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普通人怎樣實現最基礎的財務自由

你離財務自由有多遠?…遠到不敢想“有多遠”。

最近總是有朋友抱怨工作累, 要是啥時候能財務自由就好了。 財務自由, 很多人眼中宛如天堂的一個詞,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它。

所謂財務自由, 就是非工資收入大於總支出, 用數學公式來表達, 就是:

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花銷。 舉例來說, 如果你每月有3000塊錢的被動收入, 而你的月開銷為2500元, 那你就已經達到了人人都羡慕的財務自由狀態了。

達到這個層面的話, 我們就不必再為錢工作了, 而是為了興趣、為了愛好、為了理想等等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財務自由了,

屬於我們的時間也就自由了, 這不就是理想中的人生嘛!

比如佛蘭克林, 就是領導美國獨立戰爭, 還參與起草美國《獨立宣言》和憲法的那個人, 據說他在42歲實現財務自由之後, 便開始跟隨自己的興趣進行精神自由類的活動, 最終在自己的身份標籤中, 添加了一長串稱謂, 比如印刷商、出版商、著名的物理學家、哲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慈善家等等各種家。

如果不談偉人, 我們談談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是一種什麼體驗?

去翻知乎, 有人說財務自由之後, 把原來的比亞迪(002594,股吧)S6換成了寶馬5系;把原來遠離市區的小兩房換成了靠近市中心的大四房;原來現代簡約的裝修風格也換成了歐式風格;家裡請了保姆來照顧飲食起居;大部分資產都用來買了保險和理財產品;不用每天上下班,

可以睡到自然醒;每個季度會安排一次出國遊, 打算把小時候想去的國家都去一遍……

這不就是無數次出現在我夢中的人生嗎?哪怕能實現其中一項改變, 也特別知足了!

有人說, 要實現財務自由就得去工作多賺錢。 多賺錢不假, 積攢的錢多了, 能拿來投資的雪球才能越滾越大, 以後靠利息生活才能成為可能。 但再怎麼說, 工作賺錢也只是主動收入, 一旦不工作, 收入就會立即消失, 到最後還得指著被動收入實現財務自由。

那麼被動收入都有哪些呢?

粗略的整理一下, 比如:

1. 投資賺錢, 增加利息收入;

2. 租金賺錢, 比如把閒置的房子租出去,

甚至把汽車也租出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