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血糖高不一定全是糖尿病,新糖友一定要做這個檢測

諾諾認識一個“偽糖友”李叔, 退休在家身體一直都很好, 但半年前一次體檢發現血糖高, 醫生覺得他是糖尿病, 建議他吃點降糖藥控制血糖。

吃了一段時間藥之後, 李叔的血糖仍然控制的不太理想, 空腹血糖經常在 10 mol/L 以上, 餐後有時能飆到 16、17 mmol/L, 他也沒有太在意。

直到最近李叔感覺上腹部時常會有點脹痛、背部也有不適感, 食欲不如以前, 急忙去醫院做深度檢查。

經驗豐富的醫生給他拍了腹部 CT, 結果發現胰腺上長了腫瘤, 再進一步檢查發現是胰腺癌。 轉到外科, 及時做完手術後, 不僅胰腺癌得到了控制,

血糖也穩定了。

血糖控制不好, 不一定都是糖尿病

內分泌醫生提示, 除了糖尿病, 還有很多疾病會引起血糖升高。 李叔這個引起血糖升高, 平時不太常見、但十分兇險的疾病是胰腺癌, 被稱為「癌中之王」。

胰腺癌之所以被醫學界稱為“癌症之王”, 是因為它是最致命、最難發現和擴散最快的癌症,

因此不易治療和致死率高。 所有惡性腫瘤中預後最差的癌症, 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肥肥”沈殿霞以及蘋果之父約伯斯都因胰腺癌去世。

糖尿病和胰腺癌有什麼關係?

臨床上統計, 約 40% 的胰腺癌患者, 會有糖尿病或高血糖。 也有研究提示, 糖尿病患者得胰腺癌的風險要高於血糖正常的人。

一方面, 血糖太高, 就有可能刺激胰腺, 從而導致胰腺細胞的癌變;

另一方面, 胰腺癌會損害胰腺調節血糖的功能, 而且胰腺癌細胞還有可能讓身體產生胰島素抵抗, 讓患者出現類似 2 型糖尿病的表現, 治癒後血糖會恢復正常。

哪些糖友要注意?

並不是得了糖尿病就會得胰腺癌, 但是如果有下面這些情況的糖尿病, 那就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了。

1. 最近 1 年內才發現的新發糖尿病;

2. 血糖突然升到很高水準, 同時很難用藥物控制, 很快形成胰島素抵抗;

3. 症狀不典型, 缺少「多飲、多尿、多食」的三多典型表現, 但「體重減輕」這一少明顯;

4. 年齡偏大, 一般在 55 歲以上;

5. 家裡沒有什麼其他人得糖尿病;

6. 一般不是特別胖, 也沒有高血脂等問題。

查胰腺癌要做哪些檢測?

如果醫生懷疑不是單純的糖尿病, 而可能是腫瘤, 就需要做一些檢查。

1. 強化 CT

也叫增強 CT, 這是醫生如果懷疑某位患者有胰腺腫瘤, 首先會選擇的檢查。

2. 抽血驗腫瘤標誌物

腫瘤標誌物是一大類抽血化驗, 可能表示腫瘤病情的指標。

3. 內鏡超聲(EUS)

如果醫生懷疑患者得了腫瘤, 但是 CT 上又找不到, 那可能還會做這個類似胃鏡的檢查。

在內鏡超聲下, 醫生有可能發現非常小的腫瘤, 還可以穿刺病理。

4. 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這個檢查也類似胃鏡, 但是檢查難度更高, 需要的時間也略長。 醫生可以通過這個檢查, 早期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

5. 其他

還有一些其他檢查, 比如胰管鏡、胰膽管內超聲、基因檢測等, 都可以幫助醫生在胰腺癌的早期就診斷出來。

胰腺癌一定要早期診斷

胰腺癌並不是最常見的腫瘤, 早期無明顯和特異的症狀和體征, 很難早發現, 使許多患者被誤診, 大多數胰腺癌患者就診時已屬晚期。

因此如果發現有胰腺癌的危險「信號」,比如新發現的、但又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一定要及時進行篩查,確診後儘快手術,把惡魔扼殺在萌芽狀態之中。

諾諾有話說

可能很多糖友文章看到一半,心裡已經要開罵了。

給我看這樣的文章,這是要嚇唬我嗎?

胰腺癌早期缺乏典型的表現,常常在診斷明確時,已經是中晚期。如果不進行治療,常常只有 4~6 個月的自然壽命。所以,胰腺癌是公認的 60 多種惡性腫瘤中恢復得最差的。

諾諾目的就是要提醒新發現血糖升高、而治療效果不好的朋友們注意:在治療的時候,如果需要,可以做個胰腺 CT,排除了胰腺癌,控糖治療更安心。

因此如果發現有胰腺癌的危險「信號」,比如新發現的、但又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一定要及時進行篩查,確診後儘快手術,把惡魔扼殺在萌芽狀態之中。

諾諾有話說

可能很多糖友文章看到一半,心裡已經要開罵了。

給我看這樣的文章,這是要嚇唬我嗎?

胰腺癌早期缺乏典型的表現,常常在診斷明確時,已經是中晚期。如果不進行治療,常常只有 4~6 個月的自然壽命。所以,胰腺癌是公認的 60 多種惡性腫瘤中恢復得最差的。

諾諾目的就是要提醒新發現血糖升高、而治療效果不好的朋友們注意:在治療的時候,如果需要,可以做個胰腺 CT,排除了胰腺癌,控糖治療更安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