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玉麥一家人:守護國土 永作紮根邊陲的格桑花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西藏隆子縣玉麥鄉地處我國喜馬拉雅山脈南麓, 那裡是我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 只有9戶32人,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

卓嘎姐妹在父親桑傑曲巴的帶領下組成了“三人鄉”。 父女兩代人接力守護著1987平方公里的國土。 就在前不久,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他們的回信中, 肯定她們父女兩代, 接力為國守邊的行為, 感謝長期為守邊固邊忠誠奉獻的同志。 這封回信, 更讓他們堅定了繼續守衛國土, 建設家鄉的決心。

11月的西藏已經進入了雪季, 當我們的車子翻過兩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 歷經10多個小時的顛簸, 我們終於來到了玉麥鄉。

一到當地, 在黨支部書記達娃的帶領下, 我們見到了玉麥鄉最早的居民卓嘎、央宗姐妹。 早在1990年之前, 卓嘎、央宗姐妹倆和她們的父親桑傑曲巴, 是這片土地上僅有的百姓。 一棟房子, 既是鄉政府, 也是他們的家。 父親桑傑曲巴是個老民兵, 放牧守邊34年, 從未離開過這片土地。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村民央宗:爸爸為了固邊付出了那麼多, 我從來不後悔繼續堅守在這裡。

那麼, 卓嘎、央宗姐妹倆和她們的父親桑傑曲巴又是如何巡邊的呢?這天一大早, 我們跟隨卓嘎和央宗姐妹倆走進了這片原始森林, 體驗了一下巡邊路。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原鄉長卓嘎:以前父親巡邊的時候, 就把我們倆放在這裡, 父親一個人過河去巡邊, 有的時候等到天黑父親都沒有回來, 我們倆覺得很害怕。

這個與世隔絕的山谷實際上危險重重。 沒過多久, 我們就被泥石流沖下來的大樹擋住了去路。

記者:你拿這個土用來幹嘛的?

卓嘎:墊在木頭上用來防滑。

由於玉麥鄉地處高山峽谷地帶, 長不出一粒青稞。長期以來,玉麥人的所有生活保障全靠人背馬馱運進大山。每年從11月到來年6月都是大雪封山期,這裡就成了出不去進不來的“孤島”。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原鄉長卓嘎:以前去隆子縣裡要花長時間,先要走到曲松鄉,等從縣裡經過的拉木材的貨車,這樣算下來要五六天時間。

因為環境惡劣,年輕的姐妹倆多次希望跟父親搬離這裡,看看外面的世界。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村民央宗:父親不同意,父親說,如果我們走了,國家的這片土地就荒蕪了。

央宗不理解,為什麼父親不願意去更好的地方生活?直到有一次她發現,父親翻箱倒櫃的找來一些布在縫補些什麼。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村民央宗:父親做國旗用黃色的布和紅色的布,黃色是做五星,縫製時用牛皮線把五角星縫在布上。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原鄉長卓嘎:父親說,有國旗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祖國。

這一天,父親把親手做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掛在了屋頂上,央宗終於明白了父親的心思,至今她都清晰地記得,父親曾先後做過4面國旗。

作為玉麥鄉第一任鄉長的桑傑曲巴退休後,大女兒卓嘎繼續擔任起玉麥鄉鄉長,這一當就是23年。卸任後的卓嘎擔任起駐村幹部和妹妹央宗繼續守護著這片家園。隨著國家實施固邊富民戰略,村民的收入也隨之逐年增加。如今的玉麥鄉,不僅通了公路,還開通了衛星電話和無線網路,小賣部都實現了微信支付,村民們也辦起了家庭旅館,2016年年底,玉麥鄉人均年收入達到5萬餘元。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黨支部書記達娃:包括學校、衛生院、還有我們的政府、包括咱們的村委會,這些所有的基礎設施全部都要完善,明年有一批扶貧搬遷戶要進來。

就在前不久,卓嘎和央宗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彙報信,向總書記講述了如今玉麥鄉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姐妹倆沒想到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很快就回信了。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村民央宗:我們是真誠地感謝党,感謝習近平總書記,我們說的話總書記都能聽到,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守邊的信心和決心。

央宗的兒子索朗頓珠是玉麥鄉歷史上第一個大學生,今年已經大學畢業。兒子索朗頓珠在看到習近平總書記來信後,決定報考當地的公務員,繼續紮根玉麥。

央宗的兒子索朗頓珠: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祖國沒有忘了我們。我(願意)像外公和母親一樣,成為守護這片土地的一員。

長不出一粒青稞。長期以來,玉麥人的所有生活保障全靠人背馬馱運進大山。每年從11月到來年6月都是大雪封山期,這裡就成了出不去進不來的“孤島”。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原鄉長卓嘎:以前去隆子縣裡要花長時間,先要走到曲松鄉,等從縣裡經過的拉木材的貨車,這樣算下來要五六天時間。

因為環境惡劣,年輕的姐妹倆多次希望跟父親搬離這裡,看看外面的世界。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村民央宗:父親不同意,父親說,如果我們走了,國家的這片土地就荒蕪了。

央宗不理解,為什麼父親不願意去更好的地方生活?直到有一次她發現,父親翻箱倒櫃的找來一些布在縫補些什麼。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村民央宗:父親做國旗用黃色的布和紅色的布,黃色是做五星,縫製時用牛皮線把五角星縫在布上。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原鄉長卓嘎:父親說,有國旗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祖國。

這一天,父親把親手做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掛在了屋頂上,央宗終於明白了父親的心思,至今她都清晰地記得,父親曾先後做過4面國旗。

作為玉麥鄉第一任鄉長的桑傑曲巴退休後,大女兒卓嘎繼續擔任起玉麥鄉鄉長,這一當就是23年。卸任後的卓嘎擔任起駐村幹部和妹妹央宗繼續守護著這片家園。隨著國家實施固邊富民戰略,村民的收入也隨之逐年增加。如今的玉麥鄉,不僅通了公路,還開通了衛星電話和無線網路,小賣部都實現了微信支付,村民們也辦起了家庭旅館,2016年年底,玉麥鄉人均年收入達到5萬餘元。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黨支部書記達娃:包括學校、衛生院、還有我們的政府、包括咱們的村委會,這些所有的基礎設施全部都要完善,明年有一批扶貧搬遷戶要進來。

就在前不久,卓嘎和央宗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彙報信,向總書記講述了如今玉麥鄉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姐妹倆沒想到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很快就回信了。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村民央宗:我們是真誠地感謝党,感謝習近平總書記,我們說的話總書記都能聽到,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守邊的信心和決心。

央宗的兒子索朗頓珠是玉麥鄉歷史上第一個大學生,今年已經大學畢業。兒子索朗頓珠在看到習近平總書記來信後,決定報考當地的公務員,繼續紮根玉麥。

央宗的兒子索朗頓珠: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祖國沒有忘了我們。我(願意)像外公和母親一樣,成為守護這片土地的一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