人員懷疑是腦炎型鏈球菌感染, 經兩天治療, 效果不佳, 次日死亡、淘汰了18頭。 本病例發病急、致死率高, 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

剖檢病變 12月12日, 飼養人員懷疑可能誤診, 請示獸醫技術人員出診。 接診後, 挑選5頭具有典型神經症狀的病豬進行剖檢, 病變如下:肺部有間質性肺炎、胸膜炎、有纖維性滲出、肺臟部分發生實變;輕度心包炎, 個別心包積液;肝臟、腎臟、脾臟無明顯眼觀變化;關節液正常。

根據臨床表現、治療效果回饋、剖檢病變, 初步認為該豬場存在輕微細菌性繼發感染(鏈球菌或副豬嗜血桿菌等)。 雖然在剖檢時未發現典型的提示性病變, 但主因依然可疑似某種病毒(如藍耳病毒、偽狂犬病毒等)侵襲中樞神經系統所致。

初步處理措施

1.實驗室檢測:採集所有發病豬血樣共19份, 其中發病豬血樣10份, 臨床健康豬血樣9份。 肺、淋巴病料若干, 送實驗室進行確診。 因該群仔豬來自于一個藍耳病、偽狂犬全陰性且豬瘟臨床穩定的母豬群, 故通過酶聯免疫試劑盒進行PRRSV、PRVgE抗體檢測;

2.抗菌消炎:控制鏈球菌等潛在細菌性繼發感染:每噸飼料中繼續添加阿莫西林200g。 每噸飲水添加卡巴西林鈣500g;

實驗室檢測結果 因所有仔豬均來自於偽狂犬陰性母豬場, 根據ELISA檢測結果, 確認本病例存在偽狂犬急性感染。

最終處理措施及結果 根據實驗室診斷結果與臨床症狀, 基本認定此病例是由偽狂犬病毒感染所導致。

全群注射某國產品牌偽狂犬疫苗(BarthaK61毒株)3頭份/頭。 執行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切斷該育肥場與其他育肥場、母豬場之間的任何接觸, 避免交叉污染。 三天后豬群康復, 採食量與豬群精神狀態均恢復正常。

防治偽狂犬病的總結

有關研究人員于2009~2011年對我國15個養豬大省的619個豬場進行了偽狂犬的PRVgE抗體檢測, 結果表明:自2009至2011年, 規模化豬場的偽狂犬陽性率在逐年降低, 由59.3%降至41.7%。 但2011以後, 偽狂犬突然在我國多個省份暴發。

致斷奶仔豬神經症狀的主要疾病有:腦炎型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感染、偽狂犬、豬瘟等。 通常鏈球菌與副豬嗜血桿菌在疾病發生早期對抗生素部分有效, 且通常有部分豬關節腫大。 但此病例發病急, 致死率高, 與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不符,

故懷疑存在偽狂犬暴發的可能。 通常偽狂犬暴發後7天~10天, 通過診斷試劑盒可以判斷gE抗體陽性。 此診斷過程中, 發病後第三天, 有10%的樣品gE抗體陽性, 且S/N值很低, 但對臨床診斷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相比PCR診斷, ELISA方法雖然作為早期診斷方法敏感性低, 但其已標準化, 在一般規模化豬場可執行, 可快速獲得結果, 故依然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但應注意的是, 若ELISA結果全部為陰性, 也不能排除PRV感染的可能性, 因為gE抗體的產生需要7天~10天左右。

我國2012年之後暴發的PRV在gC,gD,gE等多個位點上均插入了基因片段, 屬於新PRV毒株, 且目前商品化的BarthaK61毒株對新PRV毒株無臨床保護力。 但根據本病例及筆者的多次臨床經驗, 目前商品化的Bar?thaK61毒株雖然無法保護豬群免受PRV野毒的感染, 但可使病豬群臨床症狀快速消失,降低發病豬的排毒量。

在本病例診治過程中,臨床剖檢診斷未發現對PRV診斷有價值的病變(如:扁桃體潰瘍,肝臟、脾臟上有小壞死點等)。但根據ELISA檢測的初步結果決定緊急免疫,迅速阻止了病情的發展,極大降低了經濟損失。說明在偽狂犬急性暴發早期可能不會導致明顯的特徵性病變,容易造成臨床誤診,錯失最佳的免疫時機。而偽狂犬暴發時早期診斷與快速應對非常有效,明顯阻斷經濟損失是“王道”。

在臨床實踐中,若豬場沒有偽狂犬實驗室快速診斷方法(PCR,ELISA等),在面對呈現神經症狀或妊娠母豬急性流產的疑似病例時,可嘗試利用偽狂犬疫苗進行緊急免疫(成本不高,且安全性較好),進行治療性診斷。

但可使病豬群臨床症狀快速消失,降低發病豬的排毒量。

在本病例診治過程中,臨床剖檢診斷未發現對PRV診斷有價值的病變(如:扁桃體潰瘍,肝臟、脾臟上有小壞死點等)。但根據ELISA檢測的初步結果決定緊急免疫,迅速阻止了病情的發展,極大降低了經濟損失。說明在偽狂犬急性暴發早期可能不會導致明顯的特徵性病變,容易造成臨床誤診,錯失最佳的免疫時機。而偽狂犬暴發時早期診斷與快速應對非常有效,明顯阻斷經濟損失是“王道”。

在臨床實踐中,若豬場沒有偽狂犬實驗室快速診斷方法(PCR,ELISA等),在面對呈現神經症狀或妊娠母豬急性流產的疑似病例時,可嘗試利用偽狂犬疫苗進行緊急免疫(成本不高,且安全性較好),進行治療性診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