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心系百姓 為民而審——傾聽他們的審計初心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審計宣傳中央廚房出品

中國審計報 郭姝雅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每一個平凡的審計工作者也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他們的審計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牢記審計使命, 為維護和保障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貢獻一己之力。

“60”後:“我與審計已不可分割”

30多年的風雨審計路, 見證了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與進步。

在山東省諸城市審計局有這樣一名老審計, 始終堅守在審計崗位, 默默耕耘在審計這片沃土裡, 他就是劉志剛同志。

諸城市審計局剛成立時, 人員短缺, 急需從各單位調入優秀人才, 當時劉志剛在稅務局工作, 聽到消息後, 毛遂自薦進入審計系統, 要知道當時的稅務局可是“香餑餑”呢!

1987年1月份進入審計系統, 一干就是30年, 劉志剛親身經歷了30年審計大變革, 卻不改初心, 牢記使命, 對審計工作始終保持一腔熱情。

聽劉志剛談起, 進入審計系統後, 他才發現審計工作並沒有因為“新”而輕鬆, 大大小小的審計專案輪番而至, 任務重, 責任大。 有時候, 難免遇到有人托關係說情的情況, 其實這時候就是考驗審計人定力的時候。 “當時因為我不給熟人、親戚、朋友‘網開一面’,

大家都很不理解, 但我是一名公職人員, 是一名黨員, 更是一名審計人員, 不能為了一己私利而損害群眾利益, 不能給咱們審計幹部抹黑啊!”劉志剛說道。

是啊, 正是有了這些有責任、有擔當的老審計人, 審計的作用才愈加凸顯。 電腦中級證書、中高級審計師、研究生學歷……這些都已成為審計人身上的“標籤”, 大資料審計、政策跟蹤審計、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等等, 也逐漸成為審計人的“家常便飯”, 對於老同志而言, 面對並掌握這些新鮮事物有些力不從心。 但是, 作為一名有27年黨齡的老黨員, 劉志剛坦言, 當初加入中國共產黨, 就是為了能以更加嚴格的要求約束自己, 踏實工作, 為審計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14年業務科室的打磨, 15年辦公室工作的錘煉, 劉志剛一直兢兢業業, 恪盡職守。

他說:“審計工作就是為老百姓謀幸福的, 做好審計工作, 是我的本分, 也是我當年進入審計系統的初心。 這麼多年, 我服務了審計, 審計也滋養了我, 我與審計已不可分割。 ”

“70”後:“我為成為審計人而驕傲, 為擔負起百姓福祉而自豪”

對於為什麼要入黨?重慶市萬州區的審計工作人員譚繼紅說父親對她的影響是最大的, 對於雙親早亡的父親, 能上大學並成長為幹部是很不容易的,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今天”, 這是父親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受父親的薰陶, 2003年, 譚繼紅也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

“我工作的第一個十年是從事會計工作, 常和審計打交道,

審計人員總能在海量資料中發現問題, 為經濟保駕護航, 為群眾排憂解難, 讓我很是羡慕。 ”譚繼紅回憶道。

2007年, 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 譚繼紅成為了一名審計人, 這也讓她體會到了這個職業的酸甜苦辣, 拖個行李箱在外審計成為常態, “遠看像逃難的, 近看像要飯的”, 譚繼紅打趣道, 親人無法經常陪伴一直是心中的遺憾和愧疚, 但是當看到百姓臉上樂呵呵的笑容時, 她覺得什麼都值了!

今年是譚繼紅工作的第三個十年, 也是來到審計系統的第十年, 十年時光已將一個“門外漢”打磨成業務骨幹, 譚繼紅說:“十年前, 我為成為審計人而驕傲, 十年來, 我為擔負起百姓福祉而自豪, 未來, 一心為民也必將會是我的使命和目標。

作為一名有著15年黨齡的“老黨員”, 王偉在來到河南省審計廳之前經歷了多個崗位的打磨和錘煉, 養成了過硬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工作態度。 習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一心為民的坦蕩情懷和擲地有聲的篤定誓言更堅定了他選擇審計工作的初心, 也明確了未來工作的使命。

2015年, 王偉通過河南省審計廳遴選來到辦公室, 從事文字工作, 初來乍到的他很快被單位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氛圍所感染, 被審計人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嚴謹認真、負重前行的精神所吸引, 被審計監督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的貢獻所震撼, “我為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光榮的審計人而驕傲。 ”王偉充滿鬥志地說。

作為一名來到審計戰線兩年多的“新兵”,王偉深知“學習”是工作永恆的主題,學習業務知識,學習前輩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學習提高文字能力。兩年多來,王偉不僅對自己日常負責的事務越來越得心應手,對審計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審計,就是為咱普通人謀福利的啊,”王偉頗有感觸地說,“雖然我負責的是文字工作,沒有直接接觸審計業務,但是透過這一字一句,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審計為老百姓做的實事!”

“80”後:“老百姓對審計工作的認可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從小爺爺爸爸媽媽三個黨員口耳相傳,讓我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朦朧的認識。長大後讀了一些關於優秀黨員的故事,使得我迫切希望成為一名黨員,將百姓的需求化為己任,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山西省審計廳的鄭楠回憶道,終於在2011年,他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在報考公務員選擇崗位時,鄭楠覺得把國家運行比作一部大書,審計就像它的索引目錄,審計可以通過廣闊視角、直接路徑、具象方式,來瞭解國家經濟運行。更重要的是,審計是一項關乎民生的工作,這與當時入黨時的“初心”是一致的。2014年底,鄭楠考入山西省審計廳,先後在企業處、投資處工作,在前輩們的指點和自己的摸索中,鄭楠對審計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審計在促進國家監督和保障民生方面發揮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如果審計工作做到位,就能推動百姓的權益落到實處。”鄭楠開心地說。習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鄭楠堅定地踐行著自己的審計初心:“老百姓對審計工作的認可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這位“80”後審計人篤定地說。

“90”後:“審計幫助我成長”

作為一名文科生,陳乙禎從未想過會進入審計系統工作,但卻十分敬佩著這份職業,因為這是一份為人民謀福祉的事業,是一份身負“打虎、拍蠅”光榮使命的職業。“當時就想,如果我能成為其中的一員,一定清正廉潔、兢兢業業,努力工作,無愧於‘人民利益守護者’的稱號。”陳乙禎微笑地回憶著“初心”。

2016年8月,陳乙禎進入江蘇省審計廳辦公室,做文秘和資訊工作。初接觸審計,陳乙禎興奮地說:“文字工作是我的專長,幹好了,便會使審計得到政府和群眾以及被審計單位的支援和理解;幹不好,會使審計工作事倍功半。扛著這份責任,我便把自己和審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陳乙禎對審計幹部隊伍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兒時的我曾聽說機關工作就是朝九晚五、一杯茶一張報紙,而如今進入機關大門才真正知道,這是一項很光榮而繁忙的事業,是真的可以為百姓實實在在做一些事的,有時一天下來都沒怎麼離開座椅,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陳乙禎十分認真地說:“同事們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激勵著我,我已鄭重地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自覺接受黨組織的考驗,時刻以一名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

作為一名審計新兵,陳乙禎深知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一方面,她通過書籍和資料積極學習公文寫作、審計理論,扎實文字功底;另一方面,通過與同事交流、請教,熟悉辦文流轉程式,積累經驗。此外,陳乙禎表示在工作中要多積極思考,大膽創新,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工作一年來,審計幫助我成長,我收穫良多,未來我將以更大的熱忱投入這份工作,無愧於為人民謀福祉的審計事業。”陳乙禎頗有感觸地說。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習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無數個審計人正是把為老百姓謀幸福作為審計初心,將“為民而審”作為審計使命,踏踏實實幹好審計工作,為繪就中國夢的美好藍圖篤定前行。

(責任編輯:石敏琦 郭相淮)

”王偉充滿鬥志地說。

作為一名來到審計戰線兩年多的“新兵”,王偉深知“學習”是工作永恆的主題,學習業務知識,學習前輩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學習提高文字能力。兩年多來,王偉不僅對自己日常負責的事務越來越得心應手,對審計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審計,就是為咱普通人謀福利的啊,”王偉頗有感觸地說,“雖然我負責的是文字工作,沒有直接接觸審計業務,但是透過這一字一句,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審計為老百姓做的實事!”

“80”後:“老百姓對審計工作的認可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從小爺爺爸爸媽媽三個黨員口耳相傳,讓我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朦朧的認識。長大後讀了一些關於優秀黨員的故事,使得我迫切希望成為一名黨員,將百姓的需求化為己任,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山西省審計廳的鄭楠回憶道,終於在2011年,他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在報考公務員選擇崗位時,鄭楠覺得把國家運行比作一部大書,審計就像它的索引目錄,審計可以通過廣闊視角、直接路徑、具象方式,來瞭解國家經濟運行。更重要的是,審計是一項關乎民生的工作,這與當時入黨時的“初心”是一致的。2014年底,鄭楠考入山西省審計廳,先後在企業處、投資處工作,在前輩們的指點和自己的摸索中,鄭楠對審計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審計在促進國家監督和保障民生方面發揮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如果審計工作做到位,就能推動百姓的權益落到實處。”鄭楠開心地說。習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鄭楠堅定地踐行著自己的審計初心:“老百姓對審計工作的認可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這位“80”後審計人篤定地說。

“90”後:“審計幫助我成長”

作為一名文科生,陳乙禎從未想過會進入審計系統工作,但卻十分敬佩著這份職業,因為這是一份為人民謀福祉的事業,是一份身負“打虎、拍蠅”光榮使命的職業。“當時就想,如果我能成為其中的一員,一定清正廉潔、兢兢業業,努力工作,無愧於‘人民利益守護者’的稱號。”陳乙禎微笑地回憶著“初心”。

2016年8月,陳乙禎進入江蘇省審計廳辦公室,做文秘和資訊工作。初接觸審計,陳乙禎興奮地說:“文字工作是我的專長,幹好了,便會使審計得到政府和群眾以及被審計單位的支援和理解;幹不好,會使審計工作事倍功半。扛著這份責任,我便把自己和審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陳乙禎對審計幹部隊伍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兒時的我曾聽說機關工作就是朝九晚五、一杯茶一張報紙,而如今進入機關大門才真正知道,這是一項很光榮而繁忙的事業,是真的可以為百姓實實在在做一些事的,有時一天下來都沒怎麼離開座椅,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陳乙禎十分認真地說:“同事們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激勵著我,我已鄭重地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自覺接受黨組織的考驗,時刻以一名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

作為一名審計新兵,陳乙禎深知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一方面,她通過書籍和資料積極學習公文寫作、審計理論,扎實文字功底;另一方面,通過與同事交流、請教,熟悉辦文流轉程式,積累經驗。此外,陳乙禎表示在工作中要多積極思考,大膽創新,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工作一年來,審計幫助我成長,我收穫良多,未來我將以更大的熱忱投入這份工作,無愧於為人民謀福祉的審計事業。”陳乙禎頗有感觸地說。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習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無數個審計人正是把為老百姓謀幸福作為審計初心,將“為民而審”作為審計使命,踏踏實實幹好審計工作,為繪就中國夢的美好藍圖篤定前行。

(責任編輯:石敏琦 郭相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