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黃浦未來大不同!舊改、濱江規劃、商業轉型……區委書記詳述民生熱點!

黃浦不僅僅要商業繁榮, 還要有商業文化?如何推進老城改造?黃浦濱江未來的規劃是……

東方廣播中心和上海發佈聯合制作的“努力當好新時代的排頭兵、先行者——對話區委書記”系列訪談節目今天中午12:00正在FM93.4、AM990《市民與社會》欄目播出, 今天是第十六期, 訪談嘉賓為黃浦區委書記、區長杲雲, 一起來看看談了哪些民生熱點?

至此, 今年16個區區委書記訪談已全部發佈, 快點以下連結, 找找你所在區的未來藍圖吧:

節目錄製現場

推進舊區改造

市民:黃浦區是寸土寸金的都市核心區, 在保護好原有歷史風貌的同時, 老城廂將會如何改造?北京路是一條富有工業產業底蘊的街道, 未來的改造方向又是什麼?

杲雲:黃浦的舊改任務量非常大, 到去年年底, 黃浦的成片舊裡還有230多萬平方米, 二級舊裡以下房屋還有100萬平方米左右, 還有7.8萬戶居民“拎馬桶”。

南京東路街道微更新

對我們來說要加快推進的, 一是舊區徵收改造, 二是環境綜合整治, 三是“微更新”, 以此來解決老百姓的居住環境這個最大的民生問題。

城市微更新

留在當地, 留人留房, 這也是現在的一種嘗試。 老城廂二級舊裡以下房屋非常集中。 有些地方要徵收, 但有些地方目前還沒有徵收計畫, 或者需要保留保護。 不徵收的地方, 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條件我們是要解決的。 有些衛生設施沒有, 要想方設法給他裝上。 有些衛生設施、廚房是違法建築, 在依法拆除的同時, 要想辦法在房屋內部把廚衛功能重建好。

聚奎新村改造中

改建後的聚奎新村

如何統籌好城市有機更新、歷史風貌保護和改善群眾居住條件?這始終是黃浦區委區政府重點思考的命題。 北京東路地區就是未來的一個重點。 北京東路作為“生產資料一條街”, 曾經在上海的發展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近年來, 由於上海城市的轉型, 五金批發銷售這種業態日漸蕭條, 我們希望通過接下來的功能重塑和生態重建, 讓這個區域釋放出新的活力, 在上海城市發展中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

北京路上新改建的黃浦劇場

目前整個區域正在做規劃方案,從南京路到蘇州河,從黃浦江到成都路,整個區域大約1.6平方公里。規劃方案當中,這個區域總體以保護保留為主,其中有一些非常完整的里弄房子,原則上“留房留人”。但是,在這個地方居住不方便,接下來我們要通過更新改造,讓居民住得更舒心。

一是房屋功能的提升,房子是原來的外貌,在內部通過“螺螄殼裡做道場”,努力使每一戶都能有自己獨立的衛生間、獨立的廚房。

鄰家屋裡廂——廚衛

二是社區環境的提升,里弄房子對上海人來說,留下了很多兒時的記憶,現在我們想通過一些“微更新”,讓社區更加宜居、更有溫度。

比如,把閒置的公共空間改造成居民共用的公共客廳、溫馨雅致的社區書屋,在弄堂裡面植一些立體綠化,美化生態環境,也增添生機和活力。讓老城廂的生活既能找尋到城市的記憶、也能感受到時代的新意,既望得到過去、也看得到將來。

南京東路街道微更新——廁所改造

南京東路街道微更新

另外,有些地方是按照創意園區的理念進行改造,目前我們也在嘗試,尤其是在蘇州河沿線,有一些時尚、設計、創意的公司在裡面。同時,北京路這個區域當中有很多支馬路,我們希望挖掘出來後,能夠成為大家休閒的街區。

改造後的街頭一景

將來北京東路地區要成為黃浦區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地。這個區域是黃浦江蘇州河的黃金交匯處,有很好的區位優勢,也有很好的科技創新積澱,九十年代有一個科技京城,那時候的科技成果轉化就在這個區域。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科創+文創”的思路,集聚發展人工智慧、“互聯網+”等新產業,讓新技術和創新成果在這裡進行研發、展示、交易、互動,打造“蘇河時尚、海派矽巷”,“矽巷”就是代表科技創新的核心功能。

教育事業發展

市民:黃浦區是教育大區,名校多、老校多。如今,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黃浦是否能夠打破原有教育機制,培養更多擁有創意思維的人才?

杲雲:這正是我們在做的!黃浦的教育底蘊非常深厚,百年以上的學校有25所。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努力推動教育優質化、均衡化發展。同時,我們也在思考,作為上海這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培養的人才,應當是具備國際視野、擁有創新能力、適應全球競爭的高素質人才。

現在學生最大的瓶頸就是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不強,這也是我們基礎教育中的短板。我們通過與同濟大學合作,籌辦同濟黃浦設計創意中學,以此為試點,推動創新教育在全區推廣。

格致中學

這所學校採用“書院式”理念辦學,採取走班制與導師制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格致教育集團”的教師團隊承擔60%基礎型課程教學,同濟大學提供40%量身打造的拓展型、研究型課程。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正在對具有75年歷史的永興大樓(虎丘路95號)進行保護性修繕,作為未來的校區。

大同中學

前段時間我們還跟中國教育學會組建了科創教育發展中心,共同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我們希望激發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將來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有創新精神。我相信未來中國會有一批創新創意能力特別強的人活躍在各個領域當中。

黃浦是教育大區、教育強區,今後要在繼續推動高位均衡發展的同時,追求更有特色、更有品質的精品教育,努力成為教育改革的排頭兵、先行者。

黃浦濱江的規劃

市民:在45公里貫通當中,黃浦占了8.3公里。對黃浦濱江未來有些什麼設想和規劃?

杲雲:黃浦濱江正在提升,問題要一個個解決。最大的問題是,南外灘原來是一個生產岸線,很多功能是為城市生產包括基本運行配套的。現在要貫通,要把生產岸線置換出來,變成市民觀光休閒的生活岸線,這當中的難點我們要一個個解決。

世博黃浦體育園

比如原來這裡有城市糞便、垃圾運輸的碼頭,這些碼頭走水路運輸是最廉價也最方便的,現在通過技術的方案用陸路運輸,這樣就把岸線的寶貴資源讓出來給市民。

黃浦濱江

比如沿線原來有很多經營性場所,通過協商把經營地段讓出來變成公共開放的休閒空間。還有防汛牆,它作為城市安全的保障,絲毫不能動。這需要我們通過對岸線的精心設計,實現功能、景觀、風貌的協調統一。

遠望一號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按照“百年大計、世紀精品”的目標進行黃浦濱江的建設。推進的時候順勢而為,原來的一草一木能夠保留的我們都保留,能夠利用的我們充分利用,加上一些設計、美化,新舊有機結合在一起,現在已經完工的南浦大橋到盧浦大橋這一段很有味道,特別是“串珠成鏈”的綠色生態景觀以及穿插其中的各類健身休閒活動場地,在這個地方漫步是一種享受。我們有信心,把黃浦濱江岸線打造成為黃浦江兩岸最經典、最靚麗、最具魅力的一段。

盧浦大橋下的南園濱江

黃浦濱江——“步行道、騎行道、跑步道”三道合一

燈光問題我們也考慮了,未來可能有幾種變化。夏天的時候體現一種冷色調,冬天的時候體現一種暖色調,節慶的時候跟平時10點以後的光線不一樣。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感覺,但是總體體現高雅、高品質。

南浦大橋

打造商業文化

市民:如何讓更多的人喜歡在黃浦區“逛馬路”?如何吸引更多的商家來黃浦的馬路上開店?未來黃浦商業的發展的趨勢又是什麼?

杲雲:黃浦不僅僅要商業繁榮,還要有商業文化,我們也在引導商業往這方面進行轉型。黃浦的商業在上海舉足輕重,我們有“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高雅時尚的淮海路,還有新天地商圈、豫園商圈。這幾年實體商業受到電商的衝擊影響,正在經歷轉型的陣痛期。我們因勢而變、主動引導,通過政府和商家的良性互動,共同推動黃浦商業轉型。

豫園商城

這個轉型首先是要符合消費的趨勢,消費者現在更多不是以購物為主,可能是以休閒、社交為主。同時消費者不是急著買某樣東西,可能是逛街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非常有創意、吸引他的商品才會買,或者顧客能夠跟商品有一些互動的體驗,就會覺得很愉悅很開心。

南京路步行街

黃浦今明兩年有十多家商家改造,包括市百一店、世茂等都在改造。以消費者為核心,更多融入文化、藝術,包括休閒的元素在商業體中。讓消費者能夠盡情地放鬆,盡情地遊玩,總的來說,是要讓消費者有更好的購物體驗。

淮海路——香港廣場

從政府角度,我們要打造外部環境,今年以淮海路作為試點。原來的商業街比較多地考慮交通,比較少考慮行人、消費者的體驗度。這次著重從消費者角度來改造淮海路,實施煥新“風貌工程”“燈光工程”“通道工程”“導識工程”“店招工程”和“櫥窗工程”。要讓消費者可以漫步在步行道上,設計都要體現人性化。今年底有一段試點樣板段推出來,聽取各方意見之後再做完善。

淮海路——中環廣場

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在漫步過程當中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溫度。黃浦的另一大特色是有很多支馬路,這些支馬路裡有很多網紅店很有特色,只有你慢慢逛、慢慢看才能品出味道。黃浦接下來希望做出更多有特色的支馬路,打造“最上海”的休閒消費環境。

思南公館

杲雲和現場市民合影留念

編輯:周雪、季志平、謝真、景雯

北京路上新改建的黃浦劇場

目前整個區域正在做規劃方案,從南京路到蘇州河,從黃浦江到成都路,整個區域大約1.6平方公里。規劃方案當中,這個區域總體以保護保留為主,其中有一些非常完整的里弄房子,原則上“留房留人”。但是,在這個地方居住不方便,接下來我們要通過更新改造,讓居民住得更舒心。

一是房屋功能的提升,房子是原來的外貌,在內部通過“螺螄殼裡做道場”,努力使每一戶都能有自己獨立的衛生間、獨立的廚房。

鄰家屋裡廂——廚衛

二是社區環境的提升,里弄房子對上海人來說,留下了很多兒時的記憶,現在我們想通過一些“微更新”,讓社區更加宜居、更有溫度。

比如,把閒置的公共空間改造成居民共用的公共客廳、溫馨雅致的社區書屋,在弄堂裡面植一些立體綠化,美化生態環境,也增添生機和活力。讓老城廂的生活既能找尋到城市的記憶、也能感受到時代的新意,既望得到過去、也看得到將來。

南京東路街道微更新——廁所改造

南京東路街道微更新

另外,有些地方是按照創意園區的理念進行改造,目前我們也在嘗試,尤其是在蘇州河沿線,有一些時尚、設計、創意的公司在裡面。同時,北京路這個區域當中有很多支馬路,我們希望挖掘出來後,能夠成為大家休閒的街區。

改造後的街頭一景

將來北京東路地區要成為黃浦區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地。這個區域是黃浦江蘇州河的黃金交匯處,有很好的區位優勢,也有很好的科技創新積澱,九十年代有一個科技京城,那時候的科技成果轉化就在這個區域。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科創+文創”的思路,集聚發展人工智慧、“互聯網+”等新產業,讓新技術和創新成果在這裡進行研發、展示、交易、互動,打造“蘇河時尚、海派矽巷”,“矽巷”就是代表科技創新的核心功能。

教育事業發展

市民:黃浦區是教育大區,名校多、老校多。如今,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黃浦是否能夠打破原有教育機制,培養更多擁有創意思維的人才?

杲雲:這正是我們在做的!黃浦的教育底蘊非常深厚,百年以上的學校有25所。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努力推動教育優質化、均衡化發展。同時,我們也在思考,作為上海這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培養的人才,應當是具備國際視野、擁有創新能力、適應全球競爭的高素質人才。

現在學生最大的瓶頸就是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不強,這也是我們基礎教育中的短板。我們通過與同濟大學合作,籌辦同濟黃浦設計創意中學,以此為試點,推動創新教育在全區推廣。

格致中學

這所學校採用“書院式”理念辦學,採取走班制與導師制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格致教育集團”的教師團隊承擔60%基礎型課程教學,同濟大學提供40%量身打造的拓展型、研究型課程。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正在對具有75年歷史的永興大樓(虎丘路95號)進行保護性修繕,作為未來的校區。

大同中學

前段時間我們還跟中國教育學會組建了科創教育發展中心,共同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我們希望激發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將來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有創新精神。我相信未來中國會有一批創新創意能力特別強的人活躍在各個領域當中。

黃浦是教育大區、教育強區,今後要在繼續推動高位均衡發展的同時,追求更有特色、更有品質的精品教育,努力成為教育改革的排頭兵、先行者。

黃浦濱江的規劃

市民:在45公里貫通當中,黃浦占了8.3公里。對黃浦濱江未來有些什麼設想和規劃?

杲雲:黃浦濱江正在提升,問題要一個個解決。最大的問題是,南外灘原來是一個生產岸線,很多功能是為城市生產包括基本運行配套的。現在要貫通,要把生產岸線置換出來,變成市民觀光休閒的生活岸線,這當中的難點我們要一個個解決。

世博黃浦體育園

比如原來這裡有城市糞便、垃圾運輸的碼頭,這些碼頭走水路運輸是最廉價也最方便的,現在通過技術的方案用陸路運輸,這樣就把岸線的寶貴資源讓出來給市民。

黃浦濱江

比如沿線原來有很多經營性場所,通過協商把經營地段讓出來變成公共開放的休閒空間。還有防汛牆,它作為城市安全的保障,絲毫不能動。這需要我們通過對岸線的精心設計,實現功能、景觀、風貌的協調統一。

遠望一號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按照“百年大計、世紀精品”的目標進行黃浦濱江的建設。推進的時候順勢而為,原來的一草一木能夠保留的我們都保留,能夠利用的我們充分利用,加上一些設計、美化,新舊有機結合在一起,現在已經完工的南浦大橋到盧浦大橋這一段很有味道,特別是“串珠成鏈”的綠色生態景觀以及穿插其中的各類健身休閒活動場地,在這個地方漫步是一種享受。我們有信心,把黃浦濱江岸線打造成為黃浦江兩岸最經典、最靚麗、最具魅力的一段。

盧浦大橋下的南園濱江

黃浦濱江——“步行道、騎行道、跑步道”三道合一

燈光問題我們也考慮了,未來可能有幾種變化。夏天的時候體現一種冷色調,冬天的時候體現一種暖色調,節慶的時候跟平時10點以後的光線不一樣。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感覺,但是總體體現高雅、高品質。

南浦大橋

打造商業文化

市民:如何讓更多的人喜歡在黃浦區“逛馬路”?如何吸引更多的商家來黃浦的馬路上開店?未來黃浦商業的發展的趨勢又是什麼?

杲雲:黃浦不僅僅要商業繁榮,還要有商業文化,我們也在引導商業往這方面進行轉型。黃浦的商業在上海舉足輕重,我們有“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高雅時尚的淮海路,還有新天地商圈、豫園商圈。這幾年實體商業受到電商的衝擊影響,正在經歷轉型的陣痛期。我們因勢而變、主動引導,通過政府和商家的良性互動,共同推動黃浦商業轉型。

豫園商城

這個轉型首先是要符合消費的趨勢,消費者現在更多不是以購物為主,可能是以休閒、社交為主。同時消費者不是急著買某樣東西,可能是逛街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非常有創意、吸引他的商品才會買,或者顧客能夠跟商品有一些互動的體驗,就會覺得很愉悅很開心。

南京路步行街

黃浦今明兩年有十多家商家改造,包括市百一店、世茂等都在改造。以消費者為核心,更多融入文化、藝術,包括休閒的元素在商業體中。讓消費者能夠盡情地放鬆,盡情地遊玩,總的來說,是要讓消費者有更好的購物體驗。

淮海路——香港廣場

從政府角度,我們要打造外部環境,今年以淮海路作為試點。原來的商業街比較多地考慮交通,比較少考慮行人、消費者的體驗度。這次著重從消費者角度來改造淮海路,實施煥新“風貌工程”“燈光工程”“通道工程”“導識工程”“店招工程”和“櫥窗工程”。要讓消費者可以漫步在步行道上,設計都要體現人性化。今年底有一段試點樣板段推出來,聽取各方意見之後再做完善。

淮海路——中環廣場

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在漫步過程當中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溫度。黃浦的另一大特色是有很多支馬路,這些支馬路裡有很多網紅店很有特色,只有你慢慢逛、慢慢看才能品出味道。黃浦接下來希望做出更多有特色的支馬路,打造“最上海”的休閒消費環境。

思南公館

杲雲和現場市民合影留念

編輯:周雪、季志平、謝真、景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