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個”精准播種希望——畢節市教育精准扶貧工作觀察

畢節職業技術學院

近年來, 畢節市始終以教育扶貧工程為引領, 推進落實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計畫等系列教育扶貧政策,

大力實施“五個精准”推進教育扶貧, 使全市教育事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各級各類教育普及水準進一步提升。

一 精准改善辦學條件

畢節市主要通過實施“全面改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農村寄宿制學校攻堅工程等九大類教育工程, 從增加教育總量, 改善硬體設施, 縮小城鄉間、學校間差距, 進而推進了“普十五”工作。 據瞭解, 畢節市在“十二五”期間共爭取和投入資金84.1億元, 改擴建學校校舍400余萬平方米, 其中爭取中央和省教育工程項目6061個, 獲中央和省資金47.85億元。 到2016年, 該市建成鄉鎮幼稚園231所、山村幼稚園526所, 實現了公辦中心幼稚園鄉鎮全覆蓋;建成學生宿舍98萬平方米、教師周轉房87萬平方米、學生食堂31萬平方米,

實施普通高中專案16個、城鎮義務教育專案10個, 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建成雙山職教城, 實現畢節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職業院校搬遷入駐並招生辦學。

二 精准加強隊伍建設

畢節市堅持師資隊伍是立校之本、興教之基、強教之源。 “十二五”期間, 畢節市積極落實“特崗”計畫和“國培”計畫, 不斷增加教師隊伍數量, 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2016年, 全市專任教師達89637人, 比2010年增加17547人, 新增教師中, “特崗”教師19615名。 其中, 國家級15629名, 縣級3986名, 義務教育師資不足和學科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此外, 還通過實施“國培”“省培”和畢節教育試驗區“PPTS講壇”等, 累計培訓校長、教師87367人(次)。

三 精准資助貧困學生

認真執行國家資助政策, 優先對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中職“兩助三免(補)”、高校“兩助一免(補)”, 實現了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全覆蓋。 加強對特殊困難群體的幫扶工作, 做好了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三殘兒童關愛保護工作, 並將學校特殊困難群體關愛幫扶納入學校教師的關愛幫扶責任, 對重點對象進行“一對一”幫扶。 同時, 規範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 切實提高了農村學生營養健康水準。 僅2016年, 全市食堂供餐學校達2850所, 覆蓋學生105.8萬人, 撥付營養餐資金近7億元。 據瞭解, 從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 在威寧自治縣全縣和赫章縣河鎮鄉、納雍縣董地鄉啟動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畫實施工作;2017年春季學期起,

在集中連片特困縣(區)全面鋪開。

四 精准實施職教扶貧

著力打造“一體兩翼多節點”的職業教育體系。 畢節市有各類職業學校共20所, 在校學生10萬余人。 其中應用型本科1所, 高職高專4所, 中等職業學校15所。 全市職業學校中, 有國家級改革示範校1所、省級示範校5所、“國重”2所、“省重”6所。 雙山職教城6所職業院校已經全部入駐, 入住師生4萬餘人;金沙、威甯、赫章、七星關等縣(區)分別投入3.5億元、1.2億元、1.1億元、0.85億元新建、改擴建中等職業學校, “一體兩翼多節點”的職業教育空間佈局已基本形成。

通過“9+3”計畫的實施, 畢節市職業教育在辦學條件、師資建設、規範辦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

實現了“四翻番一提高”。 據瞭解, 全市職業院校生均校舍面積、專業師資、在校生規模和生均設備值均比2010年翻了一番, 畢業生就業率從不到90%提升到95%以上。 “十二五”期間, 全市共有30余萬人接受市內外職業教育, 其中24.58萬人來自農村貧困家庭, 帶動了93.45萬貧困人口有效脫貧, 實現了“職教一人, 就業一個, 脫貧一家”的目標。

通過建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團化辦學、構建多元融通的職業教育“立交橋”。 該市繼續保持上海衛校、廣東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中職學校對口幫扶畢節中等職業學校的“立交橋式”發展關係;四是以“雨露計畫”“陽光工程”及各種“就業培訓”為載體, 開辦靈活多樣的廣大農民群眾所喜歡的專業培養、技能培訓, 把職業教育培育成為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直通車”。

五 精准關愛特殊群體

實施“教育惠民”行動計畫,精准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著力實施了“幸福校園、平安校園、自信自強、結對幫扶、親情橋樑、全程資助”等六大精准關愛工程;嚴格落實“控輟保學”“雙線”目標責任制、“七長”負責制和“控輟保學”三項工作制度;抓好“三殘”兒童少年教育,努力辦好特殊教育學校,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殘疾學生每年6000元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三殘”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0%以上;積極發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鼓勵有條件的中職學校附設特教班;堅持“兩為主”“兩納入”原則,依法保障貧困地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建立健全從學前到中小學各階段有效銜接,教學模式與學生學習能力相適應,師資隊伍、教學資源滿足需要的雙語教學體系。對貧困家庭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支持,認真落實大學生就業促進計畫和創業引導計畫。(畢節日報 黔德)

把職業教育培育成為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直通車”。

五 精准關愛特殊群體

實施“教育惠民”行動計畫,精准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著力實施了“幸福校園、平安校園、自信自強、結對幫扶、親情橋樑、全程資助”等六大精准關愛工程;嚴格落實“控輟保學”“雙線”目標責任制、“七長”負責制和“控輟保學”三項工作制度;抓好“三殘”兒童少年教育,努力辦好特殊教育學校,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殘疾學生每年6000元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三殘”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0%以上;積極發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鼓勵有條件的中職學校附設特教班;堅持“兩為主”“兩納入”原則,依法保障貧困地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建立健全從學前到中小學各階段有效銜接,教學模式與學生學習能力相適應,師資隊伍、教學資源滿足需要的雙語教學體系。對貧困家庭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支持,認真落實大學生就業促進計畫和創業引導計畫。(畢節日報 黔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