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短視頻下半場:關鍵在變現

互聯網幾乎一年一個風口, 瞬息萬變, O2O、共用經濟、短視頻等, 其中, 以短視頻為代表的內容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 它既是一個獨立的領域同時與各個行業相互融合。

估值數百億美金的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判斷, 短視頻正在進入全民變現時代。

隨著短視頻創作者急劇增長, 比內容更現實的是, 內容創作者的流量變現問題, 這已經成為困擾創作者的痛點。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關鍵。

短視頻玩家現狀:除了內容, 關鍵是生存

在很多人看來, 短視頻團隊都是光鮮亮麗的:一條估值過10億、辦公室小野成為Facebook最大亞洲網紅之一, 聽起來很讓人嚮往。 於是, 越來越多的媒體人、創業者前赴後繼地進入到短視頻行業, 希望自己分上一波短視頻內容的紅利。 然而, 創業的路註定充滿坎坷。 創作者們真實的生存狀態, 卻相當殘酷。 相關資料顯示, 整個行業至少50%以上的短視頻博主,

都沒有實現收支平衡。

短視頻博主為什麼賺錢這麼難?變現方式有限仍是最大的問題。 目前, 整個短視頻行業的變現方式仍然是以平臺分成、廣告植入、流量變現為主, 而這三者之間又是相互關聯的。

另一方面, 很多短視頻團隊早期, 並沒有精力或能力在商業拓展、商業談判做更多拓展。 同時在與廣告主進行洽談時, 因為沒有品牌的影響力, 沒有本錢討價還價, 基本上是任廣告主宰割。 西南地區某美食短視頻博主, 單集視頻播放量300萬以上, 由於缺乏商務能力, 一期視頻植入一個廣告只能賣到5000元。 除去拍攝成本、人力物力後, 基本上所剩無幾, 更別談運營推廣了。 而暴走大事件一期廣告報價要200萬以上,

且甲方不能干涉內容製作, 相比之下, 天壤之別。 這就是小團隊與大IP的差距, 而目前市場上, 絕大部分團隊都是前者。 隨著短視頻風口的持續, 強者越強, 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 在行業內體現得淋漓盡致。

短視頻平臺的首要問題, 如何解決變現

從目前的行業情況來看, 短視頻已經進入了深耕細作的下半場競爭, 整個行業看起來依然生命力旺盛。 然而, 商業模式不明朗, 創作成本高等問題如果遲遲不解決, 那麼創作者與平臺的發展都會受到阻礙。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視頻網站, YouTube針對這種情況作出了相應的對策。 只要Up主同意YouTube在他們的視頻前面插播廣告, YouTube就會將55%的廣告費用分給UP主。 在UP主的廣告變現方面, YouTube也提供了相應的通道,

廣告可以通過YouTube夥伴合作專案或者MCN公司, 分配給UGC。 前者主要是視頻創作者和YouTube將視頻貼片或者嵌入廣告, 收入五五開分成。 同時, 平臺還會對UGC也會進行長期的挖掘和孵化。 YouTube的政策極大的刺激創作的發展。

由此可見, 幫助創作者解決變現問題, 這是平臺必須要考慮的, 但是僅僅給到扶持不夠, 平臺提供的應該是包括資金在內的系列扶持, 。 只有這樣才能搭建整個內容生態。 在這一點上, 中國的平臺已經走得比YouTube更遠, 做得更全面。

在國內, 最早推出扶持計畫的今日頭條, 昨天再次拿出20億, 西瓜視頻宣佈【3+X】變現計畫。 國內, 西瓜視頻是最早推出的解決視頻創作者變現問題的計畫。 尤其此次拿出 20 億為創作者預付製作費,

解決創作者視頻前期拍攝成本問題。 還從多個方面落地變現:包括粉絲觀看收益3倍。 已有粉絲點擊一次, 所獲收益是非粉絲的3倍。 其次推出的視頻電商功能。 創作者可以在短視頻中插入與視頻內容有關的商品卡片, 再通過自營商品或與電商平臺的傭金分成獲得收益。 參與內測的創作者巧婦9妹, 8 天的時間她通過視頻賣出了 30 噸皇帝柑, 銷售額接近 40 萬。 接下來要上線的直播功能, 也能讓短視頻創作者通過互動形式, 與粉絲進行溝通交流, 從而更好地進行粉絲流量變現。

在西瓜視頻上,一個專注農村生活的博主鄉野丫頭,專注做一些像採摘玉米、釣魚、打稻穀、農食...這些田園生活的原創內容。迄今為止,她在西瓜視頻的視頻播放量已經接近 7000 萬,半年時間已經從獲得西瓜視頻 15 萬元收益。這對於一個靠農作物作為主要經濟來源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筆不菲的收入。而另外一個創作者顧爺,他的藝術科普短視頻內容,僅在西瓜視頻上,播放量就超過 7230 萬,平臺除了分成,也參與了聯合出品。於是,他在西瓜的收益超過百萬。這可能比很多融資千萬的項目收益還高。

流量可以吸引創作者入駐,但變現能幫助創作者沉澱下來。能幫助創作者賺到錢,是平臺吸引短視頻創作者的核心競爭力。對於創作者而言,在行業發展風口期,盡可能通過一切的途徑變現,維持團隊的生存,再謀求路徑內容的進一步優化,這才是視頻創作者的基本。

MCN和平臺,兩者缺一不可

就像直播爆發時,平臺需要網紅經濟公司一樣,短視頻行業的人潮湧動,同樣也讓MCN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MCN,其實說白了更多像是短視頻網紅孵化和經紀公司,能讓短視頻的創作者通過MCN,獲得更多流量、品牌的曝光、商業變現。MCN説明內容創業者孵化IP,並實現內容品牌化,商業化、頭部化。

在目前的短視頻行業中,內容創作者、使用者、廣告主之間的關係,還處在比較早期的狀態,大量的內容創作者,根本不懂如何吸引和維護粉絲,更不瞭解如何吸引廣告主。這時,MCN的誕生,就解決了紅人養成問題,包括篩選、定位、養成、流量放大、社群維護等等一系列靠個人團隊幾乎不能完成的工作。術業有專攻,讓內容的只專注內容,流量和商業交給合作方,這已經是許多內容創作者的選擇,成為了一個行業趨勢。

但是,由於成本和內容的限制,規模化是MCN面臨的現實問題。同時並非所有內容創作者都有與MCN的機會。MCN選擇內容創作者的要求並不低,新片場MCN的CEO尹興良就曾透露他們簽約者的條件:對內容的理解、感覺和天賦、做的內容是否是年輕人喜歡的而且未來有商業化價值的。可見,並非所有創作者都有機會與MCN合作。中國最大的MCN,目前旗下總共孵化和簽約了200多個帳號,而在今日頭條平臺上,僅僅頭條號已經超過了40多萬個,這對於中國做短視頻的創作者來說,與MCN只是屬於極少數優質帳號。

MCN極大的推動了頭部內容的發展,説明一些有潛力的帳號發展成為頭部內容,從而贏得更多的流量和商業機會,最後有機會成為頭部IP。與此同時,MCN與平臺的合作也越來越緊密,平臺給與MCN更多流量和資源,扶持,MCN對於平臺政策和合作回饋,也會幫平臺發展的更好。從而更好的推動了整個行業發展。

但從覆蓋面上看,對於中長尾創作者,相比MCN,平臺的准入門檻寬鬆得多。實際上,不管是個人團隊還是MCN,都能讓內容被更多使用者看到。入駐對個人團隊有流量有扶持有收入的平臺。能夠幫助他們發展的更好。

西瓜視頻,依靠今日頭條的人工智慧推薦以及創作者扶持體系,讓很多短視頻有了發展的基礎。 “原創倍增計畫又保證內容創作者發佈的原創短視頻,有不低於10萬次的推薦量。而在剛剛推出的「西瓜出品」計畫中,20 億創作者預付製作費,對不少短視頻創作團隊來說,解決了資金困難的痛點。

喬治·奧威爾說:“存在的只是現在,而不是任何一個故事的一部分。” 對創作者而言,既然短視頻風口這麼劇烈,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就避免不了。選擇合適的平臺,讓自己在短視頻大潮中活下去,再圖發展,這才是當下之急。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聯網明星創業公司臉萌、FaceU等品牌操盤手,關注互聯網和科技創業。歡迎關注我們。

在西瓜視頻上,一個專注農村生活的博主鄉野丫頭,專注做一些像採摘玉米、釣魚、打稻穀、農食...這些田園生活的原創內容。迄今為止,她在西瓜視頻的視頻播放量已經接近 7000 萬,半年時間已經從獲得西瓜視頻 15 萬元收益。這對於一個靠農作物作為主要經濟來源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筆不菲的收入。而另外一個創作者顧爺,他的藝術科普短視頻內容,僅在西瓜視頻上,播放量就超過 7230 萬,平臺除了分成,也參與了聯合出品。於是,他在西瓜的收益超過百萬。這可能比很多融資千萬的項目收益還高。

流量可以吸引創作者入駐,但變現能幫助創作者沉澱下來。能幫助創作者賺到錢,是平臺吸引短視頻創作者的核心競爭力。對於創作者而言,在行業發展風口期,盡可能通過一切的途徑變現,維持團隊的生存,再謀求路徑內容的進一步優化,這才是視頻創作者的基本。

MCN和平臺,兩者缺一不可

就像直播爆發時,平臺需要網紅經濟公司一樣,短視頻行業的人潮湧動,同樣也讓MCN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MCN,其實說白了更多像是短視頻網紅孵化和經紀公司,能讓短視頻的創作者通過MCN,獲得更多流量、品牌的曝光、商業變現。MCN説明內容創業者孵化IP,並實現內容品牌化,商業化、頭部化。

在目前的短視頻行業中,內容創作者、使用者、廣告主之間的關係,還處在比較早期的狀態,大量的內容創作者,根本不懂如何吸引和維護粉絲,更不瞭解如何吸引廣告主。這時,MCN的誕生,就解決了紅人養成問題,包括篩選、定位、養成、流量放大、社群維護等等一系列靠個人團隊幾乎不能完成的工作。術業有專攻,讓內容的只專注內容,流量和商業交給合作方,這已經是許多內容創作者的選擇,成為了一個行業趨勢。

但是,由於成本和內容的限制,規模化是MCN面臨的現實問題。同時並非所有內容創作者都有與MCN的機會。MCN選擇內容創作者的要求並不低,新片場MCN的CEO尹興良就曾透露他們簽約者的條件:對內容的理解、感覺和天賦、做的內容是否是年輕人喜歡的而且未來有商業化價值的。可見,並非所有創作者都有機會與MCN合作。中國最大的MCN,目前旗下總共孵化和簽約了200多個帳號,而在今日頭條平臺上,僅僅頭條號已經超過了40多萬個,這對於中國做短視頻的創作者來說,與MCN只是屬於極少數優質帳號。

MCN極大的推動了頭部內容的發展,説明一些有潛力的帳號發展成為頭部內容,從而贏得更多的流量和商業機會,最後有機會成為頭部IP。與此同時,MCN與平臺的合作也越來越緊密,平臺給與MCN更多流量和資源,扶持,MCN對於平臺政策和合作回饋,也會幫平臺發展的更好。從而更好的推動了整個行業發展。

但從覆蓋面上看,對於中長尾創作者,相比MCN,平臺的准入門檻寬鬆得多。實際上,不管是個人團隊還是MCN,都能讓內容被更多使用者看到。入駐對個人團隊有流量有扶持有收入的平臺。能夠幫助他們發展的更好。

西瓜視頻,依靠今日頭條的人工智慧推薦以及創作者扶持體系,讓很多短視頻有了發展的基礎。 “原創倍增計畫又保證內容創作者發佈的原創短視頻,有不低於10萬次的推薦量。而在剛剛推出的「西瓜出品」計畫中,20 億創作者預付製作費,對不少短視頻創作團隊來說,解決了資金困難的痛點。

喬治·奧威爾說:“存在的只是現在,而不是任何一個故事的一部分。” 對創作者而言,既然短視頻風口這麼劇烈,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就避免不了。選擇合適的平臺,讓自己在短視頻大潮中活下去,再圖發展,這才是當下之急。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聯網明星創業公司臉萌、FaceU等品牌操盤手,關注互聯網和科技創業。歡迎關注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