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家大院|到這個有錢人家裡坐一坐

那裡一定有坑坑窪窪的石板路, 土黃的大門上貼著喜氣的福字, 放學歸來的孩子們追逐著, 巷口掛著那遲遲未落的夕陽, 整座古城籠罩在金黃的餘暉中, 靜謐又慈祥, 這是我想像中的平遙, 而王家大院似乎是不可或缺的一站。

攝影/張小懋同學 王家大院城門

攝影/張小懋同學 角樓

旅程對於每個人來說, 意義不同。 有人享受到此一遊的成就感, 有人享受追根溯源溝通天地的快感,

而我只是想到不同的地方走一走, 或穿梭在歷史的痕跡中, 找到屬於我想要的氛圍和氣息。 王家大院, 可能是這二者的結合體吧。

攝影/張小懋同學 行走在王家大院裡

攝影/張小懋同學 護城牆上

堡牆高築, 院落珠聯璧合, 有著北方雄偉、厚重、粗獷的風格;而俯首抬頭之間的三雕藝術品又無不包含著南方之雋秀、幽雅、古樸。 所以下午的三個小時, 是完全不能夠領略到王家大院風采之一二的。 如果你喜歡人文、建築, 建議安排一整天的時間, 當然, 僅僅為了攝影拿上你的相機也能轉大半天, 因為每一個轉角,

每一個門廊, 都可能讓你創作出一張人文大片。

攝影/張小懋同學 王家大院

和其他大家族一樣, 祖輩辛苦創業, 幾輩人漸次走向輝煌, 後輩人最終以日落西山結局, 這似乎成了大家族逃不出的魔咒。

王家祠堂內供奉著賣豆腐的擔子, 據說當年王家的祖輩靠著做豆腐的手藝發家,

從而走上了經商的道路, 隨著13代人的努力, 到清朝, 吳三桂舉兵叛亂, 清政府急需軍馬糧草之際, 王謙受、王謙和兄弟二人以經營牲畜之優勢, 首先向平陽知府獻馬24匹, 接著便受命為清軍籌集軍馬糧草, 於是借官得威。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普世觀念中, 家財萬貫的富商, 始終都不及一個一官半職更顯榮耀, 更何況更多的特權讓王家嘗到甜頭, 於是從此開始仕途之戰, 這也使得王家走向了更為顯赫的位置, 也最後走向了衰敗。

攝影/張小懋同學 門環惹銅綠

當後人沒有嘗過經商的艱辛,僅僅以錢捐官便能享受到特權的時候,即使大興教育,能耐得住寒窗之苦的人又何其少。紈絝子弟,一擲千金,坐吃山空,最後竟然淪落到變賣城堡流落街頭行乞的命運,讓人扼腕。

攝影/張小懋同學 門廊

攝影/張小懋同學 王家大院

日落時分可以隨意登上一處城牆,夕日的餘暉會將地面映照成金黃色,明亮或暗黑,我靜靜地走著,從高牆往裡望去,城牆內是一排排的青瓦房,交錯的小巷,除了主幹道被絡繹不絕的遊客佔領,其他地方罕見人至,偶見一兩隻小狗撒歡地奔跑著。

攝影/張小懋同學 王家大院

攝影/張小懋同學 王家大院

默默坐著看太陽一點點的下沉,心裡多出了一絲失落,夕陽中靜默的城牆,年復一年地守望著這個院子,從過去到現在,在這裡生活的老人和剛剛奔跑著回家的孩子,日日月月地進行著平凡的生活,從現在到未來。我,似乎帶著一顆觸摸過去的好奇心來到這裡,卻發現圍牆內多的是我鞭長莫及的故事,而圍牆外的世界我更不懂,我甚至稱不上是一個過客,對於這座城或者這個世間。

攝影/張小懋同學 王家大院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王家大院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張小懋同學 更新:2017.11.27

攝影/張小懋同學 門環惹銅綠

當後人沒有嘗過經商的艱辛,僅僅以錢捐官便能享受到特權的時候,即使大興教育,能耐得住寒窗之苦的人又何其少。紈絝子弟,一擲千金,坐吃山空,最後竟然淪落到變賣城堡流落街頭行乞的命運,讓人扼腕。

攝影/張小懋同學 門廊

攝影/張小懋同學 王家大院

日落時分可以隨意登上一處城牆,夕日的餘暉會將地面映照成金黃色,明亮或暗黑,我靜靜地走著,從高牆往裡望去,城牆內是一排排的青瓦房,交錯的小巷,除了主幹道被絡繹不絕的遊客佔領,其他地方罕見人至,偶見一兩隻小狗撒歡地奔跑著。

攝影/張小懋同學 王家大院

攝影/張小懋同學 王家大院

默默坐著看太陽一點點的下沉,心裡多出了一絲失落,夕陽中靜默的城牆,年復一年地守望著這個院子,從過去到現在,在這裡生活的老人和剛剛奔跑著回家的孩子,日日月月地進行著平凡的生活,從現在到未來。我,似乎帶著一顆觸摸過去的好奇心來到這裡,卻發現圍牆內多的是我鞭長莫及的故事,而圍牆外的世界我更不懂,我甚至稱不上是一個過客,對於這座城或者這個世間。

攝影/張小懋同學 王家大院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王家大院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張小懋同學 更新:2017.11.27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