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教育中,家長如何樹立自己的威嚴?

在教育實施的過程中,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需要制定許許多多的規則, 規範學生的學習習慣、行為舉止, 從而引導學生向博學、健康的方向發展。

同時, 還需要賦予老師足夠的權威, 這樣才能讓學生聽其言、遵其教, 在學習生活中不斷提升;而不是老師雖然諄諄教誨, 學生卻這邊聽、那邊扔, 無法達到教育的目的。

同樣的, 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也需要樹立自己的權威;家長是一個家庭的生活支柱, 學生的衣食來源, 所以, 在家庭中, 家長樹立威嚴還是能夠輕鬆實現的;而家長的權威, 經常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孩子的教誨, 他們能夠聽從

除了滿足孩子的衣食住行之外, 作為家長, 還要對孩子進行足夠的教誨, 讓他們更好的去適應生活。 家長把個人經驗, 通過直接的方式傳授給孩子時, 孩子也不是言聽計從的, 尤其他們逐漸長大後, 形成自己的人生觀, 父母的教誨, 往往更加難以接受。

假如家長沒有足夠的權威, 對孩子提出的教誨, 不僅不能獲得孩子的認同, 還會被他們所挑剔和反對;有時候, 即使表面接受了家長的看法, 轉過身卻依舊我行我素, 這種教育的結果, 往往是等於零。

2、對孩子的批評, 他們能夠接受

任何人的成長, 都會出現一些偏差, 同時, 也伴隨著被糾錯的過程;年紀越小, 對事物缺乏認知和正確觀念的情況下, 容易做錯一些事情, 這個時候, 孩子就需要在家長或老師的指導下, 認識到自己的不當之處, 從而改正自己的錯誤。

在家庭生活中,

家長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孩子不明黑白, 從而做出錯誤的選擇, 或者釀成了禍端;如何讓學生瞭解到自己的錯誤, 並且徹底糾正這種行為呢?批評教育就顯得很重要, 家長的權威越大, 這種批評的效果也越理想。

3、對孩子的希望, 他們能夠努力

每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中,

無不蘊含著父母的殷切希望。 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把握眼前時光, 努力讀書學習;希望孩子能夠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趁著大好年華, 多學一門技能傍身。

可是, 現實生活中, 許多學生都難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們貪玩的天性無法得到釋放, 就埋怨家長給自己太多壓力, 他們總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上去思考, 認為父母的做法有許多不能贊同和接受的。

假如家長沒有足夠的權威, 即使對孩子滿懷希望, 也未必能夠感化到他們, 從而讓他們有意識的去主動學習;而如果家長有足夠的威嚴, 可以適當壓制孩子叛逆的心思, 即使不認可父母的行為, 也會為了討父母歡心而去努力。

家庭雖然是講情的地方,但是仍然需要規則的存在;家長以身作則,用真正關心和愛護孩子的心態,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良好的家風,更容易從一點一滴上去給孩子做好榜樣的作用。

當然,家長的力量和學識比學生強上許多,家長威嚴的樹立,不能依靠簡單粗暴的方式,更應該建立在信賴的基礎上,從而讓學生對家長產生尊敬的感情,這樣才能達到積極的教育作用。

家庭雖然是講情的地方,但是仍然需要規則的存在;家長以身作則,用真正關心和愛護孩子的心態,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良好的家風,更容易從一點一滴上去給孩子做好榜樣的作用。

當然,家長的力量和學識比學生強上許多,家長威嚴的樹立,不能依靠簡單粗暴的方式,更應該建立在信賴的基礎上,從而讓學生對家長產生尊敬的感情,這樣才能達到積極的教育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