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與印尼攜手共建實驗室?來看浙大如何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

杭州, 北緯30°16′, 初冬, 層林盡染, 美不勝收;雅加達, 南緯6°10′, 驕陽似火, 熱情洋溢。 浙江大學, 中國頂尖大學之一, 印尼技術評估與應用署(BadanPengkajian dan Penerapan Teknologi, 簡稱BPPT), 印尼著名科研機構, 相隔4800公里, 攜手共建中國-印尼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 造福兩國人民。

2017年11月27日, 中國-印尼科技創新合作論壇在位於雅加達的印尼研究技術與高等教育部隆重舉行。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印尼人類發展與文化統籌部長普安(Puan Maharani)出席論壇, 發表主旨演講, 並見證了中國科學技術部和印尼研究技術與高等教育部簽署科技創新合作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 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宋永華攜校長助理陳鷹率浙大代表團應邀出席論壇,

代表團成員包括藥學院、海洋學院、農學院、外事處、科研院相關負責人和教授。 論壇彙聚了包括浙江大學、清華大學、BPPT、萬隆理工、華為等兩國著名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的百余名代表。

強強聯合, 中國-印尼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

上午9時20分許, 在劉延東與普安的見證下, 浙江大學與印尼技術評估與應用署共建的中國-印尼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 浙江大學擁有雄厚的科研能力和交叉學科優勢, 印尼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 天然植物數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雙方將攜手開展天然來源活性物質的發現與大健康產品的研發, 推動兩國在生物科技領域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合作。

論壇分為四個專場, 分別是人文交流、聯合研究、科技園區、技術轉移。 宋永華在聯合研究專場講話, 介紹了浙江大學積極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落實2016年在貴陽舉行的第二次中國-印尼人文交流機制會議成果, 主動對接印尼著名科研機構, 充分發揮學校交叉學科優勢, 由藥學院牽頭, 聯合農學等生命科學學科, 與印尼方指定的聯合實驗室實施單位BPPT共建中國-印尼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 助推兩國科技創新合作。

共期未來, 浙大助力構建“一帶一路”教育科技共同體

論壇結束後,

宋永華一行應邀訪問了BPPT總部, 受到BPPT生物技術副主席EniyaListiani Dewi等熱烈歡迎。 宋永華和Eniya Listiani Dewi對於雙方在生物科技、海洋科技領域開展的卓有成效的合作與交流表示充分肯定, 並期待雙方推進合作的深度與廣度。

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

浙江大學主動出擊, 高端定位, 圍繞學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議目標, 以現有合作為基礎, 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和文化傳播三方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10餘個國家的近30所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 舉辦高端國際論壇, 搭建智庫合作及科技創新平臺。 中國-印尼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是浙江大學踐行“一帶一路”教育科技合作的階段性成果, 將繼續為構建“一帶一路”教育科技共同體, 為中國高等教育走向世界舞臺中心貢獻浙大力量與智慧。

文字記者:田敏捷

攝影記者:李敏

本文編輯:梁耐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